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跃启新章!
http://www.huaue.com  2025年6月30日  来源:上海财经大学

  2025年6月29日,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公共管理学科建设论坛暨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大会在校举行。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郑功成,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联合召集人丁煌,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郁建兴,全球公共政策、事务与管理院校联盟(NASPAA)主席穆罕默德·阿尔卡德里(Mohamad Alkadry),全国MPA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谭安奎;上海财经大学党政领导许涛、刘元春、姚玲珍、何鹏程、刘莉亚、刘庆生、周国良,苏州爱之爱清洁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校董校友佘自强,友山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校董校友何炫,以及全国30余所高校院长代表出席活动。

  刘元春校长在欢迎辞中代表学校对各位嘉宾致以热烈欢迎,并向长期关心和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兄弟高校、合作单位以及广大校友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公共管理学院的成立,是顺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和高等教育变革趋势的前瞻布局。学校通过重组原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和财经研究所,为各相关学科优存量、扩增量、提质量,也为教师成长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刘校长对新学院的发展寄予厚望,并提出三点期许:第一,夯实学科根基,强化理论创新能力。第二,培养时代新人,深化协同育人机制。第三,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成果转化落地。

  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联合召集人、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作为公共管理学科代表,通过视频致辞,对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正式成立及全体同仁表示热烈祝贺。薛教授寄语新学院,并提出三点期望:一是扎根中国实践,服务国家战略;二是立足区域发展,贡献地方智慧;三是永立时代潮头,引领方法创新。

  谭安奎教授作为MPA教学指导委员会代表致辞。他表示,MPA项目对于公共管理学科具有深刻而多元的意义:一方面,它凸显了该学科与公共治理实践的紧密关联,是公共管理的重要学科特征;另一方面,MPA学员应当成为推动公共管理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能动参与者。他期待上海财经大学在MPA项目建设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勇于探索,为全国同行树立典范。

  Mohamad Alkadry和中国留美公共管理学会(CAAPA)主席孙瑞作为国际组织代表致辞。Mohamad Alkadry表示,上财公共管理学院的成立不仅展现了学校服务国家战略的担当,也昭示了推动全球治理教育的雄心。他高度评价上财在2018年获得NASPAA认证以来的努力和发展成效,代表NASPAA对学院的成立致以诚挚祝贺。孙瑞表示,CAAPA始终致力于推动中美两国学者和高校在公共事务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促进公共管理前沿议题的国际对话。她期待与上财公共管理学院携手共进,培养更多具有全球视野、服务精神与专业素养的公共事务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吉昌华作为国内兄弟院校代表致辞。他表示,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成立,不仅是优化学科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务实举措。期待今后与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深化交流,共同促进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繁荣发展。

  何炫校董作为校友代表致辞。他回顾了自己作为学院“第一代”亲历者和参与者的成长经历,表达了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深厚情感。他表示,尽管校友们如今分布在各行各业,但始终不忘校园情谊,心怀对学院和母校的感恩之情。

  除现场嘉宾外,还有数十位兄弟院校和校友代表通过视频、书信等方式为公共管理学院的成立发来祝福。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仪式由何鹏程副书记主持。

  许涛、刘元春、郑功成、郁建兴、何炫、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张熠共同为公共管理学院揭牌。

  揭牌仪式后,张熠副院长围绕“公共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四个关键词,深入阐释了对学院定位与使命的理解。他引用环绕校区的三条道路名称,提出学院将以“政立”为根,深耕公共治理;以“国定”为责,服务国家战略;以“吉浦”为行,助力地方发展,全面描绘出学院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在学院成立大会上,学校向一批在学科奠基、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老领导、老教师颁发了“公共管理学院首届学科发展贡献奖”。获奖者包括丛树海、郭士征、马国贤、孙海鸣、宋健敏、吴方卫、俞卫、赵晓雷(按姓氏拼音排序)。奖项由姚玲珍副校长颁发,以致敬他们多年来为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所倾注的心血与智慧。

  上海财经大学原党委书记丛树海在发言中对新成立的公共管理学院寄予殷切祝福,祝愿学院继往开来、勇攀高峰,在新时代公共管理教育和科研事业中再创辉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原校长、上海财经大学原财经研究所所长孙海鸣表示希望新学院能够充分发挥多学科融合优势,推动公共治理与公共管理等领域的协同发展。

  成立仪式结束后,论坛主旨演讲环节由刘莉亚副校长主持。

  郑功成教授全面回顾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路径,提出“4+2+1”的结构框架,表示制度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理念偏差、再分配不足等重大问题。他呼吁强化制度改革与理论创新,推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自主知识体系。

  许涛书记系统阐释了《教育强国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核心内容,表示高等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中的核心”。他介绍了上财在思政建设、学科融合、数字化转型、拔尖人才培养和新校区建设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强调高校需紧扣国家战略任务推进学科改革。

  丁煌教授聚焦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认为当前应重点处理好“规模与质量”“主流与特色”“理论与实践”“借鉴与创新”四组关系。他强调,学科建设应在坚守主流方向的基础上突出办学特色,既要强化理论支撑,也要注重实践导向,推动构建自主知识体系。

  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两场圆桌论坛中,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聚焦公共管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展开了深入交流。各位专家强调了科研应从学科本位转向问题导向,推动多学科融合,回应社会治理、教育改革、土地利用等国家战略需求,以及要立足国家发展战略,注重全球视野与本土根基并重,推动课程体系改革与跨学科融合。

  下午,以“新时代背景下公共管理学院的使命与发展”“人工智能时代的MPA教育”“以人为本的城乡融合发展”等为热议焦点的五场平行论坛同步举行。来自南开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的教授,以及MPA中心主任、各学科系主任等2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专题研讨。

  同时,由公共管理学院校友会主办的校友讲堂和校友座谈同步举行。校友佘自强、刘璇、陈丽萍分别围绕“国货潮品崛起”“不确定中的成长”“职业发展地图”等话题分享经验,展示了上财校友在各自领域中的多样风采和使命担当。

  面向国家战略所需,回应时代治理之问。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将坚持“立足中国大地、聚焦国家战略、服务社会需求”的使命导向,努力构建具有学术原创性和制度贡献力的知识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上财智慧”“上财方案”,在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公共治理现代化建设中谱写崭新篇章。
 关于上海财经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