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2项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
http://www.huaue.com  2024年3月20日  来源:华禹教育网

  3月14日,2023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评选结果揭晓,中国海洋大学共有2项成果荣登榜单,这是该校连续10年有研究成果入选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充分彰显了学校在中国海洋与湖沼相关研究领域重要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海洋大学入选项目分别为:吴立新院士科研团队成员、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博士后耿涛作为第一完成人的成果“全球变暖将导致多年拉尼娜事件频发”以及海洋生命学院、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玉忠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成果“海洋微生物的生命特征及其驱动元素循环的过程与机制”。

  多年拉尼娜事件会给全球气候、渔业生态及人类经济社会带来持续性和叠加性的破坏影响,并显著提高极端天气灾害的发生风险。未来全球变暖情景下多年拉尼娜事件如何变化,是气候变化研究领域持续关注的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吴立新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围绕热带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开展研究,利用当前国际最新气候模式比对计划CMIP6中的多模式多场景试验数据,首次发现多年拉尼娜事件的发生频率将会在全球变暖后的21世纪显著增加(图1),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太平洋背景平均态海温变化导致的热带与热带外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是多年拉尼娜事件更加频发的关键机理。2023年Nature(《自然》)期刊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同时向全世界媒体做推介,邀请同领域专家在“Nature News&Views”专栏发表评述性文章对该项研究成果进行深入解读。研究成果对认知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的多样性及其未来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国际社会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与制定气候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图1:气候模式模拟得到的未来变暖情景下多年拉尼娜事件的发生频率显著增加

  微生物是地球元素循环的重要驱动者,揭示海洋微生物的生命特征及其驱动地球元素循环的过程与机制,是当今研究的前沿与热点。张玉忠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发现了海洋有机硫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MSP)氧化代谢途径中裂解二甲基亚砜丙酸内盐(DMSOP)的关键酶(图2),发现并揭示了海洋细菌新型DMSP转运系统及DMSP的浓缩机制,首次发现海洋细菌在有氧条件下将硫化氢转变为生源活性气体二甲基硫(DMS)的机制与解毒效应;发现海洋微生物代谢D型谷氨酸的新途径、新机制,揭示了原绿球藻识别吸收尿素的机制;解析了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的结构,揭示了其侵染宿主释放DNA的机制与结构基础;解析了隐藻光合作用光系统I及其捕光复合物I高分辨率结构,揭示了光系统I从红藻到隐藻、硅藻的进化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于2023年发表在Nature Microbiology(《自然微生物学》)、Science Advances(《科学进展》)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对阐明海洋微生物驱动地球元素循环的过程与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图2:海洋中普遍存在的DMSOP裂解酶

  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评选活动自2013年起每年评选一次,至今已经连续举办11届,该活动由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主办,经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分支机构、学会理事,以及海洋与湖沼领域相关单位推荐,由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投票选出。

  通讯员:廖巍 褚嘉杰
 关于中国海洋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