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综合改革 坚持内涵发展 加快建设高水平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
http://www.huaue.com  2015年3月20日  来源:科技日报

  改革增活力,创新添动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继续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医药卫生、养老保险、事业单位、住房公积金等领域改革。
  
  作为广西唯一一所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的院校,广西大学如何围绕建设高水平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为此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大学校长赵艳林。
  
  加快落实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记者:为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加快缩小区域间高等教育差距,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2012年,教育部启动了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作为广西唯一入选的院校,广西大学以此为契机实现了哪些新的发展?
  
  赵艳林:“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的实施,是国家加快中西部地方高等教育发展、优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为入选高校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发展机遇,对于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作为广西唯一入选的院校,广西大学抓住难得机遇,以“有特色、高水平”为目标,从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大学文化等方面实施特色提升工程,步入了加快发展、提升综合实力的新征程。过去一年,广西大学围绕高水平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加快落实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持续推进质量立校、科技兴校、人才强校和国际化发展战略实施,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加快落实提升计划和“211工程”建设。为了支持学校提升实力建设,自治区专门出台《关于支持广西大学实施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的意见》,自治区相关厅局及南宁市给予大力支持,为学校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保障学校建设目标顺利实现,将外部有利条件内化为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提升计划全面落实,学校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用改革的办法推动和落实项目建设,建立“产出引导投入”的建设管理机制,推动提升计划全面落实。目前,提升计划软硬件建设稳步推进。“211工程”和省部共建持续推进,仪器设备购置、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及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好成效。学科建设取得较好成绩,工程学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成立海洋学院,提升学科交叉融合水平。新增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广西大学至今已有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面向工程、面向应用、面向社会、全程互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推行,1门课程新获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课程新获教育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新获1种国家规划教材,新增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3个专业被确定为广西高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本科生初次就业率达90.87%,继续保持较高就业率。增加硕博连读学生比例,2014年近一半博士新生为硕博连读生。新增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业硕士招生指标增加,留学研究生规模有所扩大。
  
  学科建设不断加强,科研实力较大跃升。学科建设取得较好成绩,工程学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有4个专业进入全国前10%。成立海洋学院,学科交叉融合水平提升。新增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后站增加到10个。学校科研项目立项数量及经费额度持续走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21项,位列全国高校第60位,比2012年的82项增长47.56%。首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1项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全年获授权专利211件,其中发明专利176件,较2013年增长53%,位列全国高校前列。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的验收,新增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2个,新增广西院士工作站5个。政产学研协作、科技成果推介与转化、服务农村农业发展的能力也不断增强,大学科技园实现长足发展。
  
  积极深化人事制度综合改革,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学习贯彻全区教师工作大会精神,研究制定一系列深化人事制度综合改革措施。2014年,学校获得自主评审教授专业技术资格的一级学科由原来的15个增加到57个,自主评审副教授专业技术资格的一级学科扩大到除艺术学科门类外的所有学科。引进高层次人才33人,其中全职引进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各1人。各类人才称号取得好成绩,2人获教育部2013、2014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获第五批“青年千人计划”、1人获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获“2014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获聘第三批八桂学者、特聘专家岗位;5个创新团队入选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同时选派教师出国进修70多人。
  
  对外交流合作迅速扩大,开放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中美合作办学项目、中美校际交流项目获上级部门批准,招收了第一届学生。在校留学生规模达到1223人。国内合作办学、共建学院迈开实际性步伐,与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农业厅分别签署共建新闻传播学院、农学院协议并正式启动实施,与自治区牧草工作站签署共建涉农学科校外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协议,涉农学科教学科研实践基地问题得到解决,与自治区林业厅达成共建林学院的合作意向,与郑州大学、云南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签订联合培养学生协议。开启与企业商会的交流合作,获得助学捐资。
  
  不断优化大学生管理服务体系,学生综合素质稳步提高。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创新力度,广西大学雨无声网站(连续四届)再次被评为2014年“第七届全国百佳网站”。广西大学共青团新媒体工作经验材料获得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教育体制改革简报》刊发,并获得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同志批示。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广西大学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夺得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3项,实现了金奖的突破。广西大学团委被评为2014年全国“三下乡”先进单位。积极推进本科生宿舍管理优化工程,打破原有的各学院学生分散楼栋住宿的模式,实现各学院本科学生相对集中楼栋住宿,实行本科生宿舍统一定时熄灯、断网以及辅导员入住学生宿舍制度,宿舍学习生活秩序和宿舍文化建设明显改观。招生就业工作取得好成绩,本科招生录取一本率达到92.44%,比2013年提高6.38个百分点。学校荣获2014年度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先进单位。
  
