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新局 谱新篇 启新程: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五年来发展建设回顾
http://www.huaue.com  2023年9月26日  来源:华禹教育网

  2018年9月,中国海洋大学调整学院建制,成立以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科为基础的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由此学院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过去的五年,是学校奋力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高度的五年,也是学院开创高起点起步新局面、谱写建设一流学院新篇章、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五年。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院师生以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决心,团结奋斗、砥砺奋进,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交出了一份有高度、有温度、有气度的答卷。


  左图: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田辉(右二)到学院看望名誉院长娄成武先生;右图:校长于志刚(右三)为学院揭牌

  一、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凝心聚力谋发展

  五年来,学院党委以为学院起好步、开好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推动党的建设各项工作落实处、见实效,以高质量党建凝心聚力,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思想理论武装,筑牢理想信念根基。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将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于学院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全过程。健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创新开展理论学习教育,组织开展“中国梦·党员行”教育实践活动近60期,引导师生走入社会大课堂,使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入行。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打造“时代先声”理论宣讲团,组织师生讲党课,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行动上。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基层战斗堡垒。落实“六个规范提升”要求,主动对标先进,着力培育示范群体和先进典型,基层党建基础进一步夯实。抓实联建共建,实施“一个教工支部联系一个学生支部”“一支部一品牌”“一支部一立项”的“三个一”活动,取得显著成效。2021年,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参加并指导政治学系教工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给予高度评价。行政管理系教工党支部主题党日案例入选山东省委教育工委主题党日案例集。2021年,政治学系教工党支部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022年入选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被评为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学院党委1个项目获山东省高校院系党组织书记抓党建突破项目优秀成果,1项成果获评青岛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集体创新奖。

  深化制度与文化建设,凝聚团结奋进力量。全面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不断健全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制定并落实学院党委会、党政联席会会议议事制度。统筹抓好党建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有机融合、相融相促,确定2019年为“制度建设年”,集中修订完善课堂督导、人才引进、出国人员管理、研究生教育等方面30余项制度。以校内政治巡察为契机,班子成员发挥“头雁效应”,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一岗双责”意识不断增强。抓住建院伊始契机,开展学院文化建设,确定“笃行为公明政致远”的院训和“寻政治文明发展之义求公共事务治理之道”的治学理念,建设学院形象标识系统和文化墙,以风清气正、团结奋进的文化氛围凝心聚力,激发全院师生干事创业、强院有我的使命担当。


          学院开展“中国梦·党员行”教育实践活动

  二、以人才培养为基石,立德树人育英才

  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治国理政和社会管理人才为己任,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多措并举提升质量,专业建设取得新突破。深入实施本科生“六个一”工程,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推门听课”制度等十余项制度,每年定期召开“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行政管理专业和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分别于2020年和2021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于2021年获批山东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实现一流专业100%全覆盖,处于全国、全校前列。获评教育部首批新文科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省级教学项目11项,课程思政示范课5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山东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1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1本教材获评山东省高等教育一流教材。

  全面实施“五优”计划,研究生培养得到新提升。实施“优质生源计划、优化课程结构、优良培养环境、优质项目支撑、优越成才平台”的“五优”计划,打造“全国公共事务治理前沿研究生学术论坛”“极地与海洋研究生论坛”“储英研究生沙龙”等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的学术交流品牌活动,研究生培养质量显著提升。MPA教育招生连续四年年均超过240人,为山东省乃至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近年来荣获山东省研究生教育成果一等奖等系列奖项,多篇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

  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学生工作实现新发展。强化党政协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深度激发育人合力,三全育人工作格局更加完善。围绕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以“政治+、实践+、读书+”三位一体为发展导向,着力实施“党旗领航”“卓越领航”“知行国管”“同心筑梦”四项计划,实施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协同建设案例中心,厚植家国情怀,涵养卓越学风。用心用情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筑牢,学业水平和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五年来,国管学子在高层次赛事中获奖共计20余项,获得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一等奖、“挑战杯”山东省特等奖等优异成绩。本科生境内升学率连年位居文科学院第一,近1/4就业毕业生投身西部和基层就业。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2014届本科毕业生阿依帕尔·艾斯卡尔,其扎根基层的先进事迹被《人民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荣获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2020级本科生耿舒婷参军入伍事迹受到人民日报视频号等央媒关注。



