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超越 自信自立自强︱校长李富生在西安体育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http://www.huaue.com  2025年9月9日  来源:西安体育学院

亲爱的2025级新生、老师们、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

  金秋送爽,秦岭含黛。今天,我们相聚在焕然一新的鄠邑校区,共同见证你们开启人生的崭新篇章。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看着你们眼中闪烁的憧憬与朝气,我仿佛看到了西体精神的薪火相传。从你们踏入校门的这一刻起,“西体人”这个身份,便成了我们共同的印记。今天,我想以“守正创新超越 自信自立自强”为主题,以“传承、奋进、逐梦”为主线,带大家读懂母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与同学们共同探讨如何在这片热土上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答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所大学的魅力,不仅在于楼宇场馆的恢弘,更在于历经岁月沉淀的精神根脉。西安体育学院自诞生之日起,便始终与国家体育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建校初期,面对西北地区体育人才匮乏的艰难局面,西体人以“为西北培育体育骨干,为国家强健民族体魄”为使命,在艰苦条件下开拓体育教育之路。71年来,学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培养出7万多名体育师资、教练员、运动员,体育艺术、体育新闻、运动健康、体育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英才;71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内涵发展、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服务国家战略、推进科技强体,秉持特色办学、勇担强国使命;71年来,学校坚持服务大局、福佑人民奉献社会,统筹推进开放办学、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在各个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

  回首来路,老一辈西体人以严谨、创新、团结、拼搏的校训为精神引领,书写了一部充满艰辛的创业史、波澜壮阔的奋斗史、催人奋进的光荣史,充分体现了因国家战略而生、因国家战略而为、因国家战略而兴的使命担当和价值追求,铸就了熠熠生辉的西体“体魂”。

  弦歌不辍谋新篇,捷报频传展风华。站在新起点上,西体于秦岭脚下续写新章,以历史的厚度、专业的深度、人文的温度和拼搏的刻度,正在谱写一部追赶超越的改革史、自强不息的发展史、二次创业的逐梦史。

  自2023年9月,新一届领导班子到任以来,学校围绕建成“特色鲜明,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总体目标,创新提出“十个办大学”发展理念,全面布局“三年行动计划”和“十三年发展思路”,分步实施“百日奋战”“十月鏖战”“四季决战”,通过一系列疾风骤雨、破壁开局、重塑筋骨的改革发展举措,学校各项核心指标大幅跃升,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办学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更加科学高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彰显,全校上下呈现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昂扬气势,为挺进全国体育院校第一方阵,实现“五个强校”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基建提速,从蓝图到实景,刷新“西体速度”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往昔,学校发展受限于场地设施,诸多规划暂停于纸面蓝图。如今,我们以破竹之势推进校区工程建设,从“百日奋战”开启新校区建设加速度,集教学、实验、图书于一体的教学综合楼和宽敞明亮的学生7号公寓在“十月鏖战”中提前竣工,让同学们享受了现代化的学习生活空间;综合训练馆和人防工程即将在“四季决战”中收尾,未来将成为你们教学、训练、实训的新阵地;东西校区过街天桥即将连通,为大家搭建起便捷温馨的安全通道;含光校区系统性改造与功能提升工程全面收官,极大改善了师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办学硬件设施也率先进入全国体育院校第一方阵。

  二是校区西迁,从一体到两翼,擘画“西体宏图”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2024年10月,学校党政决定办学主体迁至鄠邑校区,实现了建校以来办学主体首次“西迁”;两校区办学条件与整体环境实现代际飞跃,一座“设施完备、功能先进、环境优美”的世界级现代化体育大学,正在秦岭脚下拔地而起,开启了西体人二次创业的新篇章,也为学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硬件支撑。

