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铭记中起航 于奋斗中担当|校长张剑在北京体育大学2025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http://www.huaue.com  2025年9月18日  来源:北京体育大学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秋风送爽,梦想起航。今天,3000余名新同学跨越千山万水,怀揣对体育的热爱与憧憬,加入北体大家庭,开启崭新的人生之旅。海南校区的新生也在线参加我们的开学典礼。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多年来悉心栽培你们的父母师长致以崇高的敬意!

  新同学们风华正茂、活力满满。青春的你们,为学校增添了无限活力与希望。在你们当中,世界冠军群星闪耀——有曾获得18个世界冠军、担任中国女子乒乓球队主教练的马琳;有2022年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比赛金牌得主之一隋文静;有在2024巴黎奥运会勇夺“首金”和射击项目“双冠”的盛李豪。你们当中,有更多的普通体育学子圆梦北体。来自山东德州的王仁宇同学,克服考前伤病等多重困境,以满分体考和高分文化课的优异成绩,考取体育教育专业,实现了从中专生到大学生的华丽蜕变;来自云南昆明的王潇涵同学,结束9年职业生涯备考北体,以初试、复试和专业综合成绩均为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取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硕士,更难得的是,他以“朝圣”般的执着,日夜兼程骑行30天,跨越近3000公里,奔赴学校。这是从家乡到首都的距离,也是从筑梦到圆梦的跨越。有朋自远方来,你们当中,还有来自德国、法国等29个国家和地区近百名留学生,不同的文化背景因体育而交融,不同的成长经历因热爱而共鸣,期待你们在北体收获知识、增进友谊,为促进中外友好交流做出贡献。

  同学们,来北体上大学,或许会成为你们人生中最正确的选择之一!同时,你们的到来,也是学校莫大的荣光!北体大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卓越的强国贡献是你们未来成长最大的底气。历经70余年风雨沧桑、弦歌不辍,“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光荣传统和“体育报国”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回应贺龙元帅对学校人才培养提出的“工作母机”的期盼,北体大始终奋进在高等体育教育最前线,创造了新中国体育和高等体育教育的众多第一,汇聚了众多体育名师、大家,培养了一大批活跃在体育战线的中坚力量、栋梁之才,为振兴新中国体育运动、繁荣体育事业留下了辉煌奋斗的隽永篇章。迈向新征程,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殷殷嘱托,砥砺奋进、勇毅前行,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学校优质的师资和顶尖的设施将助力你们“向下扎根”。学校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通跨学科、跨专业的多元成长通道,完善体教融合、体医融合、体工融合的交叉学科培养体系;学校有众多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你们可以充分感知体育科学前沿、探索未来发展;学校有由奥运冠军领衔的教练团队,近百个场馆“馆够馆好”,足不出校就能体验近百个运动项目。让你们在这里潜心求学问道,在不同赛道全面发展、多元成才。学校开放的办学格局与教育生态将托举你们“向上成长”。随着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深入推进,雄安校区即将破土动工,智能体育实验室投入使用,海南校区提质扩容,中国奥林匹克学院、教练员学院拓新开篇……学校将持续拓宽“版图”,升级服务“体验”,努力将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拉满,为有志向的同学搭好“星光舞台”,帮有追求的同学把技能“装备”迭到顶配,给有准备的同学备好“机遇盲盒”。

  时节如流,击鼓催征。如何在风起云涌的时代浪潮和强国建设伟大征程中,把握大学的珍贵时光,为未来开局起步、行稳致远奠定基础,是此刻每一位同学都面临的重要课题。在你们翻开人生崭新篇章的重要时刻,我提三点期待,与大家共勉。

  期待你们心怀“国之大者”,以赤诚之心锚定未来航向。青春从来系家国!与前辈们一样,国家期待与时代召唤,应当成为新时代北体学子内心最坚定的选择。新时代新征程为体育标注了新的历史方位,一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大力推进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的时代变革中,国家赋予体育在个人层面塑造“完整人格”、社会层面发展“活力社会”、国家层面培育“自信国度”、文明层面弘扬“东方智慧”和国际层面建设“多彩世界”全新的时代内涵与价值,让体育的价值从“精英的荣耀”扩展到“大众的幸福”。另一方面,未来已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体育强国建设的历史交汇期,人工智能已经发展成为驱动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正在重塑体育发展的底层逻辑。去年4月,国际奥委会发布了《奥林匹克人工智能议程》,引领体育领域人工智能的全球实施。今年8月,北京举办了首届世界人型机器人运动会,机械臂的精准投掷、机器人的弹跳翻转不断刷新“数据极限”。但我们在跑道上突破体能极限时,肌肉的酸痛与冲线后的喜悦;在球场上与队友配合时,默契的欢呼与并肩的感动,这些基于身体感知、情感联结和自我突破的体验,是人工智能永远无法复刻的。这也昭示了体育在科技革命时代独特的价值——成为增强人类情感韧性和创造力、延续健康生活方式、回归生命本真的绝佳路径。“不破不立、大破大立、晓喻新生”。你们作为“平视世界”的新时代北体人,要始终保持精神独立、眼界开阔,学会观察体育、感知体育、理解体育,正确认识体育所处的历史方位、发展阶段和时代内涵,不断拓展认知边界,锤炼拥抱变革的担当,以青春“小我”书写强国“大我”,在体育创新发展中塑造“未来胜任力”,争做“引领世界”的新生代北体人。

