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基石 逐梦华园 一起向未来|华南理工大学张立群校长在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http://www.huaue.com  2023年9月10日  来源:华南理工大学

亲爱的同学们、家长们,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院士,

老师们、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银露抚秋实,金风续华章。今天,来自全国各地的6994名本科生、6402名硕士研究生、1388名博士研究生,以及全球37个国家的140名留学生,战胜疫情、跨过山海、圆梦华园、开启新程。首先,我谨代表华南理工大学,代表熙春书记,代表全体师生员工,向同学们的到来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祝贺!向陪伴你们的家长、老师和亲友们致以最衷心的感谢!明天就是教师节,让我们一起,祝全体教师节日快乐、桃李芬芳!

  遇见你们,巍巍华工,百年恰似芳华,再一次焕发出向上生长的蓬勃力量。在你们中间,物理与光电学院李天择、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叶紫琳、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苏沛杰等61位同学高考物理获得满分,电力学院林思奇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国际校区的首届本科毕业生饶文直博集成电路学院,体育学院钟袁皓、曾雯、李梓豪等5位新生即将出征第一届全国学青会。此外,我还要为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何禹辰等10位同学点赞,你们克服身体的不便,展现出生命的坚韧和顽强;我和学校还要为设计学院黎皓等39位同学祝福,今天是你们的生日,祝你们生日快乐!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你们是华工最宝贵的财富,我相信,华工也是你们最心仪的大学。当梦想与现实交汇,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华工,一定符合对理想大学的诸多想象。

  这是一所百年文脉赓续,生生不息的大学。华工积历史之厚蕴,承红色之血脉,以文化绵亘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救亡图存的觉醒年代,1918年1月,学校最早的办学源头——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成立,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重要策源地之一,世称“红色甲工”。在烽火连天的战争时期,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前辈先贤仍在辗转办学中坚守教育兴国之火,风雨铸就报国之志。在百废待兴的建国初期,1952年11月,汇聚7省18所院校的力量,华南工学院正式组建,华南地区教育和学术重镇就此奠定。在春潮涌动的改革岁月,学校打破常规、革故鼎新,融入发展促发展,进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行列,成就“中国南方工科大学的一面旗帜”。在民族复兴的新时代,学校入围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全面建成广州国际校区,跃居“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150强,位列2023年全球大学谷歌学术影响力排名内地高校第16位,奏响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乐章。

  这是一所多元兼容发展,向美而行的大学。华工之美,隽永丰盈、宁静致远,高山景行、德厚流光。五山校区古朴苍劲、书香馥郁,中山像、百步梯讲述着一段段前贤创业、后人图强的攀登故事。大学城校区气势宏伟、风光旖旎,文雍广场、仁厚里美育基地见证着学校综合性大学的跨越。广州国际校区中西合璧、浑然天成,图书馆、双创中心展示着探索高等教育国际化“试验田”和“示范区”的豪迈气度。不管是五山校区湖滨路旁的栉栉红楼,还是大学城校区谷围岛上的葱葱绿荫,抑或是国际校区蜿蜒水带上的座座廊桥,当你们用脚步去丈量时,一定能领略到科技与人文完美结合的魅力,体悟到古典与现代交相辉映的精彩。

  这是一所挺立时代潮头,奋进一流的大学。华工将争创一流注入灵魂,一流师资、一流学科、一流人才、一流成果、一流合作硕果累累、闪耀杏坛。我们自信的是,高分子科学、食品科学与技术2个学科位居US News 2023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第一,5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0;18个学科入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百强;5个学科入围ESI前1‰,13个学科进入ESI前1%;60个专业、61门课程入围“国家队”名单,17个专业迈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2009年以来以第一专利权人获中国专利奖数量排名全国第一;250余项合作交流项目覆盖30个国家与地区近130所高校。我们开创的是,广州国际校区新工科、全英文教材、国际教师融合、多导师制、书院制、“一站式”学生社区等沉浸式国际化育人环境,探路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办学新范式。我们自豪的是,学校长期坚持的“创新、创造、创业”的培养理念和模式,孕育出20多位院士、6位将军,超200位上市公司或大型企业的创始人、掌舵者,7位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等一大批杰出人才,他们在新中国发展征程中、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建功立业,让学校“工程师的摇篮”“企业家的摇篮”“新能源汽车界的黄埔军校”的底色愈加鲜亮。

  历史的足音仍在回响,时代的号角铿锵嘹亮,从此刻起,薪火将由你们接棒,弦歌将由你们传唱。在这里,我和熙春书记一道,送给你们三块成长的“华工基石”,希望你们以“华工人”的全新身份,学习、历练、成长,在未来广阔的天地里飞得更高、行得更远。