  三是赛道转换,从险处到高峰,彰显“西体特色”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当前,国内体育高等教育各具特色,如何在其中突出重围,学校立足实际、找准特色、主动求变、转换赛道,构建“特色引领、集群发展”的育人体系,推出教学、科研、竞赛、训练、产业“五位一体”培养模式,让“学练赛研践”无缝衔接;缩减本科招生规模,优化生源结构,实施小班化教学模式,持续优化课程体系,深化特色专业发展,重点建设手曲棒垒橄专业,有序推进冰雪运动、智能体育工程新专业建设;全面推进“招-教-就”一体化改革,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实习就业联动,构建了从招生到就业的质量保障体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精准度、适应性和竞争力,全面促进高质量就业。

  四是赛事添彩,从创新到引爆,树立“西体标杆”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竞技体育是西体永恒的底色,是学校闪耀于世的璀璨名片。2023年底我校创新开展女子垒球项目“省队校办”,不到半年时间这支被称为“秦岭腊梅”的队伍就在全国青年锦标赛中获得亚军,5人入选国家队(国青队)。依托“省队校办”的优势,今年7月,女子垒球亚洲杯首次进入中国便落户西体,由我校全面承办。这是建校以来学校承办的首场国际赛事,我们圆满完成任务,展现了我校“国际标准场馆+专业化团队”的办赛实力,“5+1+1”的办赛模式创造了高校独立办赛的新标杆。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比赛中,从我校(陕西队)输送至国家队的18岁小将、2025级新生李欣甜在关键比赛中击出制胜安打,既展现了中国垒球新生代的力量,也充分彰显了“省队校办”模式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中的优越性。

  新生代表李欣甜发言

  五是竞训改革,从跟跑到重构,形成“西体范式”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体育大学,既要金牌,更要人才。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遵循竞技体育发展规律,突出手曲棒垒橄场地资源优势和竞走人才优势,实施5+3+1+X竞训项目布局,打造竞技体育发展新格局。“特色项目-专业集群-国字号学院”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初见雏形,中国手曲棒垒橄学院即将落户西体。创新办高校运动会,32个大项、贯通全年、覆盖师生校友万余人的“西体小全运”不仅开创了高校办综合性运动会的先河,点燃了西体人的运动激情,更悄然重塑了西体的精神气象,促进学风大提升。足球项目创新引擎持续发力,从足球专业获批到挂牌国家重点足球学院,从与中国足协首签共建协议到申报国家重点足球体校,从建设复合型教练团队到新建10余块专业足球场地,从生源质量大幅提升到与全球顶尖俱乐部合作,我们构建起一套从后备人才、高水平运动队到专业硕士的足球人才全链条培养体系。

  六是体教融合,从实践到理论,凝筑“西体智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育支教也是我校的一张亮丽名片。我校陕西体育支教队伍扎根基层三年,覆盖10个地市800余所中小学,惠及20万学生,“十个助推”“十个结合”“十个提升”的经验做法被国家体育总局作为范本向全国推广;在此基础上我们成立了全国首家省级体教融合研究中心,“教育+体育”成为育人亮点,用实际行动践行“体育惠民”的使命,也为推进体医融合、体文融合、体旅融合、体工融合、体农融合方面探索新路径,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西体力量。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全体西体人“守正创新超越、自信自立自强”的坚守,更是我们面向未来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底气。

  修己达人立天地,奋楫笃行向未来。同学们,未来已为你们而来!站在西体发展的新起点,也站在个人成长的关键处,作为你们的校长、师长、学长,我想送给大家五句箴言,愿你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既能扎深根,也能高飞翔。

  一是以爱国为根本,让青春成“燎原火”

  9月3日,我们一起见证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的壮丽史诗——这不仅是国家记忆的庄严铭刻,更是新时代青年接续奋斗的集结号角。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你们既是见证者,更是建设者。让我们以抗战精神为价值灯塔,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响中,读懂爱国的深层密码;以科技报国为时代使命,在科技与人文的交融中,锻造报国的硬核实力;以全球视野为成长坐标,在和平与文化的对话中,拓展爱国的时代内涵;以工匠精神为精神引领,在平凡与伟大的辩证中,书写青春的壮丽诗篇。当未来的某一天,你们回望大学时光,定能骄傲地说:我们曾以青春之名,在祖国大地上书写过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二是以理想引航程,让格局成“天花板”

