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国矿业大学胡振琪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 |
| http://www.huaue.com 2025年11月21日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 |
|
11月21日,中国工程院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结果,中国矿业大学胡振琪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全职外籍教授伯恩哈德·沐乐(Bernhard MÜLLER)当选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外籍院士。
胡振琪教授长期从事煤矿区生态修复研究,首创露天矿排土场关键层重构理论与技术,创立井工矿塌陷区动态治理技术,发明煤矿固废堆场精准阻燃技术,引领我国煤矿区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他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横向项目(课题)1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省部级与全国行业协会特等奖、一等奖10项,授权发明专利54项,出版著作10部,排名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论文191篇。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美国复垦(修复)科学学会终身成就奖(William T. Plass奖)等重要奖励和荣誉,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等。
伯恩哈德·沐乐教授长期致力于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空间规划、生态转型等方面的研究。于2023年9月全职受聘为我校卓越学者,充分发挥其国际学术影响力,带领学院科研团队致力于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空间规划、生态转型规划等方面研究,组建了中国煤炭资源型城市和区域可持续转型与创新研究团队,牵头开展“徐州·可持续发展系列国际讲座”,邀请了诸多国际专家学者到校开展高质量学术活动,积极推动学校相关科研成果在国际学术论坛展示交流,为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工作搭建了广阔的国际平台。
近年来,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育工作,持续优化高层次人才制度与办法,不断激发人才活力。培育了包括院士、国家教学名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等一大批优秀高层次人才。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推动高水平师资及人才队伍的高质量发展,为构建能源资源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胡振琪教授简介
胡振琪,男,安徽五河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于1984年7月、1987年7月获得中国矿业学院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87年7月留校参加工作并攻读博士学位,1991年8月中国矿业大学博士毕业,1989年2月至1991年5月在南伊利诺伊大学采矿系做访问学者(联合培养博士生),1996年9月至1997年9月在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坎伯恩矿业学院任英国皇家学会客座研究员,1997年1月破格晋升教授。
现兼任国际土地复垦家联合会协调委员会委员(中国代表)、中国煤炭学会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矿山采动损害与生态修复专委会主任委员、深部煤炭安全开采与环境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Reclamation and Environment执行主编。
伯恩哈德·沐乐教授简介
伯恩哈德·沐乐,男,德国国籍,教授。1979年毕业于德国美因茨大学,获地理学和数学学士学位,1983年获美因茨大学地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在汉诺威大学任助理教授,1993年毕业于汉诺威大学获空间规划方向博士学位,1993年至2019年任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空间发展规划系主任,自1997年同时担任德国德累斯顿莱布尼茨生态空间规划研究院院长。先后成为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萨克森州科学院院士和德国空间研究与规划学会(ARL)成员。2023年9月,全职受聘为中国矿业大学卓越学者,来校任教。
|
关于中国矿业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
|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