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苏州大学:2025江苏高校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周开幕 | 
					
						| http://www.huaue.com  2025年10月31日  来源:苏州大学 | 
					
						| 
 | 
					
						| 10月27日,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苏州大学承办的2025江苏高校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周开幕式举行。教育部副部长任友群、省教育厅厅长江涌发表视频致辞。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苏州大学校长张桥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96所高校及科研机构负责人和院士、国际组织和企业代表、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以及江苏地方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等350余人参加开幕式。 
 任友群在视频致辞中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为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以高水平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本届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周充分体现江苏产学研用工作特色,希望与会各方能够达成广泛的合作共识,携手共进、协同创新,大力促进各类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他提出四点倡议:一是加强平台建设,深化合作伙伴关系;二是聚焦产业需求,加快发展范式转型;三是促进成果转化,释放合作互促红利;四是强化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创新发展。
 
 江涌在视频致辞中欢迎中外嘉宾的到来。他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加强国际产学研用合作是未来各国应对全球挑战、实现发展共赢的必然选择,也是我们的共同心声。希望中外各方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让平台成为集聚全球智慧的“引力场”;健全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书写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新篇章;共同探索科技成果国际转移转化的新模式,合力打通科研成果转化的堵点卡点难点,让更多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杨树兵指出,依托江苏高校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周这一平台,江苏高校与国外高校间联系更加紧密,产学研用合作彼此成就,国际化人才培养更富活力、更具竞争力。今年的活动安排,体现了与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相结合以及与“双高协同”创新发展相结合的两大新亮点,期待大家积极参与国际产学研合作活动,江苏将继续建好合作交流平台,推动国际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全球高等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张桥致欢迎辞,并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苏州大学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诚挚感谢。他围绕产业需求导向、人才培养核心、技术突破落地三大维度,介绍了学校在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中取得的建设成效,期待未来与各方进一步拓展合作广度、深化合作内涵,在前沿领域携手构建更开放、包容、高效的合作网络,共同为创新发展赋能。
 
 开幕式上,国际大学校长协会非洲协会副主席、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校长莱特洛夸·姆佩迪,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教授弗朗西斯·兹维尔斯作为外方代表分别致辞,欧洲科学院院士、芬兰坦佩雷大学教授莫塞夫·加布杰与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张巍分别作主旨报告,分享国际产学研用合作的实践经验。大家一致表示,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对于促进师生及科研人员国际交流、推动科技服务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今后将更加开放、更加积极拓展与江苏高校和企业的交流合作。
 
 开幕式现场举行了江苏—非洲高校联盟成立仪式,发布了江苏高校国际产学研用十大合作成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江苏高校与土耳其、美国等国外高校和企业签署了6项国际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协议。东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8所高校现场聘任了一批中外双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外方导师。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与全英华人教授协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与江阴高新区、苏州高新区等高新区,以及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白俄罗斯科学院等海外机构签署了10个三方合作协议。
 
 本次交流周以“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国际合作共创未来”为主题,将围绕先进材料、信息通信、生物医药、化学工程与技术、智能系统和大数据科学、大气科学、环境工程、智能制造与机械制造、新能源及电气化交通等9个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举办9场产学研合作专场活动,带动教育界、产业界、学术界人士深化交流与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之间有机结合。
 
 
 | 
					
						|  关于苏州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 
	
					
						| 
 |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