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做国际化办学的领航者 |
http://www.huaue.com 2014年3月4日 来源:吉林日报 |
|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外合作办学在国内高校快速发展。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从办学伊始,就打着国际化办学的旗帜,积极探索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思路和作法,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教育资源,引入国外先进教材、优秀课程及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逐渐迈向多元型、开放型、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等院校。经过26年的建设和发展,人文学院国际化办学特色鲜明,规模强大,已成为省内乃至全国国际型民办高校的领航者,国际化人才培养成果喜人,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学校坚持实施开展国际化的校际师生交流,通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增加中外师生交往,为学生提供了国际化教育环境。”人文学院院长吕英华告诉记者。近五年来,学校先后聘任外籍教师198人;派出到国外大学访学、进修、短期培训的教师30人;举办来自美国、德国、丹麦、韩国等国家的各类短期汉语培训班20次,培训学员570人,作为国内外大学交换生派出学生347人,接纳外国学生613人,新签订合作协议60余个,拓宽了合作办学渠道和人才培养的层次。由于外籍教师教学认真,精心育人,2009年以来,先后有9名外籍教师荣获吉林省“长白山友谊奖”、“优秀外国专家”殊荣。
怎样能把国外的先进理念、教学方法、办学经验,运用于本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人文学院商科类专业,在教学内容上注入国际经济发展元素;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大胆探索教学新形式,音乐学专业吸收了日本、新加坡、美国同类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学校开设的社会工作专业,借鉴了日本福祉养老事业的教育体系和办学模式、办学理念,为人才培养打开了国际化视野、注入了优质教育元素,逐渐缩小了与国外先进教育的距离。近3年来,学校先后派出各类访问、交流团30余个,接待来自美国、日本、丹麦、俄罗斯、新加坡、韩国等10多个国家的访问团250余个,引入国外先进课程25门。
充分利用国际优质资源,在可对接的领域实施合作培养人才是人文学院外向型办学的关键。商务英语专业与丹麦尼尔斯布鲁克·哥本哈根商学院开展的合作办学已有12年合作历史。双方共同参与教学管理,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相互派送教师到对方学校授课,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验收标准,采取全英语教材和全英语授课方式,全面培养学生在国际环境下的职场能力,锻炼培养了一批能熟练运用英语讲授商务专业课程的教师,12年来,共培养优秀毕业生300多名。2011届毕业生冯鑫在参加欧盟公民权利项目培训中,由于出色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被选为3名代表之一,由荷兰大使馆出资到德国和丹麦进行访问。2012届毕业生胡玲瑶以其流利的英语口语表达和卓越的表现,在长春瓦萨国际滑雪节上夺得“冰雪天使”桂冠,被派往北欧访问。
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人文学院英语专业与美国南方理工州立大学合作举办的英语与科技交流专业本科项目正式启动。该专业学制四年,采取“3+1”的办学模式。此外,学校还以“2+1+2”、“3+1+2”的模式,与国外20多所大学开展合作项目,与台湾4所大学合作举办专业提高项目。为了给学生争取到更多国际化背景的实践平台,学校还积极与国外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先后在国外共建立了6个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派出学生30多人。同时,学校还举办各种层次的汉语培训班,招收留学生,推广国际汉语工作,使学校在国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
关于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