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闻阅读榜



整合资源打造优势学科—访山东科技大学校长王春秋教授
2003年12月3日 光明日报


     王春秋,1962年生,山东临朐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科技大学校长,长期从事煤矿矿压理论研究,主持或承担国家及省部科技攻关项目10余项,成果曾获国家“六五”攻关表彰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立足前沿,把握时代与科技发展的走向,以创新精神培育特色学科与优势学科,打造‘响亮品牌’,发挥‘创造源’、‘人才库’、‘孵化器’的作用”。谈及学科建设,山东科技大学校长王春秋教授思路开阔,激情迸发,“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要以前瞻思维和战略眼光加速学科建设,培植特色,张扬个性,做大做强。” 

  为建设优势学科创造坚实的基础,山东科技大学坚持“四个同样重要”:坚持教学与科研同样重要,坚持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同样重要,坚持成果转化与知识创新同样重要,坚持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与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同样重要。 

  整合资源,打造优势学科。王春秋介绍说:“我们的思路是,院士团队带队伍,重点学科上水平,工程中心出特色。依据自身优势,凝炼学术方向。注重团队意识,汇集学术队伍,强化带动战略,构筑学科高地。让高水平的人才,高精尖设备,良好的人际环境‘三位一体’,融合互动。”目前,在学校担任教授的中外院士有17个,这一“院士团队”立于学科发展的前沿,已带动起师资与科研队伍。同时把重点试验室、精良设备、优秀人才,整合到优势学科。在6个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提前通过验收的基础上,通过优化、重组,组建了“矿山安全工程与环境保护实验室”、“机器人与智能技术实验室”等4个重点学科(实验室),进行强化建设。两年来,经省科技厅批准组建了“金属材料与表面工程”、“岩土工程与结构”等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不断将国内外的最新技术注入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中,使学科发展保持先进性”,王春秋说,“我们将国内外的高水平的院士和大师级的学者,采用特聘的形式纳入师资队伍。对学科发展需要的国内外知名的教授学者,采用兼职教授的形式充实师资队伍,鼓励他们采用多种形式为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国际交流等做工作。积极开展海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已与美国、日本、德国等海外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科技合作项目30余项”。   

  王春秋说:“坚持扩展与整合并重,促进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目前我们已经开设52个本科专业,4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涉及到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7个学科门类,但仍然存在着科学类别上跨度不够大、高层次学位授权点数量不多以及学科结构比例不合理的问题,因而要继续发展本科专业的数量以扩展学科专业的跨度,扩大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以提高学科专业的层次。进行学科专业的整合,彻底解决部分专业的重复设置,促进各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发展,建立相近学科之间的融合机制,使学科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