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时代之问,青春之答︱薛其坤校长在南方科技大学2025年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
http://www.huaue.com 2025年9月9日 来源:南方科技大学 |
|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青春执笔,答时代之问;梦想扬帆,启大学新章。今天,我们隆重举行2025年本科生开学典礼。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向满怀憧憬的各位新南科人,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辛勤培育、关心支持你们的师长和亲友们,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今年,恰逢学校建校十五周年。十五载初心如磐,新征程再担重任。自创办以来,南方科技大学始终将自身发展融入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坚持以改革创新为魂、以立德树人为本,秉承“明德求是,日新自强”校训,用实际行动展现着一所年轻大学的使命与担当——办学实力迅速提升,学科建设突飞猛进,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科研成果屡攀高峰,社会服务成效显著。学校已实现了从改革“试验田”到创新“策源地”的迈进,书写了世界新型研究型大学跨越式发展的中国乐章。
你们,是学校录取的第十五届本科生。本届新生规模首次达到1400人,同时,我们还迎来了来自全球17个国家的44名国际留学生。除提前批综合评价录取外,今年学校首次在广东、山东、浙江三省试点普通本科批次录取。稍后将作为新生代表发言的胡可菁和胡可菲双胞胎姐妹,分别通过提前批综合评价和普通本科批次被我校录取,充分体现了学校多元选拔的机制活力。以重庆市江海洋同学为代表的近90位特优新生,坚定选择了南科大。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或凭创新潜质脱颖而出,或以综合素养赢得非凡的认可,都以独特实力和特殊光芒汇聚于此。你们的到来,为这所承载梦想与使命的学府,注入了最澎湃的最新力量!
同学们,你们迈入大学殿堂的这个金秋,承载着特殊的历史印记与时代召唤。前天,我们国家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作为科学家代表,我非常荣幸在现场,与咱们学校的金李副校长、王松灵院士、竺淑佳和陈卓昱两位年轻老师,观看了盛大阅兵式,晚上还特别荣耀与总书记和中央领导一起,在人民大会堂观看了以正义必胜为主题的精彩文艺晚会。在五万多人的天安门广场,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我心潮澎湃,倍感骄傲,无比振奋。这场阅兵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深切缅怀、对英烈的崇高致敬,更是对和平的坚定守护、对未来的豪迈宣示。它深刻昭示:一个民族的屹立,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国家的复兴,寄望于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在那段烽火岁月中熔铸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抗战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穿越时空,依然熠熠生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竞争愈发体现为教育、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正是时代赋予我们——尤其是你们这一代青年学子的核心使命。
每一代青年,都要直面属于自己的时代之问。抗战时期,先辈们回答的是“存亡之问”;建设年代,父辈们回答的是“自强之问”;而今天,摆在你们面前的,是“复兴之问”。如何以真才实学回应科技竞争?如何以创新精神突破关键瓶颈?如何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宏伟事业?大学,正是你们寻找答案,系统构建知识、塑造独立人格、确立人生志向的黄金时期。在这里,你们将实现从吸收知识到创造知识、从关注“小我”到心系“大我”的深刻转变。
如何完成这一转变?就像一棵树,它不是一夜之间长成,而是在阳光、风雨和时令更迭中,一点点延伸枝干、扎根深处。大学,正是这样一个让你从容生长的地方——它不急于给你答案,而是给你土壤、给你光照、给你自由,让你学会自己向下扎根、向上伸展。
作为校长,也作为一位期盼你们成才的师长,我想和同学们分享三点期望,希望能陪伴你们更好地开启这段自知、自觉、自我超越的旅程。
