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怀求索之心 启逐梦新程 | 校长褚金星在南通职业大学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
http://www.huaue.com 2025年9月18日 来源:南通职业大学 |
|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老师,亲爱的2025级新同学:
大家下午好!
稻菽千重浪,山河万里秋。在这充满收获的最美季节,我们齐聚这片承载着“实业救国”初心的热土,隆重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共同欢迎来自14个省份、19个民族的5498名新同学。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南通职业大学2万多名师生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含辛茹苦托举你们梦想的父母深深鞠躬,向呕心沥血指引你们前行的老师衷心致谢。从今天起,“南通职大人”这个名字,将成为你们青春最鲜明的注脚,也将成为你们未来逐梦的坚实底气!
同学们,青春是人生最美的年华,也是梦想启航的序章。诚然,青春的模样千差万别,但不论哪种精彩,都绕不开同一个底色:上下求索的执着,勇于逐梦的赤诚。这既是对青春最鲜活的注解,也是对你们未来最温暖的期许。今天,借此机会,我想与大家分享三点感悟:
一、选择南通职大,
就是选择了一条“求索”之路
同学们,当你们在志愿表上郑重写下“南通职业大学”时,或许已听闻关于职业教育的种种消息。但此刻,我想与大家分享一段故事:百余年前,一位先生指着图纸掷地有声:“父教育,母实业”。他创办了大生纱厂、兴建了通州师范,更留下“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箴言。他,就是清末状元、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我们这所学校的精神原乡。
今天的南通职大,血脉中依然流淌着这种“求索”的基因。在产教融合的道路上我们坚定前行,将课堂搬进中远重工的车间,把实训融入华汇智谷的工业园。在创新的浪潮中我们勇立潮头,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到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从打造“国家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群”到“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每一步都在奋力拓展职业教育的新境界。我们的教师队伍中,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有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获得者,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更有扎根一线三十载、将零件精度做到0.01毫米的“大国工匠”,他们用行动昭示:职业教育绝非“次优选择”,而是“时代刚需”;青春的舞台,从不在于“别人定义的成功”,而在于“自己创造的精彩”!
二、青春的答案,
藏在“求索”的四重维度里
同学们,大学三年的时光,正是你们从“技能新手”蜕变为“行业骨干”的关键期,如何才能不负青春,不负韶华?我想以“求索”为这个问题的核心答案,与大家探讨在南通职大应有的青春风采。
第一重求索是“立大志”——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长卷。
你们或许听过这样的质疑:“职校生谈理想,会不会太遥远?”但我想请你们记住三个年轻人的故事:19岁的年轻战士陈祥榕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将生命永远定格在加勒万河谷的雪山高原。95后女飞行员徐枫灿驾驶“直-20”飞机翱翔蓝天,成为陆军首批自主培养的女飞行员。24岁的周承钰在“嫦娥五号”发射任务中,担任连接器系统指挥员,将“奔月”神话变成航天壮举。他们用行动雄辩地证明:理想从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执着坚守!
今日之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技能报国”的践行者。当你们在实训中心打磨零件,当你们在图文中心操作应用软件,你们其实都在为“中国精造”添砖加瓦。愿你们铭记:真正的理想,是将“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与“祖国需要什么样的人”紧密相连,同频共振!
第二重求索是“炼品格”——在摔打中淬炼“硬核”青春。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寄语青年:“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去年寒冬,我在技能大赛实训室遇到你们的大二学姐,为调试一台工业机器人,在零下五度的车间里,她已连续蹲守近10个小时。她的双手冻得通红,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参数,当机器人终于成功运转时,她轻声说道:“原来‘坚持’不是口号,是重复100次失败后,第101次毅然决然的‘再来’!”
同学们,青春最美的风景,绝非“顺风顺水”,而是“破茧重生”。你们或许会为一道编程题熬至凌晨,为一次实操失误黯然泪下,为技能竞赛的机会拼尽全力,但请坚信:那些流过的汗水、摔过的跟头、熬过的长夜,终将铸就你身体里的“钢筋铁骨”,点亮你灵魂深处的“璀璨光芒”!正如电影《哪吒》中所言:“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而你们的“斗”,不是鲁莽的叛逆,是用奋斗改写命运的磅礴底气!