  第一,塑造高尚的价值观,夯实“压舱石”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在弥留之际想要再去一次天安门,他望着长安街上的车水马龙,突然转头问夫人许鹿希女士:“你说,30年以后还会有人记得我吗?”为国防事业默默奉献28年的邓稼先,绝大多数人直到他去世,才第一次听说了他的名字。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你们、全体中国人民都记得他。邓稼先、钱学森、于敏、郭永怀等23位“两弹一星”元勋,他们“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一生为国、无私奉献,他们的名字必将镌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

  孟子曾说:“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说苑》提到:“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可见,树立其大、把握其本、遵循其道的价值观对个人、对社会、对人类何其重要!历史向前、时代在变,我们对高尚价值观的追求却是相对稳定的,既是范仲淹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又是顾炎武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还是林则徐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坚定;既是孙中山们“天下为公”的大道,也是周恩来们“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更是李保国们“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誓言。还有,岳母在岳飞后背所刺的“精忠报国”,赵一曼给儿子“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牺牲的”绝笔信,无一不体现出高尚的价值观。这些故事之所以被代代传颂,这些人之所以能做出常人难以企及的伟大贡献,是因为这其中蕴含了或为人民谋幸福,或为民族谋复兴,或为世界谋大同,或为人类谋进步的伟大理想,以及矢志不渝成就事业的伟大奋斗。

  华工人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积累沉淀出的高尚价值观,是滋养我们勇毅向前的不竭源泉。华工人丹心从来系家国。与李大钊并称“南杨北李”的杨匏安、电影《刑场上的婚礼》男主人公原型周文雍、中共历史上第一位审计长阮啸仙等“甲工”师生,他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翻江倒海卷巨澜,“我以我血荐轩辕”,为早期中国共产党广东党团组织的创建和革命斗争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华工人燃烛至心照后人。“海陆空专家”罗明燏、“士子楷模”冯秉铨、“珠峰测高第一人”陈永龄、“中国微波之父”林为干等名师大家国有召、慷慨行,毅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和发展空间,筚路蓝缕、耕耘不辍,将品格的光辉体现在对事业、对国家的态度和作为中。华工人顶天立地济苍生。有的在制浆造纸领域守护绿水青山,有的在高端装备领域打破行业垄断,有的在生物医学领域推进健康中国,有的在高压输电领域攻克世界难题,有的在重大工程领域书写建筑华章,有的在柔性显示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有的在海底管缆领域保证安全稳定,有的在人工智能领域赋能美好生活。他们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智慧融入科学探索中,用执着的行动彰显华工人的家国情怀。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令人揪心的全球贫困问题治理了吗?国破家亡的局部战争消减了吗?痛苦致命的重大疾病攻克了吗?随时发生的自然灾害破解了吗?危害健康的环境污染问题改变了吗?突发的宇宙灾害和可能的外星侵入能够应对吗?同学们,你们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世纪之问,你们无需太多困惑与迷茫,也没有理由“躺平”和“摆烂”,需要的是志同道合、互帮互助、共克时艰,需要的是百折不挠、敢为人先、创新求索。你们要想人生不虚度,要想远离狗苟蝇营,要想变所谓的“内卷”为共同奋斗的幸福,就要做有价值的事情,做令人感动的事情,既照亮别人,也温暖自己;就要一以贯之践行高尚价值观,不管风吹浪打,无惧乱云飞渡,将小我融于大我,成就光明人生,铸就美好社会。

  第二,练就过硬的真本领,擦亮“磨刀石”

  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一生酷爱读书,他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少年时,他读书“像一头牛闯进了菜园子,嚼个不停”;青年时,即使在繁华马路旁、昏暗路灯下,他也会读书;战争年代,他在行军休整时仍不忘读书;新中国成立后,他更是无处不放书、无处不读书、无事不问书。毛泽东用一生的读书实践,成为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榜样。

  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韩愈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诸葛亮的“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在告诉我们读书有益、学贵有恒。唯有孜孜不倦的学习,学真知、求真理、悟真谛,才能构建起完善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

