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卸任南科大创始校长:五年解答“钱学森之问”
http://www.huaue.com  2014年9月3日  来源:羊城晚报

  2014年9月1日早上8时,南方科技大学举行2014年新生开学典礼,来自全国15个省份的608名学子在此开始人生新的起点,南科大在校学生人数也首次超过了1000人,达到1218人。当校长朱清时出现时,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会场中回荡着。
  
  在这场新生入学典礼上,朱清时最后一次以南科大校长身份作演讲。
  
  9月2日以后,朱清时就卸任了。但目前南科大的新校长人选仍然扑朔迷离。虽聘用合同到期,但朱清时也暂时不会离开学校,他将以“看守校长”的身份,代为处理事务。
  
  羊城晚报记者在南科大开学的前一天,对朱清时进行了独家专访。
  
  高调
  
  是为了传播办学理念
  
  2009年9月,朱清时接过南方科技大学(筹)创校校长聘书。从那时起,还在“襁褓”中的南科大便成为了全国关注的焦点,朱清时也站在了风口浪尖。大家把这个学校能否解答“钱学森之问”与教改成败联系在一起,无时无刻不关注着南科大和朱清时的一举一动。
  
  媒体记者们喜欢这个没有架子的校长,打电话给他,他都会尽量接听并耐心解释、回答。有人对朱清时这种“高调”的做法表示担忧。人们普遍的观点是:成大事者,都是少说多做、先说后做,但朱清时“本末倒置”了。
  
  其实对这些利害关系,朱清时了如指掌。他说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但对一所新学校而言,要传播其改革、办学的理念,要吸引高端的人才、招收高素质的学生,就必须“多说”。“如果没有全社会的关注,我们怎么吸引人才?”朱清时反问。
  
  感谢
  
  会写信感谢坚守的人
  
  回想5年来的点点滴滴,朱清时说要感谢很多人。政府官员里,他要感谢一些帮助过他的深圳市领导。
  
  另外,他说要感谢全校师生。
  
  朱清时说,南科大现有的这150名老师都十分优秀,在这个假期就有两篇文章发表在《自然》杂志上。他认为,学校现有实验条件还不完善,老师们基本上是在教学中见缝插针完成科研,能够做出顶级的成果,是很了不起的。
  
  他还感谢学生的信任和坚守。朱清时说,今年有个新生高考成绩很好,家里反对其报考南科大,把他关起来,但他还是想尽办法报考了。朱清时说,这样的孩子每一届都有,他很感谢这些学生,“这说明青年人还是有希望的,有很多理想主义者,不会算计前途保险与否”。
  
  朱清时说:“我会写一封信给每个人,一一感谢。感谢从筹备到现在还在坚守的人,谢谢。”
  
  管家
  
  请物业办食堂亲力亲为
  
  朱清时说,在当校长之前自己没有做过行政。他在45岁时(1991年)当上院士,是个纯粹的学者。“原来在中科大做校长的十年,学校已经有成熟的干部、教师队伍,招生工作也是按部就班。”所以那时候他只管大事,从来不管杂事。
  
  但是来到南科大的这五年,他坦言,这是一个从零开始的过程。他告诉记者,启动校区的房顶漏水,修房招标都是自己亲力亲为。
  
  “那个时候除了筹备办,什么人也没有。请物业,办食堂,任何运作都得自己做。”建校初期的种种不易,让这个曾经的科学家变成了一个大管家。
  
  羊城晚报记者曾听知情人士透露,现在南科大新校区的建设,是朱清时和政府交涉过的结果。一开始规划中的南科大校区,是高楼包围矮山,建筑时尚新潮。但朱清时坚决反对,他提出厚重、环保、实用的理念。
  
  朱清时接受专访时透露,学校的建筑风格,确实是他强烈争取来的。在接任校长之前来考察时,他看了设计图。当时的方案是用玻璃房子把山头围在里头,他看后觉得很漂亮,但不像学校。他说,这个方案花很多钱但不实用,就像旅游景点一样。他坚持大学校园一定要有大学氛围,就是要厚重、实用、节能、环保。
  
  “厚重就是进入校园后,大家的心都静下来了,想坐下来看书了。如果到了这里,像到了旅游场所,兴奋起来,想唱歌,那就完了。”他说。
  
  因为朱清时的坚持,后来深圳市政府不得已接受了。朱清时说,当时深圳市政府还要赔钱给设计公司。“我还是无悔,坚持下来。不管怎么样,南科大现在像个大学。”
  
