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来宾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共同见证并欢庆各位新同学的到来。我谨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辛勤培育你们的家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特别要向长期以来支持学校发展的北京市委市政府、教育两委、怀柔区委区政府,海淀区委区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关心学校发展的朋友们,表达诚挚的感谢!刚刚的“开学第一课”,周志军书记带领我们重温了学校从延安烽火一路走来的峥嵘岁月,真切感受到学校深厚的底蕴,更让我们对未来波澜壮阔的发展蓝图满怀憧憬。这些跨越时空的红色基因、历久弥新的文化积淀、永不停歇的先锋探索,不仅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更是你们未来认真学习、闯荡世界的坚实底气。我们也期待,在接下来的校园生活中,你们能够慢慢感受到这份传承的意义,以你们的青春之力延续“尊师重道,薪火相传”的精神,共同书写北京电影学院的新篇章。在此,我想跟大家分享三个字——“忠”“专”“实”,愿以此与大家共勉、共同进步。第一个字是“忠”:这是信仰与操守的基石。
“忠”,作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核心的伦理观念,在大学校园的语境中,讲求尽心尽力、真诚无私,强调一种内在的品德和做人做事的态度,要求我们内心正直,行事问心无愧。这种崇高的品德,首先体现为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胆忠心。它代表一种主动捕捉时代脉搏、反映社会现实、承载人文关怀的担当。因此,我们要将对知识、对真理的探索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去记录这片土地上人民的奋斗与梦想,展现祖国发展的蓬勃气象,让作品传递出时代最真实、最铿锵的声音。其次,忠于内心与艺术,忠于自己的职业操守,这是学习的起点,亦是创作的归宿。它源于你第一次被光影打动时的震颤,源于你选择这条道路时滚烫的理想。只有真诚面对自己最初的创作冲动和艺术表达的欲望,才能在喧嚣与诱惑中不改其心、不移其志,让作品拥有精神的独立与艺术的品格。此外,还需忠于历史和真实。尤其在创作历史、传记或现实主义题材时,“忠”体现为对历史事实和生活逻辑的尊重。艺术固然需要加工,但核心精神、时代氛围和基本事实不容扭曲,在创作自由中保持敬畏,才能赋予故事穿越时间的力量。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忠”为魂,心怀“国之大者”,尽心尽力、坚守承诺、勇于担当,将个人的学业追求、艺术理想与时代发展、人民需要紧密相连,肩负起用光影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与使命!第二个字是“专”:这是技艺与能力的核心。《礼记·儒行》提出,“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其精神内核,实为一种在广博求知中坚定方向的“专”。这种“专”在当下,核心体现便是“专注力”,即一种对内在潜能的深化与聚焦,强调主体对自身能力、精力与资源的集中、深化与纯化运用,与千年前的哲思遥相呼应。专业的技能,是光影艺术的首要支撑。极致之美的背后,倚仗的是每个部门、每个岗位都以最高的专业水准全力托举。摄影师对光影的精准控制、录音师对声音的细腻捕捉、剪辑师对节奏的敏锐把握,无一不是“专”的注脚。任一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削减整部作品的感染力。影视作品创作周期漫长、流程繁琐,从前期筹备的殚精竭虑,到拍摄时对每一个镜头的精雕细琢,再到后期制作的反复修改,都离不开极度的耐心和专注。唯有全身心投入创作,让专注成为艺术打磨的底色,才能趋近完美。更进一步说,“专”还意味着专一的追求。当下信息如潮,技术迭代快,新热点层出不穷,稍不留意就易陷入跟风的焦虑。但真正的“专”,恰恰是在变幻浪潮里守住初心,不去追逐短暂的风口,而是笃定自己真正热爱的领域,从细节深挖到内核探索,一步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标签,这才是专业之路最深刻的坚守。同学们,希望你们以“专”为要,以专业筑牢根基、以专注积蓄力量、以专一笃定志向,在无数个“再来一条”的死磕里打磨细节,在对每一帧画面的挑剔中精进技艺,让知识在实践里真正变成驾驭光影、赋予画面生命力的真功夫!第三个字是“实”:这是做人与成事的前提。
“实”是中华文化中一个根基性的概念,强调的是一种存在状态和行动准则,是中华文明能延续千年的秘密之一。其内涵极其丰富,贯穿于哲学、伦理、政治、经济和生活的各个层面,是一条从“物质充盈”到“哲学思辨”,再到“方法论”和“核心价值观”的演进之路。它蕴含着务实、诚实、真实、实力等多元价值,成为个人、组织乃至国家发展的核心精神。对于你们来讲,首先是为人要品德敦实。一个人的艺术高度,终究离不开做人的厚度,而这份厚度,始于对父母师友最本真的情义。对父母,要常怀反哺之心,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用成长回报养育之恩;对良师,要心怀爱戴,汲取他们的智慧经验;对益友,则应在思想碰撞中坦诚相见,在实践协作中愿意搭手、彼此成就。再讲“做事务实”,成事有道。从某种意义来说,电影是“熬”出来的艺术,容不得半点虚浮。初入校园,不必急于求成,而是要沉心静气,做一个靠谱的人,“亲手去做、亲眼去看、亲身去体验”。而以上所有的落点,都是为了追求“创作的真实”,也就是艺术之魂。电影是用真心换真心的事业,任何虚假在银幕上都无处遁形。唯有沉入生活去感知、去观察、去共情,在每一帧画面中倾注真诚,在每一段叙事中融入思考,才能让作品真正承载起真挚的情感,与观众的心跳共振。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实”为基,永远以敦实的品德立身正道,以务实的态度锻造本领,不负时光与韶华,在学习中成长,在奋斗中圆梦!你们的大学旅程即将开启。身为师长,也是作为37年的大师兄,我还想告诉你们的是,能站在这里的你们,都是妥妥的“万里挑一”。但考上电影学院,并非是拿到了成功成名“直通卡”,而更像是领到了一张“体验券”。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你们大概率会遇到各种“挑战”。但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每个人的人生,就像影视作品里的主角,总要经历几段“打怪升级”模式,才能迎来高光时刻。你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种子的鲜花,只要心里揣着对光影的那股热爱,不放弃对艺术追求的执着,你们终将会在自己的影像世界里,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
最后,我想借由一首我与DeepSeek共同创作的小词,祝愿大家在这里度过一段难忘而充实的求学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