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水院精神 勇担复兴大任︱万健校长在浙江水利水电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http://www.huaue.com  2025年9月17日  来源: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以及在线上观礼的家长们、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相聚在碧波荡漾、生机盎然的南浔校区,隆重举行浙江水利水电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来自全国各地的3423名新同学,在场的27名留学生,以及首批与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技术大学“2+2”联合培养的72名同学,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向一路陪伴你们成长、默默付出的父母家人,向传道授业、悉心培育你们成才的师长,表示最诚挚的敬意!恭喜你们,在9月13日、14日这个寓意“一生一世”的美好时节,与水院结缘,正式成为新一代“水分子”!我们也看到,42名军训教官受邀现场观礼,他们即将带领大家开启军训之旅,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

  同学们,你们今天选择的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是一所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名的高校。七十多年来,学校始终与新中国水利事业同频共振,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2004年1月2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为我校建校50周年暨杭州下沙新校区落成发来贺信,充分肯定办学成就,作出:“为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水利水电学校而努力奋斗”的重要指示,这封饱含深情与期望的贺信,成为学校发展的根本遵循和精神灯塔。二十多年来,我们始终牢记嘱托,锚定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走高质量有特色发展道路,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汇聚水院共同体强大合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扎根基层、服务一线、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优秀人才,为国家水利电力事业和现代化建设贡献了坚实力量。

  同学们,今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长安街上铁流滚滚,广场上空战鹰呼啸,这不仅是国威的彰显,更是民族精神的庄严宣示。80年前,面对山河破碎、民族危亡,无数先烈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筑起救亡图存的钢铁长城。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是的,一个民族的伟大,不在于从未遭遇困境,而在于始终拥有从苦难中淬炼出的力量,这份力量正是今天我们面对百年变局、科技变革、发展挑战时最深厚的精神底气,也是你们这一代青年走向未来的不竭动力。

  同学们,一个国家的前行,镌刻着青年的足迹;一个民族的希望,寄托于青春的肩膀。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你们,是真正“平视世界”的一代;你们,是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一代。今天,你们迈入水院的大门,不仅开启人生新篇章,更正式接过“自强、务实、尚德、求真”的水院精神火炬。借此机会,我想分享我对这八字精神的理解,与大家共勉。

  第一,自强如浪,奔涌不息。

  浪潮从不因礁石而止步,反而在撞击中激荡出更壮阔的浪花。学校七十载风雨兼程,几易校名,数迁校址,甚至一度停办,但水院人始终秉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信念,在逆境中奋起,在困顿中前行。

  同学们,大学之路也非坦途。你可能在高数题前彻夜难眠,可能在竞赛中遗憾落败,可能在人际交往中感到迷茫,也可能在理想与现实间徘徊。但请记住:成长,从来不是直线前进,而是在摇摆中坚定,在试错中成熟。不怕绕远路,沿途皆风景;不惧步履蹒跚,登顶回望,方知来路之珍贵。

  就像“浪浪山”四人组,起点不高,却心向远方。他们用一场颠簸却热血的取经之旅,诠释了什么是“一念既出,万山无阻”。愿你们也如此——心中有火,眼里有光,自强不息,奔涌向前。

  第二,静水深流,笃行务实。

  “静水流深”,真正的力量,往往不喧哗,自有声。在今年迎新系统中,我看到一位西部学子写下心愿:“学好技术,回乡建水站,让乡亲不再为饮水发愁。” 也有一位同学说:“想组队参加机器人竞赛,用科技改变生活。” 这些朴素而真挚的愿望,让我动容。

  学校愿做你们梦想的守护者。若你想用知识润泽乡土,就从参与“乡村水站调研”开始;若你想探索人工智能,就从加入科创社团起步。图书馆的典籍等你翻阅,实验室的仪器为你运转,博学楼的灯光为你长明,田径场的跑道为你铺展,食堂的烟火为你温热。

  请相信:每一份踏实的努力,都在为未来积蓄能量;每一次默默的坚持,都是对理想最深情的告白。

  第三,尚德如水,润物无声。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的品格,在于滋养万物而不居功,在于包容百川而不自矜。

  古往今来,从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精神,到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的智慧,再到三峡工程、南水北调、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一带一路”水利合作,一代代水利人用坚毅与担当,书写了“治水安邦、兴水利民”的壮丽篇章。

  水利报国,是水院精神最深沉的底色。在学校办学最为艰辛期,师生边学习、边参与新安江水电站建设,在艰苦岁月中与国家重大工程同频共振。

  同学们,无论未来你们身处何地、从事何业,请始终葆有一颗“利他”之心。在工程设计中多一分安全考量,在资源开发中多一层生态敬畏,在技术创新中多一度人文温度。将“小我”融入“大我”,才是真正的“上善”。

  第四,求真似潮,探索不息。

  有没有人告诉过你:“大学很轻松,混混就过去了”?甚至有人说:“大学就像打游戏,刷够学分、通过论文、拿齐证书,就算‘通关’了。” 但我要告诉你们:大学不是通关游戏,而是一场自我塑造的旅程。

  求真知、做学问,是从“知识”到“智慧”的升华,贵在敢于发问、勇于试错、勤于思考。面对AI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都是新手,但也不必恐慌。AI能处理信息、生成答案,但唯有“人”才能提出问题、追问意义、创造价值。

  屈原《天问》百问苍穹,探寻宇宙本源;张衡制地动仪,穷究天地之理。他们的伟大,不在于拥有答案,而在于永不熄灭的好奇与探索。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愿你们不做被动的“接受者”,而做主动的“发问者”;不做知识的“搬运工”,而做思想的“创造者”。保持好奇,保持谦卑,保持热忱——这才是真正的强者姿态。

  同学们,水院精神,不在口号里,不在标语上,它流淌在一代代水院人默默耕耘的汗水里,闪耀在服务国家重大工程的脚印中,沉淀在“自强、务实、尚德、求真”的日常选择里。今天,你们接过这枚校徽,也就接过了这份精神的接力棒。你们的每一次思考、每一次坚持、每一次合作,都将成为水院精神新的注脚。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比的不是起跑速度,而是耐力、节奏与信念。大学,是这场长跑的关键赛道,是连接理想与现实的重要节点。

  愿你们以水为师:

  学浪之自强,奔涌向前;

  效水之静深,笃行不辍;

  修上善之德,润物无声;

  追求真之潮,探索不止。

  把水院精神融入血脉,化为行动,在这个伟大时代中,不负韶华,不负使命,不负家国。愿你们在强国建设的征程中书写青春华章,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成长为栋梁之才!

  谢谢大家!

 关于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