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做擎炬追光的奋进者,成独树一帜的西电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高新波寄语2025级新生 |
http://www.huaue.com 2025年9月8日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隆重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共同见证5818名本科生、6421名研究生新同学正式成为西电人。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向各位新同学的到来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向培育你们的父母和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从今日起,你们将在西电开启人生的新旅程。这里,是你们施展才华、追寻理想的广阔舞台;这里,是你们汲取智慧、涵养品格的精神家园。弦歌不辍,薪火永传——我们的学校诞生于中国革命的烽火之中,由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延续着中国高校最长的红色根脉。从长征路上的电波淬炼、延安窑洞的艰苦办学,到西迁征程的兴教报国、“西军电”传奇的热血谱就,九十四载峥嵘岁月,学校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熔铸了西电人矢志不渝的忠诚与担当。星光璀璨,英才辈出——在这方八百里秦川托起的学术殿堂,毕德显、罗沛霖、孙俊人、陈太一、保铮等前辈大家胸怀“国之大者”,奠定学科基石,树立育人典范;36万西电学子赓续薪火,超过八成毕业生投身国家急需重点行业领域,人才培养的“西电现象”历久弥新。使命昭昭,勇立潮头——从开辟我国电子与信息学科先河,创造多项填补国内空白的历史性“第一”,到如今面向国家战略必争领域,攻坚“卡脖子”关键技术的“国家队”,西电始终以开拓者之姿立于科技创新前沿。尤其令人自豪的是,在刚刚过去的九三阅兵中,众多受阅新型装备闪耀着西电智慧——学校雷达信号处理全国重点实验室等10余个科研平台及20余个科研团队的技术成果,深度应用于歼-10、歼-20、歼-35、运20、轰6-K、空警500、空警600、东风系列、鹰击系列、长剑系列,以及预警探测装备、无人系统装备等大国重器,为我国新域新质战斗力提升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同学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办学宗旨,“厚德、求真、砺学、笃行”的校训,已熔铸为代代西电人共同遵循的精神罗盘,也必将成为你们最鲜明的人生底色。
身处信息革命重塑世界、强国伟业呼唤担当的伟大时代,站在西电这片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热土上,同学们不仅是知识的求索者,更是未来的开创者。从这一刻起,你们接过了传承九十四载的精神火炬,西电迈向一流、奉献家国的新篇章将由你们接续书写。今天,我想与大家共同思考这样一个严肃的命题: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应当成为怎样的西电人?在此,我愿分享四点期许,与诸位共勉。
一是明德立志,做胸怀家国的西电人。“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当前,世界格局深刻变革,科技创新已成为大国博弈的主战场。从芯片突围到深空探测,从网络安全到智能革命,一系列关乎国家命运的战略领域,正在呼唤你们的智慧与担当。唯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伟业的宏阔画卷,青春之光才能在时代长河中璀璨绽放。我校段宝岩院士的奋斗人生,正是这种家国情怀的深刻诠释。青年时他便立志科技报国,在西电求学期间瞄准国家急需,专攻电子机械领域,开创了我国电子装备机电耦合研究新方向。他带领团队数十年潜心钻研,攻克多项关键技术,其成果成功应用于“中国天眼”FAST——面对馈源支撑系统世界级难题,他创新提出光机电一体化轻型索拖动方案,将馈源舱重量从理论上的万吨降至30吨,为这一“观天巨目”的建成作出关键贡献。他带领团队推进的“逐日工程”空间太阳能电站项目,成功构建世界首个全链路、全系统SSPS地面验证系统,入选“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展现了西电人服务国家战略的远见卓识与创新魄力。同学们,真正的西电人当如是:以德铸魂,心怀许党报国的人生信念,践行技术为民的价值追求;以志领航,勇攀科技高峰,用硬核成果标注中国创新高度,为“中国号”巨轮驶向复兴、领航时代提供不竭动力。
