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校训精神 做新时代挺膺担当的重邮人 | 李林书记在重庆邮电大学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本科新生军训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http://www.huaue.com  2025年9月18日  来源:重庆邮电大学

老师们,同学们:

  南山叠翠,秋韵如画;文峰塔下,青春启航。在这个寓意收获、满载憧憬的美好时节,我们隆重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共同见证来自五湖四海的6685名本科生、2772名硕士研究生、208名博士研究生,以及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名留学生新同学加入重邮大家庭。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向全体新同学表示诚挚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向帮助你们成长进步的父母、师长和亲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学们,我们的学校是在新中国的朝阳中诞生的,一所由党和国家创办的邮电高校,甫一发轫,与国脉相系,始终以振兴民族信息通信事业为使命,见证并推进着新中国信息通信事业的振兴与崛起。在这里,一代又一代重邮人勇担时代使命,培育时代英才,已将重邮建设成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优势,多学科相互交融、本硕博多层次教育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

  75年来,这里诞生了我国第一个符合国际电联标准的移动通信协议、世界上第一颗TD—SCDMA基带芯片、全球第一颗支持三大工业无线国际标准的工业物联网核心芯片等新中国乃至全世界信息科技领域的多个“第一”,制定了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PA国际标准等信息通信行业的多项国际和国家技术标准,重邮人用“板凳一坐十年冷”的创新与执着,镌刻着“中国数字通信发祥地”的美誉坐标。

  75年来,17万余名专业人才和优秀领军人才,接续从南山出发,奔赴五湖四海,始终活跃在信息通信行业第一线,奋战在破解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前沿,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从上山下海的信息基础设施到万物互联的智慧社会建设,重邮人用拼搏、奋斗、奉献,书写着传邮万里、报国荣校的壮美篇章,诠释着“中国信息通信人才的摇篮”的崇高赞誉。

  75年来,一代代重邮人始终牢记振兴民族信息通信事业的使命,坚定红色信仰,铭记育人职责,艰苦创业、砥砺奋进,在推动重庆邮电大学从无到有、从小变大、从弱变强的办学实践中,孕育了以校训、精神、气质、学风、教风、教学质量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宝贵精神文化,并深深融入重邮人的血脉,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标识、共同的文化基因、共同的价值坐标、共同的前行灯塔。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引擎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席卷而来,突破着人类认知的边界,重塑着生产的逻辑,连接着虚拟与现实。在这一波澜壮阔的进程中,我们既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考验与挑战。作为身处人工智能时代的重邮人,要走好未来前行的道路,我们要传承和发扬学校的优秀精神文化,特别是始终不渝地赓续和践行“修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精神,心系家国、立德立心、不懈奋斗,勇于在人工智能时代浪潮中挺膺担当,勇于开创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光明事业,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最绚丽的光彩!

  一、秉承校训精神,做以“修德”为本,立己达人的重邮人

  “德者,本也。”两千多年前,《礼记》中这句箴言,道破了做人做事的根本。德,不仅是个人的品行根基,更是连接他人、照亮社会的精神之光。而“修德”不仅是道德规范的恪守,更关乎对家国、对民族、对社会的公德与大爱。这既是超越小我、成就大我的价值追求,也是一种向内扎根、向外辐射的精神力量。

  自2014年起,学校选派研究生支教团前往重庆市垫江县,11年来72名支教同学扎根乡村一线、接力奉献西部教育事业。他们将“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融入实践,练好课堂教学基本功,发挥信息通信专业特色,将坚守的“三尺讲台”转变为传授知识、点亮理想的“广阔舞台”;他们用爱心和智慧引导每一个孩子,家访、陪伴、解惑……当好支教学校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用脚步丈量责任,用真心传递温暖,让“励志成才、科创报国”的种子在孩子们心田生根发芽。他们用青春的故事,诠释了“修德”并非遥不可及的理念,而是具体、生动、可感的行动,就体现在对家人的责任、对社会的奉献、对国家的热爱之中。

  同学们,在这个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时代,技术可以模拟人的认知和行为,但无法替代善良和温暖;算法可以优化路径,但无从定义正义。希望你们始终坚持以德立身、以德润心,常怀敬畏、持守初心,严守律己之尺、勇担社会责任,在塑造高尚品格的过程中,奠定立己达人的坚实根基,获得源于内心丰盈、品德厚重的从容与坚定。

  二、秉承校训精神,做以“博学”为舟,通达致远的重邮人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中这句经典古训,揭示了“博学”不仅是知识的广积厚蓄,更是思维方式的锻造、视野格局的开拓和创造能力的养成。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打开手机就能通过AI检索到任何知识点,甚至能让AI帮我们总结文献、生成报告。于是有人问:“既然AI能‘替我们学习’,我们还需要‘博学’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因为AI能给我们现成的结论,但不能代表我们自己具有生成正确判断的能力;AI能给我们“知识碎片”,却不能给我们“认知框架”;AI能给我们“标准答案”,却不能给我们“提问的能力”。

  “博学”是一场走出舒适区的远征,是把“求知”熔铸为日常自觉,以学习重塑自我的旅程。正如,2023届的应鸣峻同学,大一期中考试时的高数成绩只有69分,但他没有气馁,而是以更坚定的姿态钻研学习,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不仅逆袭拿下高数满分,也收获34门课程满绩;更是积极投身各类学科竞赛,在全国乃至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中屡获大奖,最终获得多所国际知名高校全奖博士和国内高水平大学硕博直通的offer。2024届的胡露同学,虽先天左耳听力障碍,但课上铿锵有力的笔迹、课下不甘人后的磨练、每日披星戴月的身影都在酝酿无声世界里的惊雷,最终以必修课加权平均成绩位列专业第一,斩获2项国家级奖项、4项省部级奖项等优异表现,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直博国内高水平大学。

