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南怀瑾研究院成立
http://www.huaue.com  2025年7月1日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深入挖掘和传承南怀瑾先生的学术精髓,构筑中国精神与中国价值,6月29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南怀瑾研究院成立仪式在大零号湾文化艺术中心举行。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靖,中共上海市委原常委、上海市委原秘书长范德官,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台盟上海市第十三届委员会主委刘艳,中共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党组书记李海泳,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代理理事长李文辉,上海市人民政府原参事、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会原会长杨建荣,两岸企业家峰会中小组办公室主任李伟,浙江省温州市政协秘书长狄鸿鹄,原海通证券总经理瞿秋平,南怀瑾学术研究会代表马宏达,正泰集团副总裁、南存辉先生代表陈建克,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大中华业务主管合伙人毕舜杰,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院长彭希哲,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罗剑波,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徐雄伟,斯米克集团董事长、恒南书院院长李慈雄,悦心健康集团董事叶匡时,恒南书院常务副院长李慈泉,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自贸战略研究院院长高融昆,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雷启立,华东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吴瑞君,汪道涵先生家属汪致重,以及社会各界企业、学者代表、华东师范大学职能部门和各院系领导、师生代表出席。仪式由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孟钟捷主持。

  钱旭红在致辞中表示,南怀瑾先生在教育与文化领域深耕不辍,与华东师范大学渊源深厚。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斯米克集团合作共建南怀瑾研究院,是学校深耕人文社科领域、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华东师范大学将全力支持研究院建设,为传承中华文脉、推动文化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彭希哲代表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致辞。他指出,中国老龄化具有规模大、速度快、地区差异显著等特征,南怀瑾先生关于“修身养性”“老有所为”的理念,为应对老龄化提供了中国智慧。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和华东师范大学南怀瑾研究院将在学术平台建设、国情教育引导、专业人才培养、国际沟通交流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共同探索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路径。

  “如何为全人类着想,建立新的经济哲学思想”“如何沟通精神与物质文明的综合科学的思想”是南怀瑾先生提出的两大课题。李慈雄代表斯米克集团介绍了南怀瑾研究院的缘起及愿景。他认为,研究院的成立和所关注的问题正是对南怀瑾先生爱国情怀与文化宏愿的具体回应。

  斯米克集团董事长、恒南书院院长李慈雄介绍南怀瑾研究院的缘起及愿景

  陈靖、范德官、刘艳、李海泳、李慈雄、钱旭红、李文辉、杨建荣共同为华东师大南怀瑾研究院揭幕。

  孟钟捷对华东师范大学南怀瑾研究院的功能定位与建设规划进行介绍。研究院将聚焦南怀瑾先生思想文化研究与中西文明交流互鉴,康养、衰老与老龄教育研究,永续发展和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明发展等方向,通过跨学科合作与资源整合,服务国家战略,为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在汪致重、李慈雄、叶匡时、钱旭红的见证下,李慈泉、雷启立代表双方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和《基金协议》。斯米克集团向华东师范大学南怀瑾研究院捐赠3000万元,研究院将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关研究。李慈泉、雷启立分别代表斯米克集团与华东师范大学,双方互赠礼物。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靖讲话

  陈靖在致辞中指出,上海与南怀瑾先生有着特殊的缘分。先生晚年在上海定居讲学,给上海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衷心期待研究院加强南怀瑾学习研究和推广,加强人才培养,加强经贸促进,结成丰硕成果。

  仪式结束后,嘉宾们共同前往恒南书院,参观南怀瑾纪念展和南师墨宝馆。

  华东师范大学南怀瑾研究院以传承南怀瑾学术思想为核心,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院聚焦南怀瑾思想研究、中华文明与传统文化研究等方向,通过跨学科研究、国际学术交流、产学研合作及社会服务,打造文化传承与战略研究高地。未来,研究院将依托跨学科平台,培育高端人才,举办“东西精华大讲堂”等品牌活动,深化两岸文化融合,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关于华东师范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