  困难
  
  出走事件让他沉默良久
  
  朱清时说,港科大三教授出走并发公开信的事情,是他最困难的时候。说到这个话题,他沉默了很久。
  
  当时,根据合作协议,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晓原、李泽湘、励建书被邀请为南科大筹建团队核心成员,但三人于2011年初先后退出,并称与朱清时校长在办学理念上有分歧。
  
  朱清时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港科大三位教授出走并向社会发公开信,让他觉得很难过。他认为,教育最根本的东西,不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而是学生、老师的交流。但是那三位教授却认为设置好教学大纲和先招好老师再进行教学更为重要。但朱清时认为,课程设置不完善等问题是可以弥补的。
  
  他说:“学生通过自学、和老师接触可以弥补,弥补后创新能力更强,我当时说这些谁能理解呢。现在大家看了就理解了。这就是我为什么不当场争论。现在看看首届教改实验班的学生,他们都很有收获,王嘉乐现在被牛津大学录取了,我的学生就是最好的解释。”
  
  坚守
  
  若没人接替还会先顶着
  
  目前,朱清时还住在深圳市政府为他准备的迎宾馆的住处。生活起居,包括吃饭、洗衣,都由迎宾馆的工作人员负责。
  
  迎宾馆一名餐饮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朱清时每天早上8时会出现在餐厅,早餐是两杯果汁,一碗清粥,他看上去是个很安静,也很随和的人。
  
  朱清时也告诉记者,自己很喜欢安静,不喜欢应酬,周末经常待在迎宾馆里。写写字,或者看看书,不喜欢出去。
  
  现在合同期满了,他说自己真是心宽体胖,腰也粗了。如果不卸任,他现在就得开始琢磨明年自主招生的题目,开始准备学生上课的事,为老师们报名“千人计划”张罗。现在这些都不用他去操心了。
  
  但是他真的能放下吗?
  
  “是深圳把我请来的,这5年里,我不可能放下。”
  
  是否会坚持到新校长到任?
  
  朱清时说,这取决于理事会的要求。合同到期,他的授权就没有了。但如果现在没人做,需要他“看守学校”,他可以先顶着。
  
  对话
  
  “希望被评价为教育改革先行者”
  
  羊城晚报:5年前你南下深圳,人们给你套上各种头衔,“最牛校长”、“蔡元培第二”、“教改烈士”。5年过去了,你觉得哪种称呼更适合你?
  
  朱清时:其实哪种评价都比较表面。现在的评价都比较简单化:遗憾啊、惨胜啊,这些耸人听闻的标题。南科大是很丰富的体系,这些年究竟做了哪些改革,还没有人深入地写好。我觉得,最好的评价就是,这五年我们把能做的事情都做成了。
  
  羊城晚报:有没有哪些评价,说到你心里去了?
  
  朱清时:从现在开始,说得比较中肯了。(拿出一份报纸)比如这篇社论说,南科大从一棵幼苗到如今的初绽峥嵘,足以说明朱清时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成功者”。意思说,南科大刚开始是个零,在中国大背景下,我们不仅让它发芽了,而且初期成长了,基本上能做的事情都做成了,到现在这样子,你还能苛求什么呢,这就是成功啊。
  
  羊城晚报:但如果一定要对应一个历史人物,你觉得自己比较像谁?
  
  朱清时:梁湘吧。当年他在蛇口做的改革,遇到的冲突、矛盾、争议,比南科大大得多。但历史证明他们是对的。
  
  羊城晚报:你希望自己留下怎样的历史评价?
  
  朱清时:中国教育改革的先行者,这个评价就好了。我们做的事情,之所以全社会关注,就是因为这件事大家都想做,都觉得应该做,但过去很长时间都是停留在口头上,真做起来很难。南科大的意义,就在于把大家都认为应该做、想做的事情付诸实践。
  
  羊城晚报:现在会每天翻看报纸,看大家对你的评价吗?
  
  朱清时:南科大教改班“高考事件”发生的时候,我天天上网看,看各方的反应,那时很紧张,后来发现身体不行了。我现在自我保护了,就是尽量不看这些东西,看了思想就会被“抓”进去。
  
  羊城晚报:这5年来,你是不是改变了很多?
  
  朱清时:是改变了很多了。比如说,现在我知道要感谢各种人,做这种事,这就是改变。这5年来我也学到不少东西。
  
  
 关于南方科技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