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新增2名院士!
http://www.huaue.com  2025年11月21日  来源:中山大学

  2025年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025年新当选院士结果公布,中山大学共有2人入选。

  肿瘤防治中心曾木圣研究员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曾木圣

  曾木圣是获得国际同行高度认可的Epstein-Barr 病毒(EB病毒)研究领军学者。他长期专注于EB病毒致癌机制与靶向干预研究,发现EB病毒感染上皮细胞特异性受体,以及B细胞和上皮细胞通用受体,阐明多受体序贯协同介导EB病毒感染新机制,建立EB病毒创新疫苗体系,研发出多个候选疫苗并成功转让给国内龙头企业。他的研究为从源头阻断EB病毒感染和预防EB病毒相关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施策略,并指导了EB病毒体系化新型疫苗的研发。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Nature Microbiology,Cell Host Microbe , Cell Research 等 权 威 期 刊 , 多 项 写 入 《Fields Virology》《Human Herpesviruses》等病毒学专业教材、专著等期刊,并被 Cell,Science 等国际著名期刊正面引用。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23)。

  曾木圣现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主任/副院长, “国际EB病毒及相关疾病研究协会”主席、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环境专业委员会主委、广东省肿瘤免疫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细胞生物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及2024 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鼻咽癌国际会议主席。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南粤百杰”和第九届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

  徐瑞华

  徐瑞华是我国具有重要国际学术影响力的消化道(食管、胃和肠)肿瘤内科专家。37年来,他创建了克服免疫治疗抵抗的新策略,据此首创了消化道肿瘤中国免疫治疗方案并取得全球最佳疗效,实现了从“中国方案”到“全球标准”的突破:优化了化疗药物联合免疫治疗以提高肿瘤抗原性,建立了食管癌、胃癌化疗-免疫联合新方案;创新了靶向药物组合以改善免疫微环境,首创了肠癌双靶-免疫联合新方案;国际首创了新靶点免疫治疗方案。他还建立了我国肠癌基因组分子分型,创新了增效低毒的化疗及靶向治疗方案,改写了国内外指南。他领衔创建的系列新方案,显著提高了我国消化道肿瘤治疗水平,使晚期食管癌、胃癌的长期生存率提高了2倍,使晚期肠癌的5年生存率超40%。作为负责人创新设计临床研究联合方案,推动多个国产原研药取得成功,使国产PD1抗体联合方案获欧美批准,是我国生物单抗历史性突破,大幅提高患者药物可及性。

  徐瑞华担任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第四届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以第一完成人获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7项省部级一等奖,获全国创新争先奖、何梁何利科技奖、谈家桢临床医学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等。主持四大慢病重大专项等重大项目,以最后通讯作者在NEJM、JAMA(2篇)、BMJ、Nat Med(5篇)、Cancer Cell(4篇)等发表210余篇论文,总他引3.5万余次,连续3年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成果写入85部国内外指南共识。获授权发明专利27项。受邀在Cell杂志发表中国肿瘤临床研究述评,并在Cell创刊50年之际被评为全球科学50人。

  徐瑞华治学严谨、医德高尚,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及先进工作者。任国产期刊Cancer Communications主编,建成亚洲肿瘤学最高IF(24.9)期刊;任《柳叶刀-肿瘤》唯一中国编委、国家指定研究生教材《肿瘤学》主编。作为院长带领医院进入国际一流水平,自然指数稳居全球肿瘤中心排行榜前列;培养多名学生成为国家高层次人才(1名获科学探索奖)。作为肿瘤学带头人及多项全球III期多中心研究负责人,推动了国际肿瘤研究发展。任《中国临床肿瘤学指南》总主编并广泛推广,提高了我国肿瘤诊治水平。

  据悉,2025年我国共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增选后,中国科学院院士总数达90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达1002人。
 关于中山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