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能报国之心 铸就时代工匠之魂 | 院长陈丽在辽阳职业技术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http://www.huaue.com  2025年9月29日  来源:辽阳职业技术学院

亲爱的2025级全体新同学、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金秋九月,硕果盈枝,在这象征着收获与希望的美好时节,我们相聚于此,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首先,我谨代表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向来自全国16个省、自治区的3370名新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同学们,你们正在开启的大学生涯,恰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关键时期。从ChatGPT掀起的人工智能革命,到“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从“双碳”目标引领绿色经济新赛道,到“新质生产力”催生产业变革新需求,这个时代既充满机遇,亦暗含挑战。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时代使命,职业教育正从“大有可为”走向“大有作为”。作为职业院校的一名大学生,你们的未来有无限可能,你们的前途充满光明。

  同学们,你们选择的辽阳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鲜明办学特色的高水平职业院校。学校的前身是辽东省辽阳师范学校,成立于1949年,至今已有76年办学历史。学校是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辽宁省首批“双高计划”项目建设合格单位、辽宁省“兴辽卓越”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国家信息化标杆校建设单位和辽宁省智慧教育示范校培育单位。学校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文明校园”、辽宁省雷锋式学校等荣誉称号。

  这些办学荣誉与成果,是学校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也是同学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成长成才的坚实保障。希望在未来的三年中,同学们能够以辽职人的身份,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积极践行“厚德、励志、笃学、敦行”的校训精神和“让优秀成为习惯,做雷锋式职业人”的雷锋文化、“同心共结石榴籽,职院民族一家亲”的红石榴文化,用自己的青春、责任与成长共同续写辽阳职院七十六载的荣光。

  此时此刻,希望同学们能够共同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该如何度过自己的大学时光,才能不负这个伟大的时代?”我想答案就藏在我们的校训之中。“厚德、励志、笃学、敦行”这八个大字不仅是辽阳职院的精神图腾,更应成为我们每位职院人的精神坐标。下面我将从这八个字出发,结合历史的启示与时代的召唤,为同学们解答这个问题,并作为你们开启人生新起点的寄语。

  一、厚德:

  以德润心,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今年夏天,电影《南京照相馆》上映,让我们在光影中重温了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照相馆的方寸空间见证了南京城的四季变迁,也刻录下侵略者带来的深重苦难,那些定格的黑白照片,不仅是时光的切片,更是民族记忆的烙印,当片尾“铭记历史,吾辈自强”八个大字缓缓浮现时,相信许多人的内心被深深震撼。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积贫积弱的旧模样,但“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依然警醒着我们,了解历史,不是为了沉溺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

  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盛大阅兵隆重举行。三军列阵,铁甲生辉,陆海空“三位一体”战略武装力量巍然展现大国威慑。这场阅兵,不仅是一次国家实力的展示,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它让我们明白:国家的和平与强盛,从不是凭空而来,过去,是先辈们用血肉之躯筑起长城;今天,是无数科研人员、技术工人用专业与坚守托举发展;未来,这份责任将交到你们手中。

  希望你们读懂这份时代嘱托,别让爱国停留在口号里,找准个人理想与祖国需求的契合点,将爱国情怀融入专业学习、技能提升和职业实践中,让青春奋斗和民族复兴伟业同频共振,在服务社会、奉献国家的路上,活出属于你们这代人的价值与荣光。

  二、励志:

  以志砺行,做本领过硬的攀登者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座山,“志向”便是山顶的璀璨风景,“本领”则是攀登的坚实工具。唯有以志为灯、以行作梯,方能登上高峰,览尽万千风光。同学们,过硬本领从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是在攀登路上一次次“向上”的积累:是攻坚克难后掌握的技能技巧,是克服粗心后养成的细致习惯,是突破胆怯后拥有的表达能力。希望同学们从入学开始就做好你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技能提升计划,朝着既定的目标奋力攀登。

  作为你们攀登路上的“同行者”“引领者”,辽阳职院始终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为同学们搭建了职教高考、技能大赛、入伍参军、创新创业、实习实训、优质就业等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和通道。近年来,我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产教融合,目前已与380余家企业保持深度合作,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等20多家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建立了20个1+X证书和6个书证融通试点项目,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头部企业合作成立了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华为ICT学院等四个产业学院,推进“岗课赛证”相融通,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对接,不断提升技能人才的培养水平。近三年,师生在各类教学实践活动、专业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家级奖项7项,省级奖项200多项。此外,学校还设有各级奖、助学金和各类单项奖,为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解决了后顾之忧。

  同学们,你们选择职业教育,选择辽阳职院,就是选择了一条与时代同频、与产业对接的成才之路。青春的攀登路上,别怕山高,别怕路远。以志向为目标,用行动练就本领,终会看到更美的风景,成为更棒的自己!

  三、笃学:

  以学筑基,做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这个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行业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有不断更新和提升,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因此,同学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或许有人会问:在技术发达的今天,很多信息和知识都可以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获得,读书学习还有意义吗?我想说的是,AI能给你“现成的结果”,但读书能帮你“学会思考”。你读的每一本书、听的每一堂课、做的每一次实训,都是在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让你知道世界不只有眼前的专业,还有更广阔的天地;让你明白自己不只有当下的能力,还有更多没被发现的可能。

  学习没有捷径,唯有静下心来、脚踏实地,方能学有所成。大学真正要教给你们的,不只是“知识点”,更是“学习的能力”和“思考的习惯”。希望你们能从“跟着老师学”,慢慢变成“自己主动学”,再到“知道怎么学”,当你们掌握了这种能力,无论未来遇到什么新挑战,都能快速适应、不断成长。

  四、敦行:

  以行证道,做知行合一的实干者“敦行”是将志向落地、让本领扎根的关键,更是我们职业教育学子成长为大国工匠的必经之路。大国工匠,是那些在各自领域中技艺精湛、追求卓越,具有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工匠精神的人。他们是国家制造业的脊梁,是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成为大国工匠,并非一蹴而就,唯有把志向和信念从模糊的憧憬变为清晰的路径,方能行稳致远。职业教育的核心在于“知行合一”,不能只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学习,更要把技能练在手上、把实践落在实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

  希望大家能从身边每一件微小的事做起,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坚定选择、锤炼自我,坚持学习、拒绝躺平,在未来的职业生涯里,无论从事哪一行,都要秉持“行胜于言”的信念,脚踏实地把工作做到最好,用实干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在人生舞台上绽放属于自己不一样的精彩。

  同学们,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未来就有多大。从三星堆青铜神树到天宫空间站核心舱,从《天工开物》的智慧到工业互联网的脉搏,中华民族的匠心从未褪色。《南京照相馆》中那句“照片会褪色,但历史不会”至今回荡耳畔;九三阅兵时战车驶过的轰鸣声仍在心中激荡。

  愿大家在接下来的三年中以“厚德”铸魂、以“励志”明向、以“笃学”强基、以“敦行”致远,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在不懈奋斗中成就精彩人生!

  最后,祝同学们在辽阳职院学有所成、梦想成真!

  谢谢!
 关于辽阳职业技术学院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