|
|
|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一场课程海报展,让环保理念植入师生心间 |
http://www.huaue.com 2025年5月6日 来源:华禹教育网 |
|
4月21日至4月24日,一场以“可持续消费者的一天”为主题的课程海报展在教学楼大厅展出,吸引了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师生驻足欣赏。作为《环境管理》课程的考核内容之一,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大四学生围绕主题自主设计海报,经过评选,15份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在展览中将绿色环保理念传递给全院师生。

在海报设计中,学生们辩证地审视消费者与企业在气候变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提出既能促进可持续消费又能提供商业机会的新服务或产品方案。讲师克里斯蒂安(Christian M. Goettker)表示,《环境管理》这门课程帮助学生理解了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所具备的双重特性——既可以成为加剧问题的源头,又可以通过采取措施,成为减缓问题的关键力量。“通过将海报设计纳入教学实践,可以引导学生从被动输入到主动输出,同时有效增强了学生知识的系统化整合和建构能力。这些海报不仅展现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视觉设计能力,更体现了其创新意识与商业敏锐度。”

为深化师生对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的理解,克里斯蒂安老师邀请上海可持续发展企业的顾问丹妮拉(Daniela Essenpreis)开展专题讲座。丹妮拉系统地比较了传统线性经济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模式与循环经济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模式的本质区别,指出这一转变不仅是生产方式的革新,更是思维理念的升级。她向同学们介绍了生命周期清单(LCI)工具,深入解析了产品或服务在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同时,丹妮拉借助丰富的案例,生动阐释了循环经济对企业实现“净零”目标的重要意义,以及企业践行循环经济模式的必要性与效益。

讲座结束后,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大四学生彭珮珺分享道:“《环境管理》这门课程让我对气候变化、企业责任以及可持续发展有了系统性的理解,今天讲座的内容很好地补充和延伸了课程所讲的理论。我们往往只关注‘环保材料’的优点而忽略了其在生产和回收过程中可能带来的二次污染;而某些普通的材料,其实具备较高的可回收性。环保不仅是‘做与不做’,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做’以及‘怎样看待’。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长远来看也能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

通过开展海报展和学术专题讲座,《环境管理》这门课程不仅为学生构建了系统的知识框架,更为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显著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拓宽学生在环保领域的前沿视野。同时,为广大师生创造了知识拓展与思维启发的空间,有效打破了专业壁垒。未来,学院将继续推进教学实践创新,推动高质量教育教学资源的融合共享。
|
关于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