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空天、共赴星河:西南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正式揭牌
http://www.huaue.com  2025年8月30日  来源:西南科技大学

  8月28日,第四届空气动力学及前沿交叉科学研讨会暨西南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揭牌仪式在学校东五办公楼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乐嘉陵、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志共,以及来自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知名企业及兄弟院校的百余位领导、专家、学者,省市有关部门代表,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航空航天学院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学校党委书记杨俊辉、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总工程师杨彦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部副部长向洵,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专项总师刘志刚,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教授邓子辰,学校党委书记杨俊辉、校长祝效华等共同为西南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揭牌。揭牌仪式由学校副校长代波主持。

  杨俊辉在致辞中表示,航空航天学院的成立是学校服务国家空天战略和四川省航空航天产业布局的重大举措,是学校学科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学校将以此为契机,集成优势资源,深化产学研用融合,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航空航天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领导在致辞中表示,西南科大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多年来持续深入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深厚的情谊,在空气动力学领域积极协同创新,积极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未来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双方将在科研攻关、人才培养、平台共建、协同创新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战略合作,共同为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和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揭牌仪式后,乐嘉陵院士等6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先后作高水平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北京理工大学陈小伟教授等专家主持。

  乐嘉陵院士以《计算,实验,飞行试验综合分析及其智能融合探索研究》为题进行了分享。

  西南交通大学康国政教授深入阐述了基于机器学习的材料疲劳寿命预测的最新进展;河北工业大学胡宁教授介绍了弹性波/减隔振超材料的结构设计及其增材制造的创新成果;西北工业大学邓子辰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玉丽教授分别就超大航天结构动力学、物理智能与材料性能等议题作了精彩分享;我校航空航天学院特聘教授乔文友就内转式进气道创新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报告内容涵盖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应用的广阔领域,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

  研讨会精心设置4个平行分会场,云集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前沿科学技术突破与学科交叉创新的核心议题,深度剖析最新研究成果,系统分享宝贵实践经验。与会嘉宾不仅聚焦学术前沿,更以战略眼光为我校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内涵式发展、工程力学本科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及航空航天领域大思政课程的特色化建设,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战略咨询与解决方案。各分会场讨论气氛热烈,思想碰撞激烈,成果丰硕,为学校相关学科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凝聚了共识。

  航空航天学院是响应国家航天强国战略与军民融合发展需求,于2025年依托中国(绵阳)科技城得天独厚的航空航天科技资源与产业集群优势,整合校内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优势学科资源而成立的前沿交叉创新型学院。学院致力于服务国防军工与区域经济发展,培养“胸怀家国,脚踏实地”的航空航天创新型人才。

  未来,学校将充分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绵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的机遇,将航空航天学院发展深度融入国家航空航天战略布局,以“汇聚优势、交叉融合、服务战略、培育英才”为发展主线,充分发挥我校多学科优势和董事单位的资源优势,加速建设西部地区重要的航空航天科技创新高地和人才培养基地,为服务现代化国防建设和高质量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关于西南科技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