二是勤学敏思,做追求卓越的西电人。“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身处人工智能重绘认知疆界的时代,算法飞速迭代,数据奔涌磅礴,西电人更需沉心静气,以“慢功夫”的精研细磨,锻造支撑民族复兴的“硬脊梁”。78级校友杨孟飞院士的求索之路,正是这种精神的生动写照。大学期间,他惜时如命,课余争分夺秒研读当时所能获取的一切前沿技术资料,这份以知为乐、勤勉不辍的热忱,为他日后执掌航天重器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嫦娥五号探测器总指挥,他率队圆满完成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攻克月面自动采样封装、月面起飞、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等多项世界级技术壁垒。成就背后,是他对“技术要吃透、产品要见底、过程要受控”航天铁律的恪守。他经常通宵达旦推演方案,以抽丝剥茧的严谨,确保每个环节绝对可靠。这种厚积薄发、追求极致的“见底”精神,成为任务成功的核心保障。同学们,当人工智能加速重构未来,西电人的“勤学敏思”更显示出其时代价值。愿你们:以“沉潜之心”筑牢数理根基,于技术浪潮中把稳创新之舵;以“砺学之刃”剖解智能内核,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国之利器;以“思辨之火”点燃原始创新,勇闯科研“无人区”,在未知之境烙下属于西电人的卓越印记。
三是刚健笃实,做躬耕不辍的西电人。“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人生的旅程,总是交织着成功的喜悦与跋涉的艰辛,唯有在进退之间保持从容,在得失之中坚守初心,方能克服万难、淬炼心性,于时代浪潮中增长才干。这份“刚健笃实”的执着,在钱永贵校友三次创业的历程中尤为鲜明。青年时期,他在长江机器制造厂做遍各个工种,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36岁进入西电求学,立志“献给社会一个现代化企业”。改革开放之初,他南下珠海,将专业知识化为产业实践,成功建成国际水准的空调压缩机生产基地。年至不惑,他再度创业,研发出汽车空调涡旋压缩机,打破国外长达20年的技术垄断,实现中国汽车空调的“中国芯”梦想,并带领企业成功上市、登顶全球市场。年至古稀,他第三次踏上创业路,聚焦无油涡旋空压机这一高端装备领域,攻克多项核心技术,填补了国内产业链空白。四十载风雨砥砺,他以始终如一的坚守诠释了实干的力量。同学们,时间从不辜负奋斗者的每一滴汗水。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希望你们:敢啃硬骨头,在工程实践中磨砺本领,向技术难关发起冲锋;甘坐冷板凳,在基础研究中沉淀根基,于微末之处追寻真理;善打持久战,在时代变迁中保持定力,以持续创新实现关键突破。
四是多元发展,做独树一帜的西电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西电人的精彩从不囿于单一标尺——有人以代码改变世界,有人用脚步丈量山河,每一种选择都闪耀光芒。这片创新沃土上,既有攀登科研高峰的执着,也有扎根基层的奉献;既有领军产业的魄力,也有服务万家的温情。成功的定义从来就如此宽广,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赛道。这份“多元发展”的绚烂图景,在一代代西电人身上生动展现:1999级校友雷伟国怀揣“打造让中国人自豪的品牌”初心,作为传音控股核心高管,助力企业跻身“中国企业500强”,领军全球新兴市场。2001级校友张博创立博瑞集信,专注特种通信芯片设计,开发出多款突破国外技术垄断的核心芯片,助力提升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2010级校友张旺创立“小满良仓”,通过电商助农销售6.6亿元,其研发的纳米生物酶土壤改良技术惠及5.3万亩农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1级校友赵家璀毕业时主动请缨,奔赴海拔5374米的甘巴拉雷达站,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坚守这一“世界最高人控雷达站”,用青春守护祖国空天安全。同学们,西电给予你们的不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是选择的底气和对多元价值的尊重。愿你们既不辜负专业的深度,也不错过人生的广度,勇敢定义属于自己的成功,在时代星空中点亮那颗独一无二的星辰。
同学们,“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重”,是民族复兴的千钧之责,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期盼;这“远”,是科技强国的万里之程,铺展着大国崛起的蓝图。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切寄语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这既是时代的号召,更是每一位西电人成长成才的根本航标。愿你们深植红色根脉,赓续西电精神,以青春之我勇立时代潮头,在强国建设的征程中奋楫争先;以创新之我敢破技术壁垒,在关键领域的攻坚中勇攀高峰;以实干之我践行国之所需,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奉献担当。希望同学们在这片孕育了无数科技报国佳话的热土上,用理想导航人生,用本领支撑梦想,用奋斗书写华章,奋力交出一份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
谢谢大家!
|
关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