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浙江工商大学校长王永贵在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
http://www.huaue.com 2025年9月15日 来源:浙江工商大学 |
|
亲爱的2025级研究生新同学、家长朋友们、老师们:
大家好!
秋风和煦,天朗气清。在这硕果盈枝、孕育希望的金秋九月,我们满怀期待,共同见证3040名研究生新同学加入浙江工商大学,成为优秀“商小研”中的一员,成为浙商大的“股东”。在这里,我们与你们一起开启人生新的篇章!你们的到来,为拥有114年办学历史的浙商大注入了蓬勃朝气,带来了崭新活力。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你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祝贺!
同学们,你们选择就读的学校是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关心关爱过的高校,是一所底蕴厚重、贡献卓越而又非常低调的好大学。在这里“以创新·向卓越”。建校114年来,“创新”“卓越”是浙商大人的“关键词”和“主旋律”。选择浙商大,就选择了“矢志创新”,要努力站到创新的最前沿;选择浙商大,就选择了“追求卓越”,要不断超越自我、精益求精。
在跨越114年的办学历程中,一代又一代商大人始终铭记“商业报国、赓续文脉”的初心,将“诚毅勤朴”的浙商大精神薪火相传,现在已成为浙江省、商务部和教育部共建的现代化高等学府。作为前商业部直属高校,学校以卓越之姿入选浙江省“双一流196工程”高校前列,在全省首批通过了高水平大学“一校一策”方案;统计学入选浙江省登峰学科建设名单,工商管理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入选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名单。在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统计学、工商管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3个学科进入全国前7%,入选“中国一流学科”(其中,工商管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入前5%);学校现有10大学科门类、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位列财经类所有高校第三位)、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位列财经类所有高校第二位),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文科实力跻身全国50强,经济学与商学学科和农业科学等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位列全国所有财经类高校第一),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商大女篮三次获得全国大学生CUBA篮球二级联赛总决赛冠军,实现“四年三冠”,商大女排连续2年夺得省大学生排球联赛冠军;在全国人文社科类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连续四年排名第一;在2024年全国高校“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交流展示活动中,获奖奖项和数量均位列全国高校第一。在新征程中,学校不仅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更彰显出了应有的蓬勃朝气与独特优势。上述成绩都是你们的师兄师姐和授业恩师共同创造和谱写的。选择浙商大,祝贺你们睿智地选择。
亲爱的同学们,进入浙商大,意味着你们将与学校事业发展同频共振荣辱与共。同学们,你们愿意吗?你们真的愿意吗?好!那在未来的岁月里,请一定要努力做到:只允许自己说商大的不好,绝不允许别人说商大的不好,这是浙商大每一位“股东”的责任和素养的体现。当然,今天的浙商大在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我相信:我们携起手来,一定可以让浙商大更加美好。今天在座的“商小研”中,有很多优秀的代表: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的何艺璇,以青春践初心,以专业担使命,作为支教团团长,她远赴新疆阿克苏,担任副班主任与语文老师,将浙江优质教育理念与教学经验融入大漠课堂,以“教育为桥”搭建两地交流纽带,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彰显新时代青年学子扎根基层、服务国家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公共管理学院的马飞向,以“专业+创新”为核心,将公益从零散行动发展为标准化、可持续的生态体系,曾策划执行多个公益项目,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等省部级以上荣誉5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米义嘉是扎根母校(浙江工商大学)、追求卓越的奋斗者,更是科研攻坚与服务实践齐头并进的优秀青年党员,凭综合实力入选硕博连读,展现出扎实的学术基础和坚定的科研志向,已发表高水平论文两篇,并带领团队荣获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这样优秀的“商小研”还有很多。选择浙商大,就选择了“追求卓越”,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一定要心怀理想和希望,明确发展目标。请大家记住:“在心里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希望你们中的每一位都能在心里种花,向“新”而行,勇攀高峰,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成就精彩人生。同学们,你们的到来,让这所矢志一流的百年商大历久弥新,充满朝气和活力。因为有你,浙商大必将再创辉煌。
当今世界,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引擎,国际竞争新优势也越来越体现在创新能力上。而社会创新的源泉关键在于人才,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关键“结合部”,承载着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助力科技自立自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重任。站在人生新起点上,每位“商小研”都要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向“新”而行,永葆敢为人先的锐气与开拓创新的勇气,让创新精神熔铸为学术生命的核心基因,不断攀峰越岭,在心里种花,向“新”而行。下面我有几点期望,与大家共勉。
01拥抱AI浪潮,把握研究新形态,在技术变革中淬炼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人工智能飞速发展,深刻重塑着教育生态。各位同学对DeepSeek、ChatGPT等AI工具想必不会陌生,它们在信息整合、数据分析乃至推理方面展现出惊人效率,俨然成为人类的“智能助手”。这不禁令人思考:既然借助AI工具可以快速获取、解析信息并生成答案,那我们学习的必要性究竟何在?我们又该如何在AI时代实现真正的个体成长?