  同学们,大学的“博学”,从来不是把所有知识都装进脑子里,让自己成为储存知识的“硬盘”;而是点燃“主动学习”的引擎,养成探究学问的习惯、跨界融合的能力和思考的自觉。这既是在图书馆里与经典的深度对话,也是在学术沙龙上“异想天开”或“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追问,也是跨学科选修一门看似“无关”却能拓宽思维边界的课程。愿你们既深耕专业,力求精深,夯实专业根基;又博采众长,拓展认知,涵养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坚定地行进在打破认知边界的远征中,不断在广泛涉猎中构建贯通的知识体系,在持续积累中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三、秉承校训精神,做以“求实”为径,实干笃行的重邮人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求实”就是“实践出真知”,意味着尊重实际、遵循规律、脚踏实地、追求真理,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不空想、不虚浮。

  学校的“通信ICT战队”,用十年时间,把“求实”写在了华为ICT大赛的领奖台上。2015年,明艳教授团队带着50名学生成立战队,参加首届华为ICT大赛,止步于省赛。但他们没有放弃,而是以坚定的教育初心和持续的专业投入,持续探索“学业-竞赛-就业”一体化路径,逐步建立起一套系统化的备赛训练机制,陪伴学生一路进阶、稳扎稳打,实现在赛场上不断的突破,并在今年拿下华为ICT大赛昇腾AI赛道全球特等奖的最高成就。这就是坚持不懈、求实笃行的生动写照,正如华为ICT学院所言,重邮“通信ICT战队”用行动告诉我们,每一次比赛,都是一次成长的阶梯;在重邮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从“起点”出发,成长为“技术新星”。

  同学们,“求实”不仅要从实际起步,更要勇敢前行。只要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哪怕前路布满荆棘、进程充满变数,步履不停,行走在路上,就总有抵达的可能。愿你们把“求实”刻进自己的成长基因,尊重实际,追求真理,脚踏实地,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不好高骛远,不妄自菲薄,结合自身实际,明确个人定位及目标,选择恰当赛道,从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次实验、完成好每一次作业、参加好每一次实践做起,在“实干”中增长才干,在“笃行”中达成目标。

  四、秉承校训精神,做以“创新”为翼,拓界致新的重邮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从辩证法角度看,“创新”就是“否定之否定”。它不仅是技术的突破、知识的创造,更是一种敢于发问、善于突破、勇于超越的思维方式与人生姿态。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是重邮人与时俱进、勇立潮头的核心密码。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闪耀着的“创新之星”。其中,有从本硕扎根重邮,聚焦“信息+健康”前沿,潜心蛋白质组学攻关,建立了蛋白质组元数据标准化格式,拓展了涵盖数据集注释、转换工具和数据库嵌入的生态系统,填补了蛋白质组学大数据缺乏元数据标准的空白,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子刊发表这一重大研究成果的代承新同学;有本硕博扎根重邮,面向“交通强国”战略,参与研发全场景车辆协同控制测试平台,提出的协同控制算法有效降低能耗超25%,有效解决了智驾功能研发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成果赋能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检中心(重庆)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在长安汽车、东风柳汽、赛力斯汽车等头部企业实现产业化应用,将论文写在产业前沿的朱永薪同学;有助力“We重邮3.0”焕新升级服务全校师生,参与开发的重庆市教育数字治理平台汇集治理800万条教育数据,用代码书写服务校园、服务社会创新篇章的林培灿同学。他们用实践印证:创新,是从“我敢想”到“我能做”的一次次勇敢跨越。

  同学们,今天的时代,是创新驱动的时代。但创新并非某些人的专利,而是每一个人都能开创新局的机会。它源于好奇心的驱动、批判性思维的养成以及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它藏在每一次“敢想”里,或许是在课堂上提出一个不一样的观点,或许是在小组作业中尝试一种新的方法,或许是在科创项目中探索一个未被关注的方向。愿你们保持童真般的好奇、提问的热情、突破的胆识,既敢于质疑“从来如此”,敢于质疑“标准答案”,又善于寻找“另一条路”,善于探索“无人区”,积极投身创新实践,在交叉融合中寻找新的增长点,在挑战前沿、攻克难关中实现自我超越,争做新领域的拓荒者、新赛道的领航者。

  同学们,“修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精神铸就了重邮人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修德”奠定成长成才的根基,“博学”锤炼自信的志气,“求实”积累自立的底气,创新激发自强的锐气。当校训从宣传标语走进我们的日常,便会成为我们成长的密码、人生的底蕴。

  七十五载薪火相传,重邮的故事期待你们续写。此刻,文峰塔下的晨光正好,你们的青春恰如其时。旭日光芒照耀着你们一身戎装的挺拔身影,也照亮了你们大学生涯的崭新起点。愿你们永怀崇德之心、践行博学之志、秉持求实之风、勇扬创新之帆、开启求学之路,将重邮人独有的精神文化融入血脉、践于日常,在属于你们的时代里,在信息通信这片创新的沃土上,怀抱理想、锤炼品格、增强本领、勇拓新局,昂首唱响新时代激扬澎湃的青春之歌,努力续写属于你们这一代重邮人的精彩华章!

  最后,祝同学们军训顺利、学有所成、身心健康、生活充实!

  再次欢迎你们加入重邮,成为新时代的重邮人!
 关于重庆邮电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