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片黑土地上 做一粒非凡的种子︱ 李启云校长在吉林农业大学2025年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汇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http://www.huaue.com  2025年9月29日  来源:吉林农业大学

尊敬的李玉院士,老师们、校友们,承训部队的官兵同志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此共同见证一场属于青春、属于奋斗、属于未来的崭新启航!首先,我代表全校师生,向来自全国各地的229名博士生、1989名硕士生、5120名本科生,和来自12个国家的27名留学生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辛勤培育你们的家长和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承担本次军训任务的官兵同志,表示最衷心地感谢!

  富饶辽阔的东北大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坐落在黑土平原的吉林农大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先锋队。今天的致远运动场,阳光正好、青春飞扬——这派蓬勃景象,恰似我们招生宣传片《非凡的种子》里的画面:黑土地上的一颗颗种子舒展胚根、破土而出。吉林农业大学以农立校、以农报国。作为校长,我就在农言农,以“在这片黑土地上,做一粒非凡的种子”为题,开始今天的分享。

  这个夏天,你们手上那份“蘑菇纸”录取通知书火爆出圈。这份由我校李玉院士团队自主研发的“蘑菇纸”,承载着吉农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初心理想,见证了科技与自然相融的深邃浪漫,更是你们与这所大学缔结的第一份心灵契约。刚才的汇报表演,我深深感受到你们展现出的令人振奋的青春力量!你们用坚韧铸就了昂扬斗志,完美交出了在吉农的“开场答卷”!为你们点赞!你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种子,怀揣希望、蓄势而发,展示着我们吉林农大崭新的蓬勃力量!

  同学们,加入吉农,漫步在绿化率65%的校园,看着近600种长白山植物在蓝湖畔肆意生长,看着优雅的天鹅投喂锦鲤、活跃的黑松鼠惊起大灰雀、灵敏的小鹿在饲养员的哨声中奔跑、黑松露和羊肚菌等珍稀蘑菇被师生晒到朋友圈……我总会想,这幅三物融合的和谐共生,不仅是“超5A级校园”的景致,更是农科学子专属的“天然实验室”。在这里,你们会在显微镜下研究神奇的细胞分裂,在试验田里观察作物的拔节生长,在动物实验中见证生命诞生的奇迹。请记住,你们的每一次动手实践,不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从我们的老前辈、老校长李玉院士带领团队捧回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到学校牵头成立我省顶级新型研发机构“三江实验室”;从传承“明德崇智、厚朴笃行”的校训,到18万余名校友扎根祖国建设各条战线——吉农早已用实力证明:我们能扛事、会创新、有担当,吉农这所学校虽然是“省属”的地方队,但吉农人却用实际行动展现出“国家队”的业绩和担当。这种不甘人后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为之骄傲。

  刚才,张思涵同学分享了吉农之美和吉农人之志,裴宏岩同学分享了他在吉农的经历和收获,寒松老师为大家指点迷津;赵晓光、毕玉海两位杰出校友代表,分享了他们从吉农出发长成“参天大树”的故事。他们的成就,充分诠释了种子精神,饱含着家国情怀,他们的成长成才恰恰完美遵循着种子的生长规律——越深扎根、越敢突破、越向阳光,越能茁壮成长。受此启发,我提出三点建议,与新同学们共勉。

  第一,以“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定力做深扎根的种子。种子要先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扎稳根系,才能向上拔节、抵御风雨,学习同样需要少些“碎片化刷手机”的浮躁,多些“泡实验室、下田间地头”的沉静。吉农从不缺助力成长的“养分”:这里有以全国教学名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学者为大家传道授业解惑。希望我们从老师们身上汲取丰富的营养,努力把根扎进知识海洋里、扎进生产实践中,不急于求成、不浅尝辄止,在静默中积累力量,让知识的根基更加牢固,让未来的成长之路越发坚实。

  第二,以“保持独立思考”的清醒做敢破土的种子。现代农业正如我们校歌所唱,插上了科技的翅膀。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合成生物学、新电商早已成为引领现代化大农业的新质生产力……因此,我们不仅要做“操控无人机、敲代码”的新农人,更要做驾驭人工智能的“哪吒”—既要拥有“三头六臂”般处理海量信息的能力,又要凭借AI这双“风火轮”,在智慧农业的征程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像李玉院士团队发明“蘑菇方舱”,通过精准控温、调控环境培育优质菌物那样,面对农业领域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只有不被固有思维束缚,并在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大胆尝试,敢啃“硬骨头”、敢进“无人区”、敢当“开拓者”,才能在这个时代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第三,以“经得起风雨、担得起使命”的坚韧做“向阳光”的种子。“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是吉农人坚守了77年的初心。从1948年在解放战争的炮火中艰苦建校,到如今主动回应“农业强国、吉农何为”“东北振兴、吉农何为”的时代命题,学校始终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勇担使命。近期,《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头版先后报道了我校硕士生付佳、博士生赵敏池扎根科技小院,用青春汗水浇灌乡村振兴之路的故事。扎根沃土、向阳而生,把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把实现个人价值放在服务人民、报效国家中考量,人生才有真正的意义。把奋斗的青春奉献给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必然、必将、必定是你们未来的无悔选择。

  同学们,青春逢盛世,扎根正当时。你们入学以来,我不止一次了解到你们爸爸妈妈的反馈,说:“一开完学院家长会,我就对孩子一下子没那么担心了。”这是给予我们工作最大的鼓励!我想说,我们家校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把吉农建成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让你们能在这片黑土地上安心扎根、健康生长!未来几年,你们会在学校食堂尝到“妈妈的味道”,在运动场上体会团结的力量,在实验室、试验田和科技小院里体验成功的喜悦,当然,也希望你们在美丽的校园里收获甜蜜的爱情,并肩开创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宏伟事业。

  总之,我希望在吉农这片土地上,在学校和老师们的精心栽培下,你们既能努力长成挺拔的“大树”,绽放出鲜艳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也愿意做滋养他人、反哺土地的“绿叶”。最终,你们所绽放的思想、创造的成果,又将成为一颗颗能落入泥土、再次生根发芽的“新种子”,孕育出无限希望的美好未来。相信你们闪光的青春一定会在这里更加出彩,你们的青春故事一定会被这座校园所铭记。

  谢谢大家!

 关于吉林农业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