  启动大学章程建设,内部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学校积极建设以完善治理结构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大力推进依法治校进程。2014年3月,学校正式启动章程制定工作,按照规定完成意见征求程序,并进行多番修改和论证,目前已通过自治区教育厅核准。在章程制定过程中,学校以大学章程建设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一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党委全委会、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的议事规则,探索和明晰了党委和校长科学有效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的运行机制和实现方式,明确高校内外的权利义务关系。探索校院两级管理,推动管理重心下移。二是进一步完善学术管理体制,处理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对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等学校学术组织的职能和相互关系进行了界定和梳理,修订学术委员会规程,把学术委员会确定为学校的最高学术机构,严格控制进入学术委员会的行政领导人数,切实保障教授治学落到实处。三是拓宽参政议政渠道,健全教代会、学代会等制度,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学校事务管理的积极性。
  
  深化综合改革加快推进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
  
  记者:改革,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和广西教育发展大会对深化广西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出了明确部署,广西高校的发展也进入了必须开展综合改革才能实现更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广西大学如何继续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发展?
  
  赵艳林: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广西大学要实现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只有改革才能产生新的动力,增添新的活力。去年,广西大学制定了《广西大学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推动提升计划全面落实的意见》和《广西大学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方案》,已经为学校的综合改革勾勒出总体框架。我们要继续深化综合改革,加快推进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不断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深化综合改革推动提升计划全面落实。落实《广西大学关于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推进提升计划全面落实的意见》,实施《广西大学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方案》,全力推进教育教学主线改革,大力推进科研创新、人才人事等重点领域改革,统筹推进办学体制机制、内部管理体制、公共服务保障机制等配套改革,继续加强与自治区有关厅局的沟通对接,深入落实自治区政府《关于支持广西大学实施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的若干意见》,推动提升计划全面落实。加强对建设项目实施的推进与督查,以管理促效率;对项目建设单位主要负责人,实行年度考核一票否决制。
  
  做好学校“十三五”规划制定工作。围绕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整合校内资源,联动开展大学评价研究等针对性决策咨询研究,为学校发展提供科学决策的资讯与依据。加强国内外调研,科学制定“广西大学‘十三五’规划”,并继续完善校园规划调整工作,统筹谋划学校改革发展。大力推进“211工程”四期建设,推进重点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及队伍建设、校内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完善学科布局,积极筹建医学院,规划高起点建设应用历史学科。积极扶持新兴学科,做好新学科规划,培育和建设优势特色学科。做好农科教学科研基地的规划建设工作,切实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基础设施、设备平台、运行机制各方面建设。
  
  推动内部管理机制体制创新。抓好《广西大学章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积极争取落实办学自主权,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管理重心下移,逐步扩大学院资源配置的权力;进一步完善学术管理体制,切实保证和发挥学术委员会作为最高学术机构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健全教代会、学代会等制度,拓宽参政议政渠道,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推动现代大学制度的有效建立。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记者:提高办学质量是推动高校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也是高校加快形成核心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而提高教育质量关键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广西大学怎样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赵艳林: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第一要务。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办学质量的第一体现,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要认真抓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继续深化“面向工程、面向应用、面向社会、全程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企业全程协同培养学生,积极推动实践教育模式改革,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外实践、大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项目、学科竞赛等活动;推进毕业环节的实践创新,扩大双导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比例;力争再获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联合用人单位并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协同评价学生培养质量。
  
  完善“君武学堂”建设。创新构建不同类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办好卓越农林人才等3个实验班。加强教学数字化建设,完善课程中心,积极打造网络课程。
  
  启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和教学成果奖申报。开展本科教学自我评估,迎接教育部新一轮审核评估。推进专业认证,制定全校各专业质量标准。启动新一轮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
  
  以优势特色学科为支撑深化教学改革。以39个优势特色专业为重点,以系列“卓越计划”为引领,推进专业建设,做强特色学科专业群。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促进本科生“早进实验室、早进科研团队”。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建立对本科生全天候开放实验室机制。在文科学院试点实行书院制教育,加强人文和传统文化熏陶和人格教育。
  