  体育人的理想,从来不止于“个人夺冠”,更在于“为国争光”“为民强体”。从我校前辈参与新中国体育事业奠基,到如今学子服务体育强国建设,一代代西体人都在用行动证明: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青春才能绽放最大价值。希望你们把目光放得更远:如果成为体育教师,就用心浇灌每一颗热爱运动的种子;如果成为教练,就为国家培养更多竞技栋梁;如果热爱传统项目,就让世界领略中国功夫的深厚底蕴;如果投身体育产业,就为行业创新贡献方案拉动经济增长;如果研究运动科学,就用智慧赋能竞技训练和全民健身;如果成为一名体育媒体人,就用镜头和笔触记录体育的精彩瞬间,激发全民运动热情……同学们,当你们的理想与“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教育强国”的国家战略同频,就会发现:人生的赛场,远比想象中更广阔。

  三是以苦练筑根基,让技能成“硬通货”

  体育的本质是“超越”,而超越的前提是“扎实”。无论是田径场上的每一次起跑、泳池里的每一个转身,还是战术板上的每一次推演,都需要“十年磨一剑”的专注。我校女子垒球队的姑娘们,每天挥棒如雨数百次,扑救似虎数十回,终在亚洲杯、冠军赛的舞台上绽放光芒,惊艳四方;有“高原雄鹰”之美誉的竞走铁军,每日在蜿蜒赛道上丈量梦想,以万步之行磨砺意志,用汗水浇灌冠军之花。同学们,请铭记:技能,是体育人的立身之基,是通往荣耀的必经之路。训练馆内的每一滴汗水,赛场上的每一道伤疤,都是你们奋斗的印记,终将化作胸前闪耀的勋章和怀中沉甸甸的奖杯。愿你们珍惜每一次挥汗如雨的机会,将中华体育精神和“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镌刻于心,融入日常的每一个动作之中,让体育之光,照亮你们前行的道路!

  四是以学风养正气,让求知成“习惯力”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在西体,“学风”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课堂上的专注、训练场上的拼搏、图书馆里的钻研、实验室里的探索。我们倡导“晨读晨练”的传统,也严格限时断电的举措,目的是希望你们既练“筋骨”,也养“精神”。因为我们培养的,不仅是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更是未来体育事业的开拓者、健康中国的践行人。而良好的学风,正是你们迈向卓越的第一步。当你们身处积极向上的学风环境中,会不自觉地受到感染和激励,形成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这种氛围将转化为强大的内在动力,推动你们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茁壮成长。

  五是以实践长本领,让深耕作“铺路石”

  “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体育的价值,最终要在实践中体现。当前,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体育不仅是民众健康与幸福的体现,更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竞技体育改革到体教融合实践,从全民健身热潮到体育产业新蓝海,从“体育+”创新到多业态融合发展——时代正在呼唤你们的才华与担当。西体,已为你们搭建起施展抱负的广阔舞台。希望你们与志同道合者同行、与时代浪潮共进,锤炼自我、勇攀高峰,以体育赋能社会,以专业服务国家,既要争做赛场上为国争光的强者,也要成为群众体育的推广者、体育文化的传播者、体育科技的创新者和体育精神的践行者,扎根中国大地,以实际行动响应体育强国战略。

  一入西体门,终身体育人。同学们,开学典礼是“启程礼”,更是“承诺礼”——你们承诺以青春赴理想,西体承诺以沃土育新苗。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秦岭的风,将托举你们的梦想;西体的魂,将指引你们的方向。愿四年后,你们走出校门时,不仅带走技能与学历,更带走“守正创新超越、自立自信自强”的精神底气,在建设体育强国的征程中,成为那束最亮的光!

  谢谢大家!
 关于西安体育学院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