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程万里 匠师致远︱郑清春校长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
http://www.huaue.com 2025年9月13日 来源: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
亲爱的2025级新同学们,老师们,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隆重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4200余名新天职师大人。你们来自全国31个省、市、区、35个不同民族,跨越山海,携着各异的民族风情,即将在这片兼容并包的天职师大校园里并肩前行。你们的到来,为天职师大注入了蓬勃的朝气与崭新的活力,也让我们这所“中国培养职教师资的摇篮”更加熠熠生辉!在此,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全体2025级新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祝贺!对关心陪伴你们成长的家长和老师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同学们,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上海合作组织的“中国年”,无论是北京天安门广场盛大阅兵的中国力量,还是渤海之滨上合天津峰会的中国气派,都一定让大家心潮澎湃,在此时开启大学生活也必将意义非凡。从人类发展长河中走来,从5000多年文明史中走来,从百年奋斗征程中走来,中国始终以大国的胸怀和担当在世界发展大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黑神话:悟空》《哪吒2》“拉布布”等文化产品风靡世界;作为中国职业教育走向世界的一张国家“名片”,鲁班工坊已在亚欧非30个国家建成36个;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吸引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位外宾参会,45位部长级以上外宾出席,同期颁发世界职业教育大奖、举办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冠军总决赛、创办《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国际期刊,推出《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天津共识——32国部长宣言》,这背后是国家的强盛、是民族的复兴,是一代又一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崛起。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80年前,革命先辈以血肉之躯守护山河;24年前,“上海精神”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而生;今天,大家即将以青春之名接续奋斗,创造属于你们的新时代。同一片土地上,精神之炬从未熄灭,这是历史和国家赋予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也是全体2025级新天职师大人的“开学第一课”。
同学们,是你们与天职师大的双向选择成就了今天的美好相遇。从今天开始,你们有了新的身份和烙印,这将成为你们人生中最鲜明的标识、最骄傲的印记。作为天津市与教育部、人社部两部委共建高校,建校46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9.1万余名高素质职教师资和高水平专门人才,办学成绩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充分肯定。2019年8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达娃等2019届7位公费师范毕业生回信,祝贺他们即将成为光荣的职业学校教师,勉励他们回到家乡后潜心读书、精心育人,为西部地区发展培养更多高水平的技能人才。2017年9月8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校考察,希望学校既要培养“工匠之师”,又要培养“中国制造卓越雕塑师”。2018年5月7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来校考察,勉励学校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的新时代“工匠之师”。今年教师节前夕,天津市委书记陈敏尔,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工来校考察,勉励学校加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促进上合组织国家产教融合纵深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各级领导的关怀和鼓励,为学校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
你们选择的天职师大科技赋能,提质培优,3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最高奖,2022年作为第一单位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去年获批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构建起中国唯一本硕博全层次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前不久获批推荐优秀应届本科生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72名被推免的优秀学子即将继续深造,攻读更高学位;学校入选国家和市级一流本科专业21个,优势特色专业12个,一流本科课程55门;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科研成果发表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
你们选择的天职师大精益求精,永争第一,助力中国代表团在第44至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团体总分第一,受到国务院表彰,教师指导项目获第47届世赛5金2银和最高奖阿尔伯特·维达奖,师生在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获得9金7银1铜和7个优胜奖,占天津市金牌数三分之一,位居全国参赛单位首位。你们选择的天职师大开放包容,走向世界,2次具体承办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荣获首届世界职业教育大奖;与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外高水平大学深化合作,不断开拓交流路径;最值得一提的是,刚刚落幕的2025年上合组织天津峰会重要成果之一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职业技术教育合作中心秘书处落户我校,标志着学校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迈上新台阶、开拓新领域。你们是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修订2024版人才培养方案后的第一届入校生,天职师大也期待被选中的你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涵养远大志向、提升综合能力、砥砺坚韧品格,以奋斗之姿投身时代洪流、谱写青春篇章、奉献强国征程。在此,我向新同学们提出三点期望,与大家共勉:
一是牢记嘱托,涵养报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这是人们各种具体志向的底盘,也是人生的脊梁。”我校达娃等33名毕业生扎根海拔4300米的西藏阿里中职学校,打着手电筒上课、去河边提水却坚守教学一线。2017届毕业生陈雯放弃县城工作机会,在贵州赫章职校践行 “让孩子走得更远”的誓言,这些故事成为“西部基层输送计划”最鲜活的注脚。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勉励重要指示的指引下,在达娃等青年学子的感召下,我校选派10批次634名师生先后赴新疆和田地区开展支教活动,用知识点亮西部学子梦想,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展现青春奋斗风采。甘于奉献、报效祖国已经逐渐成为一代代天职师大学子的崇高精神追求,今年,我校有322名2025届毕业生主动奔赴新疆、西藏等地,用技能铺就强国建设之路。希望你们以他们为榜样,无论是钻研技术攻关“卡脖子”难题,还是投身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都能在服务国家、服务社会中找准人生坐标,让个人成长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同向而行。
二是勤学笃行,锤炼过硬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青年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大学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我们学校有“李全利—闫虎民—钟平—贺涛涛—陆京龙”天职师大五代师徒担任实训教师,他们全部是“全国技术能手”,指导天职师大学子在赛场上争金夺银,代代传承精湛的技术技艺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成为每一个天职师大人的精神基因。我们的工程实训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水平居国内高校一流,去年,我们东区7万平方米的职教师资培训中心项目也已投入使用。今年8月,我校学生从全国260所高校的750余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斩获2025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在刚刚落幕的202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TI杯)中,我校学子再创佳绩,获全国二等奖5项,天津市一等奖7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4项,位列天津市高校前列。希望你们用好这段黄金期,打牢专业基础,摒弃浮躁心态,在实验室里锤炼技艺,在实训室中磨砺匠心,工有所长、学有所用,练就一身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真本领。
三是锐意进取,争做时代栋梁
今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回信时强调,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们学校是一所培养职教师资的师范类高校,近年来,涌现出一批优秀校友,传承“爱国、敬业、团结、创新”的校训精神,在科研领域孜孜以求,在技能赛场上精益求精,在三尺讲台上潜心耕耘,如刚刚发言的戴琨校友,再如我校首届“双证书”毕业生,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最美教师李建国从教30余年,积极探索实践产教融合实训教学模式,培养出23名学生获得全国数控类大赛一等奖,打造出拥有7名全国技术能手和14名天津技术能手的“金牌”教学团队。我校2000届校友,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翟津,扎根职业教育23年,长期担任世界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中国队教练组组长,从无到有搭建系统完备的训练体系,实现中国队该项目金牌零的突破,为中国职业技能走向世界,写下职校教师浓墨重彩的华章。希望你们向优秀校友学习,从在学期间开始,传承弘扬教育家精神,以德立身、以德立学,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的勇气和朝气,未来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同学们,执一技可通万象,怀匠心自成宇宙,新程已启,未来可期。愿你们在天职师大这片沃土上,精修技能,铸造匠心,向内重塑,向外突破,向上攀登,向下扎根,以学校厚重的底蕴为根基,在砥砺奋进中锤炼本领,以青春之我,立工匠之师志,融报效家国情,努力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留下最美好的天职师大记忆!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同学学业有成,身体健康,生活愉快!谢谢大家!
|
关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