一、锻造一流的治学态度,深潜学问,厚植根基。
学问是大学之基。扎实的基础知识与熟练的专业技能,是你们未来发展的根本。《礼记·大学》有言:“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说的正是获取知识的途径在于对事物本质的深入探究,切忌浮躁,切勿轻视基础。
然而,打牢基础只是起点。学问之道,贵在持之以恒。学海无涯,惟恒者可至。尤其在信息过载的时代,更要学会专注与坚持。我校化学系刘心元讲席教授团队,在“自由基手性可控”这一世界级难题前,八年埋首攻关,几经挫折却从未放弃,最终凭借新型催化剂的研发,取得重大突破,成果屡次刊发于Science、Nature等国际顶刊。他们的成功,不仅是学术上的胜利,更是沉潜专注、久久为功的治学精神的彰显。
学问如登山,一步一陟,终见境界开阔。你们即将面对的,不只是一门门具体知识,更是复杂交织的系统和广阔的未知领域。希望你们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每一次实验、每一篇文献,真正掌握学科核心与思维方法,在基础中沉淀,在坚持中突破,以一流治学之基,成就未来事业大厦。
二、拓展高远的思维格局,保持锐气,勇于创新。
大学最珍贵的,在于它守护思想自由,鼓励大胆探索。不盲从权威,敢于批判发问,正是创新最根本的源泉,也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核心动力。在南科大,你们将与大师名师同行,与前沿共振,在开放协作中激发思维,于跨界探索中突破认知。
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指出,真正的突破源于对根本命题的锐利质疑,而非旧范式的修补。当“反常”现象不断累积,旧理论再难自圆其说,唯有主动跳出既定认知框架,才能打破枷锁,迎来“范式跃迁”。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从经典力学到量子力学到相对论,每一次科学革命,都是一次创新引领的突围。
同时,你们还需要培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襟与视野。不满足于解决表面问题,不拘泥于眼前得失,而当志存高远,紧盯前沿,敢于走进“无人区”,攻克“卡脖子”难题,回应人类共同挑战。唯有保持锐气与远见,才能实现思维跨越与格局开拓。
创新始于发问、成于试错、兴于努力和协作。希望你们习惯思考“为何如此”,善于追问“何以可能”,在碰撞中厘清本质,在敢为中开拓新天地,不仅做知识的继承者,更成为未来范式的定义者。
三、锚定崇高的价值导向,心系国家,服务社会。
大学阶段,不仅是汲取知识的黄金期,更是形成价值观、培养责任感的关键阶段。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们身处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更应当主动作为。真正卓越的人生,从来不是独善其身,而是在与国同行、为民服务中实现价值。
为迎接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的全国运动会,我校学子积极响应,超过1400人报名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最终820人将代表南科大奔赴赛场。他们将以专业素养和奉献精神,向全国展现南科大学子的青春风采。这份“微光成炬”的志愿精神,是家国情怀的生动注脚。不止于赛场,在南科大,更有学长学姐入选西部计划,扎根基层,助力乡村振兴;或者投身“一带一路”科技合作,以创新智慧服务可持续发展。
青春与时代同行,人生与家国同心。面对现实中的价值迷茫等困难与困惑,最好的回应正是:走出自我、走进真实的世界。希望你们在南科大开放多元的环境中,主动投身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与国际交流。在这些有温度、有回响的实践中,触摸时代脉搏,理解脚下的土地,关怀具体的人与事,在回应他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认清自我、明确方向,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同学们,从此刻起,你们的青春轨迹,已与南科大紧密相连。课堂中的思辨、实验室里的探索、书架间的沉思、运动场上的汗水、师友间的恳谈,这一切,都将深深融入你们的成长旅程,铸就你们的人生底蕴。愿你们珍惜这四年珍贵的时光,在求知中沉淀智慧,在探索中发现真理,在挑战中超越自我,更在服务与奉献中读懂中国、践行担当、实现价值。
强国建设的接力棒,已传递到你们手中。祖国的需要在哪里,青年的志向就应奔向哪里;民族复兴的征程在何处,青春的汗水就应挥洒在何处。愿你们在南科大这片创新的沃土上,扎根深处、抽枝向阳、勇敢生长,最终成为栋梁之材,不负青春、不负时代!
谢谢大家!
|
关于南方科技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