学习探索和深入研究仍然是AI时代个人成长的基石,是研究生在智能浪潮中锚定自身价值、驱动未来进步的永恒引擎。而持续学习和创新不仅是掌握新知,更是锤炼主动探索、快速适应和终身学习的底层能力,这是应对未来技术洪流的不二法则。
进入研究生阶段,你们的主责主业就是研究,就是关注自己高阶能力的提升,而非简单的信息获取和刷小红书。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着重掌握专业核心知识与前沿发展动态,奠定不可动摇的根基,又主动拥抱与AI共生的必备本领:数据素养、算法思维、人机交互和智能研究范式。当然,也包括“浙商大避雷避坑指南”,其中最重要的几个坑就是实打实的学会如何防火、防盗、防诈、防水、防躺平摆烂,这是“五防工程”。其中,特别要“防水”,防“水课”、防“水分”(分数的分),也要防“水师”,还要敢于拒绝躺平摆烂的“水生”。同时,也要提高算法难以替代的软实力——批判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协作能力。正是这些不可编码的人类特质,构成了我们在AI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当机器擅长“知道”,我们便应更加精于“洞见”与“创见”——大家要努力成为拥抱智能、引领创新的中流砥柱,在驾驭技术力量的同时,让人工智能成为延伸人类智慧的翅膀。
02勇于探索未知,保持好奇热诚,在交叉融合中寻求自己人生的创新突破
好奇心,是驱动知识探索与突破性创新的原始动力。“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从2000多年前屈原在《天问》中遥想星空,到2025年天问二号升空,人类由向星空发问,到向星空进军,对未知领域的好奇从未停止,推动着探索的脚步不断前行。在研究生阶段,要对研究的领域始终保持热诚与好奇心,主动探索现象背后的深层机理,多去追问几个“为什么”。瞄准认知地图上的“空白区”和“无人区”,在未知领域中不断前行,取得创新突破。
当然,创新实践之路并非坦途,探索未知必然伴随挑战、质疑甚至暂时的失败,但正是在未知中才孕育着无限可能。因此,大家需要有坚定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正确认识科研道路上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大胆猜想,审慎求证,通过扎实的科研训练让自己的创意落实落地。不要害怕研究中的阶段性失败,要坚信:每一次的尝试中都蕴藏着宝贵的线索,每一次的改进与迭代都是对自己的认知和能力的又一次升级。
当前,面对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问题的复杂化,研究者要以更全面的视角发现和解决问题。同学们既要深扎专业,筑牢根基,在核心领域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学术锚点”;同时也应当认识到,跨学科研究是打破认知局限、催生颠覆性创新的重要路径,能够为复杂社会问题提供多维度的解决方案。因此,建议同学们积极开展跨界对话,与不同领域研究者碰撞思想,在交叉融合、多元合作中取得更多灵感与突破。
03扎根商大沃土,贯通科技人文,在勇担时代使命中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20世纪50年代,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党和国家毅然作出发展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工作者,隐姓埋名扎根戈壁荒原、奋战深山峡谷,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魄力义无反顾投身“两弹一星”事业——在技术封锁、资源匮乏的重重困境中,秉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韧劲突破了关键核心技术,硬是将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攥在自己手中。这背后,是赤子丹心的家国情怀,是舍我其谁的奉献精神,更是勇于登攀、开拓进取的责任担当。
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2004年视察我校并作出重要指示精神的20周年,学校正式发布《使命愿景红皮书》,提出“三步走”战略,核心正是以数字赋能成长,以人文滋养灵魂。当很多人还在探讨“AI是否会取代教师”时,我们已建成首个“BAT-X人工智能课程群”,通过“数字+”“AI+”课程群重构学习路径,实现科技与人文的双螺旋成长。今天的浙商大,正在以《使命愿景红皮书》为指引,坚持“数字+”与“人文+”的融合,致力于培养出既有创新力又有人文情怀的复合型人才。
在未来的探索中,你们既要关注技术发展中蕴含的人文底色和价值引领,也要重视人文追求中的技术维度和科学精神。越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越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向善。真正的技术创新永远指向人性的温度。作为研究生,你们既要锤炼严谨求实的科研能力,又要培养深厚的人文素养;既要追求技术突破,又要保持对生命、对文明的敬畏之心;更要以“奉献之笔”浸润民生温度,写就为国为民答卷。
同学们,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交织的伟大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这份重任,呼唤你们将个人的专业理想深深融入国家发展的壮阔潮流中,以所学所思回应时代之问、服务国家所需。
希望你们深刻把握国家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中的战略脉搏,心怀家国,在心里种花,潜心钻研、勇做“学术攀登者”“理想笃行者”。人生的价值,因投身时代伟业而厚重;学术的生命,因回应家国关切而长青。期待你们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叙事中,以智慧和汗水在有力量有温度的浙商大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专属于“商小研”的那份精彩答卷!
谢谢大家!
|
关于浙江工商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