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
2003年9月10日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
|
我院是河南省属本科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和“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是河南省政府确定的重点建设的师范院校。
一、历史沿革
我院始建于1949年,前身为平原省立农业学校。1951年与渊源于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的北京农业大学长治分校合并为平原农学院。随着平原省建制的撤销,改为百泉农业专科学校。1987年改升为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担负起培养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和各类高级技术人才的重任。
二、发展现状
经过50余年特别是近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院已经成为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职业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和职业教育信息交流中心,综合实力达到全国同类院校一流水平。2000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现设7个二级学院,24个系(部),36个本专科专业(本科24个),涵盖了农、工、文、理、管理及教育等6大学科门类。设有职业教育研究所。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9242人(本科7532人)。建校以来,向社会输送各类人才3万余名;1987年以来,培养本科毕业生12届3633名,3360人获学士学位。
教职工957人。专任教师566名,其中教授42人,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154人;博士学位者19人,硕士学位者6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1人,省管优秀专家5人,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1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2人;“双师型”教师51人。
占地面积87公顷,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建有小麦育种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细胞工程、分子生物学等各类实验室48个;校内外教育实习和专业实习基地60多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600余万元。建有千兆校园网。图书馆藏书120余万册(外文图书2万余册),各类期刊3600余种(外文期刊392种)。《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和《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版)公开发行。
三、改革成效
在总结建校以来特别是近10多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我院积极探索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内在规律,解放思想,大胆创新,靠改革增活力,向改革要效益,制定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围绕学院总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分别制定和实施了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科研管理与改革等方面的规划方案,促进了学院持续、健康发展。
学科专业建设成绩显著。按照“优化农科专业,巩固提高工科专业,适度发展经济类、艺术类专业”的原则,科学规划,重点投入,加强了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选择部分重点学科,与省内外一些高校开展了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既促进了学科建设,也积累了研究生教育经验。
专业设置由1998年的7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发展到现在的24个本科专业、12个专科专业,形成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专业体系。植物学、作物遗传育种学、基础兽医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职业技术教育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果树学等7个学科的综合水平与实力得到全面提高。
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十多年来,我院开展了四次教学改革大讨论,按照新的办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先后进行了五次教学计划的修订,按照“宽口径、多方向、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指导性与操作性并重的原则,制定了与德育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师范技能教学等四大教育教学体系相互衔接、配套的制度规范;进一步完善了以环境熏陶、知识传授、技能培养、教育教学研究为主要内容的 “四层次师范教育模式”;创建并实施了以 “双师型素质”为目标,以 “双技能训练”为途径,以 “双证书制度”为手段,以 “双基地建设”为保障的实践教学的“四双工程”;形成了以教学为中心、融“职业性、技术性、师范性、学术性”为一体的办学特色。先后推行了辅修制、课程重修制、教学督导制等教学改革措施;实践了“招生、培养、就业”三个环节一起抓的办学机制等,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科研管理与改革卓有成效。确立了以应用基础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的科技工作思路,理顺了科研管理体制,完善了科研工作计量考核办法,制定并实施了教职工科研奖励办法,多渠道筹措科研经费,促进了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促进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十多年来,共获科技成果奖300余项。出版著作128部,发表论文2316篇。获教学成果奖58项。目前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95项。
内部管理体制和后勤服务改革稳步推进。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突出科研工作的重要地位的思想,优化系科设置,精简管理机构,干部竞争上岗,逐步实行全员聘任制,强化了管理,增强了活力。制定并实施了教职工工作实绩考核办法、教师课时津贴发放办法、党政管理人员津贴分配办法等,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为集中人力、财力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积极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将后勤服务逐步从管理系统中分离,减轻了办学负担,提高了办学效益。
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进一步加强。聘请5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兼职教授。与国内外数十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开展了广泛的科研合作,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近年来,我院先后荣获“河南省农村科技管理先进单位”、 “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河南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 “全国校园环境文化艺术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科普工作先进单位”等数十项称号。
|
|
|
相关文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