  立身百行,以学为基。你们可以置身华工先进、开放、共享的图书馆、实验室、智慧课堂、学术基地,与优秀教师交流星辰大海的征途。你们可以学习他们如何将防污、焊接技术应用于深邃海洋,如何将星载天线应用到国产卫星,也可以向他们学习如何运用防腐蚀技术护航“大国重器”,学习如何为废旧混凝土的高效循环开辟新路,学习如何利用功能性肽造福百姓健康,也可以学习如何将关联设计思想体现于建筑作品,如何将一张薄“纸”应用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系统。要学习的事很多,近年来,学校老师在基础研究上不断取得突破,在Nature、Science上发表多篇文章,你们可以面对面请教他们在最高导电有机材料、MOF催化化学等领域的科学发现过程、科学原理和科学价值。在老师的指导下,你们能更好地将书本知识和实践运用结合起来,进而打深打牢专业功底。当然,我更希望,你们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解决全世界、全人类的问题,更需要你们将专业学习和通识教育结合起来,开展跨门类、跨学科、跨领域学习。学校已建设29个国家级、23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正在超常规建设未来软物质前沿科学中心、大湾区超级机器人研究院等高端新型研发机构,将突破学科壁垒和制度藩篱,打造“科研特区”和“人才特区”,我期待你们的加入、你们的贡献。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塑造是大学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早在1999年,华南理工大学就在全国率先提出“三创型”人才培养目标,之后又提出培养“研究型的工程师”和“科技型的企业家”。进入新时代,学校启动“新工科F计划”,着力培养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三力”卓越的“三创型”人才。在刚刚过去的暑假,你们的师兄师姐在全国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创意大赛、机甲大师超级对抗赛全国总决赛等一系列大赛中沉着应战、斩获佳绩,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赛中夺得16金7银的好成绩,而这背后,是全校超8700人次1714项作品的共同参与。非常浓厚的敢闯会创氛围,我相信也一定会吸引你们在“双创”的浪尖上澎湃激昂。

  同学们,我很羡慕你们,因为华工为你们的学习打造了宽广平台,你们在最好的年纪拥有最好的条件来增长知识、练就本领。当然我也提醒你们,大学要快乐,要幸福,但她不是享乐的场所,也不是奋斗的终点,每年总有少数师兄师姐因不顾学习、沉迷玩乐而挂科、结业,甚至肄业。希望你们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好学勤学、乐学善学,突出主干、择其精要,崇尚学术、恪守规范,不断提升能够发现问题、定义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成为可堪大用、能担大任的栋梁之材。

  第三,焕发昂扬的精气神,淬炼“金刚石”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一位富有生活情趣的人。他不仅会游泳、排球、象棋,还会拉小提琴,是大学合唱团成员。广泛的兴趣爱好,让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充满了“禾下乘凉”的诗情画意。我们身边的吴硕贤院士是中国建筑界和声学界培养的第一位博士,不仅造诣精深,而且胸藏文墨,作诗词、写书法,样样精通。

  大学是人生的积累期、储备期。大学生活不止于课堂的学习和课题的探索,你们还可以走向操场、走向舞台、走向田野,在课外活动中充沛活力、充实自我、充盈内心,既“文明其精神”,又“野蛮其体魄”,支撑起“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身心基础。

  学校高质量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田径、足球、健美操、定向越野等如火如荼,今年上线的道明游泳馆,你们一定要去打个卡、游一游。华工健儿们在高水平赛场上敢打敢拼,包揽了广东省第11届大学生运动会甲组奖牌榜和团体总分、乙B组奖牌榜和团体总分四项第一,王伟莹在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跳水项目获得五个冠军。学校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艺术展演,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话剧《红色甲工 血色浪漫》已上演13场、原创歌剧《刑场上的婚礼》在广州大剧院成功演出,我非常期望你们能加入其中,你们也可能成为下一个男主角、女主角。学校全方位、全过程支持学生社会实践,“李莎支教团”的志愿者用青春意气点亮山区孩子的希望,“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们“逆行”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一大批学子奔赴广东、新疆、广西、云南等地结对帮扶、支教支农,让梦想行走在广袤大地。

  同学们,希望你们爱上一项运动,学会一门乐器,参与一些实践,在体育赛场上强健体魄,在美育舞台上陶冶情操,在劳育课堂中体悟生活。希望你们珍惜点点滴滴的大学生活,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谈一场纯真美好的恋爱,让求学道路收获别样的快乐幸福。

  同学们,五山校区中轴线上立有一座基石,那是刻有“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的新校训石。这座基石,象征着华南理工大学的文化观念和育人理念,是意蕴深邃的精神图腾,是无法被岁月冲淡的崇高价值,与你们手上的三块“基石”相互契合、同频共振。希望你们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中,固基石、定方向、挺脊梁、奋图强,以执着的信念和坚定的脚步追光逐梦,成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类进步的先锋力量,华彩绽放、引领未来!

  最后,感谢并祝福新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业顺利!

  谢谢大家!

 关于华南理工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