  加强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工作。通过争取增加招生指标、申报增设学位点、调整研究生类别结构等方式,扩大研究生规模。通过设立优秀生源奖学金、根据生源质量动态调整招生指标、加大招生宣传力度等方式,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通过实行导师动态淘汰制、学生学术诚信导师负责制等,增强研究生导师责任心和教育水平。通过探索因材施教、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优化方法,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导师培训质量。完善研究生创新计划、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等相关制度,促进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提高。恢复研究生院,加强研究生教学督导,完善研究生管理和培养机制,做大做强研究生教育。
  
  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和高级别成果的产出
  
  记者:科研不仅是高校发展的源泉和培养人才的手段,也是高校服务经济社会的载体。随着国家重点实施“一带一路”开放战略,广西打造“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构建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全面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加快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广西开放合作和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也对高校科研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广西大学如何不断提高科研能力,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赵艳林:科研是高校的重要职能,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广西大学进一步转变办学理念、建设高水平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的内在要求。我们要突破科研发展瓶颈,培育标志性成果。
  
  深化科研工作和管理体制改革。以激发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科研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为目标,按照国家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新常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科研业绩奖励激励规章制度,出台深化科研管理机制改革等系列制度文件。按“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基本原则,以现有自治区级协同创新中心和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重点,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形成2—3个典型的协同创新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科研工作量考核,促进考核标准、考核方式向科学化、精准化发展。在部分学院或学科试点探索科研分类评价及其指标体系建设、流动科研编制和临时科研编制管理、校院两级科研管理等新的管理机制。探索在学校层面支持标志性科研项目、奖励、平台、团队等有组织有计划的培育新机制,建立培育工程数据库。
  
  培育标志性科研成果、国家级科研平台和高水平科研团队。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按照创新链部署原则,组织策划3—5个多学科联合攻关重大项目,力争获得国家科技资助或进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库。继续支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工作,力争获资助项目数达到150项,并获批重点项目。支持“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的导重法及其工程应用”成果申报2015年国家科技奖,并做好2016年国家科技奖项目推荐工作。重点培育糖业及综合利用教育部工程中心申报国家工程中心;培育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申报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和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加强对学校重要人才、团队的跟踪和服务力度,鼓励学院开展团队建设,通过完善团队考核办法、项目牵引、资金倾斜等措施培养和建设一批创新团队和优秀群体,促进团队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国家基金项目培育基金,培育和壮大国家基金项目课题主持人后备队伍,保持承担高级别项目、获得高级别成果发展势头。
  
  着力培养科研后备梯队。按照“基础扎实、学风端正、热爱科研、成绩突出”的原则,选拔一批优秀青年科研人才,建立优秀青年科研人才库,通过优先支持校内基金、各级各类平台项目和经费、省部级以上课题等协同培育和服务方式予以重点支持培养,促进青年科研人才快速成长,保障学校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
  
  加强社会服务促进成果转化和智库建设。以“2011计划”的推进实施为抓手,通过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政协同、校企协同等广泛、多渠道的科研合作与交流,着重开展面向区域发展和行业企业的协同创新,鼓励开展应用研究,做实校市、校厅、校企合作,积极支持应用型科研成果的培育、转化和推广,力争同类到校总经费比2014年增加50%,并建设3—5个智库型研究机构或团队。
  
  深化人才人事工作体制改革大力促进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记者:人才是一所高校发展的重要支撑。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所高校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它是否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知名专家学者、高素质的教师和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在这方面,广西大学有何举措?
  
  赵艳林: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的强劲引擎。要建设高水平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就必须要有一流的人才。我们要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
  
  稳步推进人事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结合争取落实扩大人事自主权,开展“定编定岗定责”三定工作,试点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人事改革,下放人事聘任权、考核权、分配权等自主管理权限。开展人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在发展学科、平台搭建、队伍建设、经费使用和项目组织等方面赋予试点负责人自主权。继续改革优化绩效工资发放办法。
  
  促进师资队伍内涵式发展。完善人才引进办法,加大高层次人才和海外优秀人才引进力度,促进教师队伍高水平化和国际化,开展人才特区试验。加大对青年人才的送培力度,采取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青年人才快速成长。搭建青年后备人才培养选拔衔接体系,通过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培养制、实施校内特聘岗位制,打造优秀高层次人才后备梯队。实施高端人才培育工程,重点扶持有潜力冲击院士、长江学者、杰青、国家千人计划等后备人才。

  记者江东洲
 关于广西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