第三重求索是“修匠心”——在专注中打磨不可替代的本领。
上月,我拜访了一位杰出校友。他在一家新能源企业从事电池组装,每天重复同样的动作达上千次,却能将误差精准控制在毫米之间。当别人说他的工作枯燥乏味时,他淡然一笑:“我把每个零件都视作艺术品。对一件事倾注全部心力,专注到极致,平凡自会升华为非凡。”
同学们,这个时代从不缺少“差不多先生”,稀缺的是“钉钉子精神”。你们未来面对的,可能是高铁轨道的毫米级校准,是芯片电路的纳米级雕刻,是手术机器人的微操控制——这些领域,容不得丝毫懈怠与马虎。愿你们牢记:“大国工匠”的起点,是做好眼前每一件小事,“不可替代”的底气,源于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毕生执着!
第四重求索是“践担当”——在实干中回答“强国之问”。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九三阅兵仪式上,一系列尖端武器装备集中亮相,充分彰显了我国雄厚的国防实力和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全国人民满怀自豪和骄傲。前段时间,我在图书馆翻阅一本泛黄的《联大日记》,里面附着一张西南联大的老照片。1938年的昆明,日军战机频繁掠过滇池上空,联大师生们在铁皮顶的临时教室里坚持上课。炸弹的轰鸣声中,教授握着粉笔的手微微发颤,却在黑板上毅然写下“中兴业,须人杰”。茅草屋的油灯下,有人用树枝在地上演算微分方程,有人在笔记本扉页郑重抄下“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那是属于一代学子的“防空洞课堂”,是烽火岁月中知识报国的铮铮誓言!
同学们,今天,你们站在“制造强国”的新起点,同样需要回答“青春为何、奋斗何为”的时代命题。当年的联大铁皮屋顶漏雨,你们拥有明亮的智慧教室;当年的学子用树枝在地上解题,你们拥有先进的虚拟仿真实训平台。但穿越时空的精神密码从未改变——真正的学问,从来都与家国命运同频共振;真正的青春,永远需要与时代责任紧密相连!正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写道:“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三、想对你们说:
永怀求索之心,勇敢逐梦未来
同学们,站在这里,我总会想起校园那一棵棵枝繁叶茂的香樟树。它们初植时,只是不起眼的小树苗,无人知晓它们终将成为遮风挡雨的栋梁;夏日枝繁叶茂时,无人记得它们曾历经多少风雨洗礼;秋日落叶归根时,无人怀疑它们曾拼尽全力向上生长。然而十年、二十年过去,正是那些默默扎根、积蓄力量的日子,赋予了它们抵御风雪的坚韧与伟岸!
你们,正如这些香樟树。此刻,你们带着青涩与期待来到这里。未来,或许会有迷茫,会有挫折,会有不甘。但请坚信:每一次拼搏都是成长的阶梯,每一次坚持都是蜕变的熔炉,每一次突破都是奇迹的序章!
此时此刻,我想送给大家四句话:
以理想为灯,照见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
以奋斗为笔,书写技能成才的青春华章;
以匠心为墨,雕琢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
以担当为翼,飞向服务社会的广阔天地!
图片
同学们,南通职大的校园已为你们敞开怀抱:实训楼里的智能数控车床、工业机器人正静候你们的指尖去唤醒;一架架无人机正等待着你们的双手去操控;图书馆里关于计算机、船舶、新能源的浩瀚书卷正期待你们的目光去探索;运动场的跑道、篮球场正呼唤你们的脚步去丈量!
愿三年后的你们,离开这里时:
眼里有光——那是对职业理想的矢志不渝;手里有技——那是服务产业的过硬底气;心中有火——那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脚下有路——那是扎根实业的坚定方向!
因为,这是属于技能人才的伟大时代,这正是南通职大人应有的模样!
最后,祝愿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业有成、前程似锦!谢谢大家!
|
关于南通职业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