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2位复旦人当选院士!
http://www.huaue.com  2025年11月21日  来源:复旦大学

  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5年院士增选结果,2位复旦人入选。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教授周俭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1978级校友、牛津大学路德维希癌症研究所教授施扬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周俭:肝癌防治的坚定践行者

  出生于江苏泰兴的周俭,从医的初心源自外祖父的影响。外祖父早年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荷兰行医,回国后在乡间坚持行医,以仁心仁术深受乡里敬重。“童年时总听闻邻里谈及外祖父行医的事迹,更亲眼见众人遇病痛时对他的信赖和尊重。”周俭回忆道。正是在这样的家风熏陶下,他逐步坚定了从医之志,并一路成长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院长。

  1987年,在上海医科大学读书期间,一场讲座深深影响了周俭。主讲者是著名肝癌专家汤钊猷院士。改革开放后,汤院士率先利用甲胎蛋白(AFP)在肝癌高发的江苏启东进行早期筛查。“当年有数百位农民相信汤院士,接受开腹探查,筛查发现的早期肝癌大多被成功切除,生存率明显提高。”周俭说,“而那些不相信筛查结果、未开腹检查的人,多数在短期内因肝癌进展离世。”自此,他对中国肝癌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

  毕业后,他在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师从汤钊猷院士,从事肝脏疾病与手术研究,进一步钻研肝外科与肝移植技术。此后,他又前往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随“肝移植之父”托马斯·斯塔兹尔(Thomas Starzl)深造。2003年回国后,他运用学到的理念,在樊嘉院士的指导下,发明三项国际首例创新“废弃肝”肝移植术式,充分利用原本会被丢弃的肝脏组织,开创性地提高了供肝使用率。2013年,成功主刀亚洲首例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治疗传统不能手术切除的巨大肝癌病人,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生存率,并建成单中心国际最大的原发性肝癌ALPPS队列。

  随着中国肝癌防治进入新阶段,周俭始终走在前沿。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启动乙肝疫苗普及计划,配合国家早筛策略,使中国在全球肝癌中的占比由过去的50%以上降至如今的约43%。与此同时,病因结构也在变化——乙肝相关病例从95%降至约80%,而由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导致的肝癌正在上升;酒精相关肝癌也呈上升趋势,但数据尚在完善中。

  面对疾病谱变化,中国肝癌诊疗规范/指南在樊嘉院士牵头下持续完善,周俭积极参与其实施与更新,自2011年首版以来,每两到三年修订一次。“我们最近特别强调肥胖和脂肪肝问题。国家卫健委提倡‘体重管理’,肥胖和脂肪肝对多种癌症影响巨大,肝癌也不例外。”周俭表示。尽管GLP-1类药物等有助于控制体重,但价格仍偏高,生活方式干预与合理饮食依旧是核心手段,结合中医药力量,将形成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健康管理路径。

  在临床一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每年完成超过7000例肝胆肿瘤手术。周俭说:“这一切起点都来自汤院士和樊院士的创新引导和发展。如今中山医院肝胆外科在国际医学领域上已经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肝胆肿瘤的高生存率来自早筛优势、精湛手术技术、定期随访和多学科诊疗模式。周俭也在全国范围授课、带教,推动诊治经验广泛传播。

  作为《柳叶刀》肝癌委员会联合主席,周俭致力于整合东西方经验,制定最有效的肝癌防控策略。“我们的目标是到2050年全球肝癌发病率下降2%,而在已经出现下降趋势的国家,要努力实现5%的下降。”他坦言,虽然乙肝疫苗和丙肝治愈药物带来希望,但肥胖和酒精消费的增加成为新挑战。“政策制定者、卫生健康从业者、国际专业学会/协会组织、临床和基础研究人员和健康科普宣教团体必须共同面对。”未来十年,他期待乙肝功能性治愈药物取得突破。

  在樊嘉院士的指导下,周俭带领团队参与包括国际多中心试验在内的多项肝癌研究,并在新辅助、辅助及系统治疗等领域持续推进相关工作。然而在他看来,预防和早诊依然是打赢肝癌之战的关键。“如果我们能全面筛查高危人群(乙肝、丙肝、肝硬化、代谢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把肿瘤尽早发现、尽早手术,再根据病情合理使用靶向和免疫治疗,肝癌防治一定会取得巨大进展。”他说,“而人工智能的力量才刚刚开始,未来可能带来颠覆性的改变。”

  施扬:甲基化动态调控领域的奠基人

  施  扬   1978级药学院本科生

  1960年3月生,表观遗传学家,牛津大学路德维希癌症研究所教授。他长期从事表观遗传学以及染色质生物学研究,是甲基化动态调控领域的奠基人,2004 年发现首例去甲基化酶 LSD1,颠覆了甲基化不可逆的传统认知,开创表观遗传学新方向,推动肿瘤等疾病靶向治疗新策略。

  1982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药学院,获得学士学位;1987年获得纽约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此后在普林斯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1年受聘于哈佛大学医学院,2004年晋升为哈佛大学终身正教授;2016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20年加入牛津大学路德维希癌症研究所;2022年当选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2023年当选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2024年当选英国皇家科学院会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关于复旦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