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学启新程︱李安校长在丽水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http://www.huaue.com  2025年9月16日  来源:丽水学院

亲爱的2025级新同学,各位老师、各位来宾:

  大家好!今天是农历七月廿四,处于白露与秋分正中间的日子,本应该是金风送爽,秋凉如丝,但天气依然很炎热,如同学校迎接你们到来的热情与温度。在这个月半轮秋的美好夜晚,学校隆重举行开学典礼,迎接4826位丽院新主人,我谨代表丽院全体师生对你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由衷地祝贺大家,凭借自己不懈的努力与拼搏,迈入大学学府,开启人生崭新征程!你们的到来,为这个百年学府、菁菁校园注入了蓬勃的朝气与无限的活力,学校对你们充满期待!

  同学们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请问你们不远千里来到丽院,是来做什么的?读书?求学?在这个人工智能时代,知识随手可得,请问你们要怎样读书?要如何求学?也请所有师生们思考,在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的价值何在?大学与学生是怎样的关系?带着这些问题,我思考良久,愿以“问学启新程”为主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学问”是指知识、学识,“问学”是指求知、求学,前者为名词,后者为动词。“问学启新程”,是言要以“问学”之姿态求取“学问”,开启诸位大学读书之生涯,“问”在“学”之先,这并不是一个新问题。早在千年前,《礼记·中庸》就言,“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便就将“问”先于“学”;清代的先哲刘开《问说》篇,更是详细论述了“问”与“学”的辩证关系:“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不论是“问先于学”,还是“学继以问”,学习而不发问,便不是真正的学习。所以,“问学”首先是对古代先贤们谆谆教导的回应。

  “问学”也是对当下人工智能时代的迫切回应。AI正深刻重塑着世界的面貌,它强大的信息处理、模式识别乃至生成创造能力,在许多领域已展现出超越人类的效率,它似乎能解答无数问题。这点,相信同学们比我更懂得,DeepSeek几秒内生成论文、豆包直接扫描图片即可多语翻译……AI似乎无所不能,例子不胜枚举。但请同学们逆向思考一下,人工智能擅长的是“答”,没有你输入“问”,便不存在它的快速与强大;“提什么问由谁决定”,是不是正是由使用者决定呢;而且,使用者问“问题”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AI回答的准确度。由此可知,人工智能的强大,恰是将“提问”的价值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科技日新月异,人类似乎越来越渺小,但人类最珍贵的是“提问”,是面对未知的好奇,是挑战定见的勇气,是提出那些从未被提出过、甚至看似“愚蠢”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诚然,“提问”,需要累积一定的学识,需要积极充分的想象力,但更需要的是主动之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更应该是保护、引导、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与能力的神圣殿堂,大学校园应该是师生共同探求真理、乐教至真、乐学至远的精神家园。

  由此,“问学启新程”第一层用义,是希望同学们由“学习者”转变为“追问者”。过去小学初中高中,你们的学习可能更多的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犹如人工智能一样回答着老师的问题,寻求标准答案。步入大学,我希望你们由被动转为主动,勇于质疑,善于发问。问老师、问同学、问自己;问书本、问实践、问世界。不要满足于AI给出的便捷答案,要追问答案背后的逻辑与局限;不要止步于接受老师给的结论,要探究结论形成的过程与前提。

  “问学启新程”第二层用义,是试图重构人工智能时代大学与学生的关系。大学并非仅仅是提供标准答案的知识供应者,同学们也并非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或许可将大学定义为“共问共学的共同体”。在这片美丽的校园里、在同学们青葱且富有创造力的年龄段,老师将是你们追问路上的引导者和同行者,与你们一同探索知识的边界和人生的真谛;丽水学院将竭尽所能为你们提供资源、搭建平台。你们每一位都是这个共同体中不可或缺的能动主体,你们的提问、思考、实践,将反过来激发教学相长、推动学术进步、丰富大学精神内涵。

  基于以上的探讨与共识,我谨以师长的身份,向同学们提三点要求与希望:

  一要明德至善,让“问”有魂。希望同学们涵养人文素养,永远相信真善美。要站在世界之变、历史之变、时代之变的维度上,保持对人类社会、科技进步、文化发展的关注,在思考与追问中不断强化自己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要与AI共融成长,但利用AI工具时,应保持对伦理、责任与价值的思考,比如是否尊重隐私?是否增进公平?是否造福人类?等等,在思考与追问中不断提升作为大学生应有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二要穷理至真,让“问”有据。希望同学们保持内生动力,持之以恒,夯实专业根基。要沉下心来,刻苦钻研,构建起专业学理框架;要找到专业兴趣所在,主动思考,追求创新。“问”正是源于积极主动的专注与思考,如把生活所见与专业所学连接起来,或将自己所思所想与老师所授理论对照比较,找寻其间的对应逻辑关系。创新的火花往往就是在你一次次的思考与追问中迸发,比如将两个从来没有连接在一起的东西链接起来,并循证出逻辑合理性,便是创新。

  三要笃行至远,让“问”有方。希望同学们勇于将自己心中所想付诸行动,在实践中求真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真正的“学问”,绝非止于脑海中的思辨、同学间的讨论。要敢于将心中的问题带入实验室、带入田野调查、带入社会实践、带入创新创业项目,到真实的场域里去检验、去修正、去升华,并反哺专业学习和学术探索。丽水学院已为你们搭建好各种各样的活动与平台,期待同学们大胆去尝试,在力行中展现你们的创造力与智慧。

  亲爱的同学们,“问学启新程,读书趁年华”,在AI时代,不是思考的终结,而正是深刻思考的开始,诚如校歌所唱,“莘莘学子聚一堂,邃密群科图破壁”,从今天开始,愿你们永葆好奇之心,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在不断的追问中,激活潜能、探索未知,定义属于你们自己的精彩大学生活!

  谢谢大家!
 关于丽水学院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