  期待你们砥砺追求卓越,以奋进之姿解锁无限可能。体育的魅力从来不是“天生强大”,而是“追求卓越”“永不止步”。学校的运动场馆,是你们的训练场、教室、实验室,更是意志的磨砺场,不仅要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也要在一次次挑战中锤炼“不放弃、不退缩”的坚韧意志品质,让体育精神成为你们面对人生风雨时最坚实的“铠甲”,解锁“成长”的无限可能。在北体,“术科生”“学科生”只是对于招生方式的区分,并不是对大家求学之路甚至未来职业生涯的界限划分,“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才是对大家的深切期许;终身学习、终身体育,学习好、身体好,让读书和运动成为生活方式,是对北体大最大的价值认同。学校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和丰富的体育资源,为每一位热爱体育的师生提供了跨界融合的选择。首位钟师统立德树人成就奖章获得者张力为教授从一名专业乒乓球运动员转型并发展成为北体“大先生”和运动心理学领域世界知名的专家、科学家;体育工程学院的崔一雄副教授曾经是一名青少年拳击运动员,近年来深耕大数据领域与运动表现分析,带领团队助力我国奥运健儿在巴黎奥运会上夺得金牌;体能与训练学院的李卫教授指导冬夏两个项目在奥运会上夺得金牌,成为中国首位双线金牌教练员。学生中也有很多优秀的案例,在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上一个赛季的比赛中,率队夺得全国第八的男篮代表队队长蒋茂林同学就读国际教育与交流学院德语专业;北体“没有地心引力”,在一周前刚刚结束的扣篮大赛上,力压群雄、夺得桂冠的是曾经就读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运动康复专业的王吉权同学。北体学子的成长轨迹,不是一条单行道。青春不设限,奋斗正当时!我们要敢于跳出“经验定式”,探索项目发展的新路径、文化表达的新形式、精神传播的新载体,立足传统,守正创新,让体育在时代浪潮中始终充满蓬勃生机与活力。

  期待你们增长学识才干,以笃学之行夯实成才根基。无论是青少年体育教育的缺口,还是全民健身的民生期待,抑或是体育产业的创新需求,都亟需高水平拔尖创新体育人才的加持。今年6月,学校胜利召开第13次党代会,确立了“1-8-2-8”发展战略,擘画了未来5到10年事业发展新蓝图,明确了“培养造就传承体育精神、坚守体育道德、引领体育创新的体育家”的立德树人新目标。学校全面升级了人才培养方案,未来还将持续完善交叉融合的主辅修培养体系,畅通长周期、协同化、分类型培养新路径;也为同学们搭建了参与奥运会、亚运会等国际体育赛事志愿服务和到头部体育企业实习实践的平台。同学们,最有价值的事情不是超越他人,而是战胜自己;不是瞬间爆发,而是习惯养成。希望大家都能奉行长期主义,潜心求学,积极实践,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升级体育“新质生产力”思维方式,扩大“知识储备+体育实践”的双驱优势,“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实现从专业能力到综合素养的全面跃升,未来成为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赋能者”。

  同学们,入校短短十几天,你们的身影已经融入校园的晨光暮色。大学时光美好而又短暂,几度春秋、四季流转,你们还会从这里奔赴下一个山海、行达天下。愿你们珍惜最美时光,不负韶华,在北体大的沃土上,尽情汲取养分,涵养胸襟气度,成长为有魂魄、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有朝气、有锐气、有正气的北体人。

  今天,女子铅球世界冠军巩立姣原本也要参加我们的开学典礼,但是因为比赛原因未能到场。她曾经参加过10届世锦赛、5届奥运会,她非常珍惜学习机会,以极强的毅力克服学训矛盾,边努力学习,边刻苦训练,就读研究生冠军班期间夺得2020年东京奥运会女子铅球冠军。如今已经研究生冠军班毕业,即将攻读专业博士学位。目前她正在飞往东京世锦赛的航班上,行前,她给我发短信说“我会努力做好自己,北体大的校训我始终没有忘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使命在肩、奋斗有我’谨记在心,做任何事情都要‘追求卓越’”!让我们祝福巩立姣和中国健儿们有一个美好的前程,也希望这种体育精神能够照亮每一位北体学子的人生之路。

  再次感谢大家选择北体大,请爱你所选、守护所爱,书写无悔青春,续写时代荣光!学校将竭尽全力守护你们健康成长,为你们保驾护航! 谢谢大家!

 关于北京体育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