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师范学院校长李敏在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http://www.huaue.com  2025年9月17日  来源:绵阳师范学院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个满是希望与收获的金秋时节,我们相逢于科技之城、相聚在绵师校园,隆重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及全体教职员工,向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6165名新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一路辛勤付出、默默支持你们的家长和老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同学们,择一城以立身,当识其精神底色;入一校而问道,当承其文化根脉。

  你们所选择的这座城市——绵阳,距今已有2200多年建城史。是诗仙李白、大文豪欧阳修的出生地,是邓稼先、王淦昌、于敏等9位“两弹一星”元勋的工作地,是四川第二大经济体,也是省域副中心城市,更是国家级科技创新高地:有15所高校、20家国家级科研院所、260个创新平台在此汇聚,拥有两院院士29名,素有“富乐之乡、西部硅谷”的美誉,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的科技城。

  你们所踏入的这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40年。2002年举办本科,学校现有高新、游仙、丰谷三个校区,占地近2000亩,开设57个本科专业,建成3个硕士学位点,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20980人。2006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独立培养硕士,2024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办学层次实现历史性跨越!今年,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建设区域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全面开启“升大拼博”的新征程。

  同学们,从今天起,“绵师人”成为我们共同的名字;开学报到现场,15位新同学恰逢生日,印着校徽的蛋糕、满含期许的祝福,悄然织就了我们彼此联结的第一缕温情。作为师长,我想循着这份暖意,围绕“信仰、信心、信任”三个关键词,与大家共话成长、共赴未来!

  一是希望你们铸牢信仰之基,永葆“薪火相传志不移”的赤诚之心

  信仰是指引人生的灯塔,是支撑奋斗的脊梁。100多年前的中国,在暗夜里,在迷茫中,在各种救国的道路都走不通的时候,是共产主义信仰为中华民族点燃了一盏照亮前行道路的明灯。抗战时期,4万多名青年知识分子为了心中信仰,背负行囊,燃烧着希望,奔赴延安。今年九三文艺晚会上,《永远的番号》讲述的“刘老庄连”的英雄事迹久久难忘。那一句“莫欺我中华无肝胆,母亲膝下百万兵”的铮铮铁骨,那一句“擂鼓,送儿,出征”的家仇国恨,让多少国人泪目。我们的先辈们,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信仰的力量。

  我们脚下这片土地,见证了“两弹一星”元勋们“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峥嵘岁月;也见证了汶川大地震、三年疫情抗击中,多少个“我是党员,我先上”的逆行背影。在信仰的旗帜下,一代代人推动着中华民族勇毅前行。

  我们身处的校园,在抗日救亡年代,师生心系家国,纷纷捐钱捐物支援前线;师专建校之初,我们“白手起家”,在74亩荒野坡地上,建起了清水园、桃笑亭为地标的美丽校园;“5·12”特大地震后,我们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圆满完成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任务。八十余载办学历程,学校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命运、共成长,沉淀了“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践行了“厚德、博学、笃行、弘毅”的校训,形成了“弘文励教,止于至善”的教风和“学思并重,知行合一”的学风,培育了15万余名优秀毕业生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

  习近平总书记说,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愿你们紧握信仰的接力棒,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以个人梦想呼应时代召唤,让青春在报国践诺中绽放光芒!

  二是希望你们高扬信心之帆,拉满“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凌云壮志

  信心是乘风破浪的勇气,是开创未来的引擎。这份信心,来自我们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师资团队。学校1200余名专任教师中,有众多博士、教授,有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人才称号和荣誉表彰获得者,还有更多深耕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的好老师,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好职工,他们以爱育爱、以智启智、以行立行,践行着“教好”的郑重承诺。

  这份信心,也来自你们“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的蓬勃朝气。你们的师兄师姐们,已经用累累硕果为你们锚定了前行的坐标:他们当中,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物理89级校友罗先刚为代表的知名学者,有以“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外语89级校友邓家军为代表的优秀教师,有以“中国经济70年功勋人物”、中文81级校友卢俊卿为代表的优秀企业家;在今年九三阅兵上,经管18级校友周庆波在空军徒步方队中,以挺拔军姿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这些闪亮的身影,是母校的荣光,也是你们“学好”的榜样。

  这份信心,更源于学校不断攀升的办学实力。建校以来,学校坚持“师范为根”,历经中师、师专、师院三级更迭,撑起了川西北基础教育的半壁江山。升本后,学校坚持“应用为魂”,扎根地方、服务需求,逐步发展为一所涵盖十大学科门类的应用型综合大学。尤其是近年来,学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需求,在动植物疫病防控、大熊猫保护、李白文化研究和民间文化传承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天府粮仓”、服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此基础上,学校的办学成就获得社会广泛认可:我们成为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试点打样”高校,是全部师范类专业都通过二级认证的全国标杆院校,在软科等主流大学排行榜上稳居同类高校之首。不断累积的办学成果、持续上升的社会评价,必将为你们的成长提供强大支撑。

  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两百年。愿你们坚信选择、笃定前行,让奋斗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三是希望你们,架通信任之桥,谱写“同心共济育英才”的青春之歌

  信任是联结彼此的纽带,是携手共进的基石。这份信任,是同学间的“并肩偕行”。近五年,我校学子在“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和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省级奖项2400余项次,获批创新创业立项1030余项。在2025年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由我校多学科学子联合组建的“菌”临天下团队,凭借出色的配合,成功斩获省赛金奖,并顺利突围推报国赛。他们用行动证明,团结协作让个体的微光汇成了璀璨星河,熠熠生辉。

  这份信任,是师生间的“教学相长”。在第十届“田家炳杯”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绵师学子勇夺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获奖总数与奖励级别位居川渝第一、全国前列。这份成绩背后,是老师们倾囊相授、悉心栽培,是同学们奋发努力、不负所托。正是这样一场“双向奔赴”,成就了更好的学生,也成就了更卓越的教师。

  这份信任,是家校间的“同心守望”。有位家长说得好,“把孩子送到绵师,我们放心……我们愿与学校携手同心、并肩努力,共担风雨,同盼晴空”。这份厚重的托付,我们铭记于心。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希望家长们继续做孩子们的坚强后盾。我们相信,当家庭的支持与学校的培养相得益彰,你们成长的土壤一定会更加深厚!

  信任如桥,你我共筑。愿你们在同窗互助中学会合作,在师生相携中共同进步,在家校共育中茁壮成长。

  亲爱的同学们,雏凤山麓将是你们奔赴星海的起点,草溪河畔将是你们梦想启航的港湾,绵师校园将是你们永远的精神家园。未来的路上,或许有风有雨,但更有滚烫的梦想和无限的可能。愿你们:以信仰领航,不负时代;以信心为桨,不畏风浪;以信任为桥,不独行远。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用奋斗和汗水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青春的人生华章!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同学前程似锦、学业有成!祝愿老师和家长朋友们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关于绵阳师范学院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