          2022届毕业生与学校、学院领导和老师合照

  三、以学科建设为牵引,科学研究结硕果

  学院秉持“以特色带动综合,以综合强化特色”的办学理念,以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为导向,按照“入主流、有特色”的思路,夯实学科发展基础,强化涉海特色优势,科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学科建设取得新成效。公共管理学科列入省学科精准培育项目,新增公共政策二级学科硕士点,独立建设公共政策与法律二级学科博士点,共同建设“海洋可持续发展”交叉学科博士点。在学科整合过程中,进一步凝聚研究共识,夯实学科基础,形成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土地资源管理、全球海洋治理、风险治理等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团队。继续保持海洋政治学、海洋公共管理学“特色”研究国内领先优势,学术影响力稳步提升。打造海洋公共管理论坛、公共政策崂山论坛两个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其中,海洋公共管理论坛已经连续举办9届。

  科研能力实现大幅提升。学院获批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经略海洋研究基地”,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重点项目、一般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0余项,立项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等省部级项目40余项,科研经费达1500余万。在《社会学研究》《公共管理学报》《中国行政管理》Cities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SSCI、CSSCI文章20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50余篇,在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新时代中国海洋软实力研究》《基于陆海统筹的蓝色海湾整治管理创新研究》等专著、教材20余部。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10余项。


            学院教师发表的部分高水平论文

  四、以队伍建设为依托,引育并举激活力

  学院坚持“人才兴院”,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注重以人为本、引育结合,着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坚持严管厚爱,师德建设成效显著。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制度化纳入引进、评价、激励等各环节,积极选树先进典型,定期开展警示教育,形成以德施教、从严治教的工作机制。育人楷模不断涌现,王琪教授获评第六届青岛高校教学名师。1人获得全国“优秀MPA教师”,1人获得全国“优秀MPA教育工作者”。1人在第六届山东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荣获二等奖。14人次获评学校“五四青年奖”“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坚持引育并举,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广泛搜集海外英才信息,主动赴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延揽各类人才。注重引育结合,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建立人才激励长效机制,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为青年教师提供导师指引与成长平台。建院以来引进高层次人才、青年教师36人,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专职教师达到63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26人,具有海外经历教师35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繁荣工程教授1人,青年英才15人。

  五、以社会服务为引擎,咨政宣讲塑品牌

  学院积极构筑“理论宣讲、战略合作、咨政建言、文化传播、干部培训”五位一体社会服务平台,引导师生聚焦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着力打造社会服务的“国管经验”。

  发挥高端智库作用,服务全球海洋治理。积极融入学校服务海洋强国建设战略布局,推进“经略海洋”研究团队建设,团队入选山东省重点海洋特色高端智库。倡议成立涉海高校海洋公共管理教育联盟,发起创立全国海洋教育研究联盟,作为首创方提出构建东亚海洋合作理事会制度的战略构想,提交涉海政策建议40余份,为东亚海洋合作治理发挥智库作用。参与北极公海渔业管理制度协商,搭建和推动北极研究交流平台,提交的极地治理政策建议获国家领导人批示。

  讲好中国治理故事,提升干部卓越领导力。发挥学科优势,打造“时代先声”理论宣讲团,建设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宣讲高地、传播高地、培训高地,理论宣讲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50余次,受众4000余人次。打造“卓越领导力”宣讲团,为青岛市政府、重庆市人大系统等政府部门举办培训近130余次,为新疆麦盖提县提供干部培训7次,受众6100余人次,为绿春县党政干部、中小学教师提供专题培训近10次,受众1000余人次。承担援外培训项目,对外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政府治理故事,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要员进行专题培训,举办专题讲座81场,培训学员3000余人次。

  开展深入共建合作,积极服务地方发展。立足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地方政府“招才引智”,与寿光市、安丘市、招远市、无棣县等4个市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教授博士工作站。立足服务青岛,通过咨政服务、理论宣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与中韩街道、九水路街道等多个街道社区开展卓有成效的共建合作,探索出一条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为重要内容的党建共建合作模式。成立“小政”志愿服务队,组织学生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为老、为小”志愿服务活动,注册志愿者数量达440余名。


        学院教师为非洲国家及非盟组织绩效管理培训班授课

  六、以对外交流为突破,国际化办学显成效

  学院秉持全球视野,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双向发力,积极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取得一系列积极成果。

  联合培养模式深入推进。与美国雪城大学签署“1+1+1”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MPA师生短期交流合作框架,与香港教育大学签署联合培养公共管理专业双硕士学位协议,与法国格勒诺布尔政治学院签署学生互换交流协议,已派出多批次师生开展学习交流。

  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成功举办第一届、第二届“中国海洋大学—雪城大学中美公共事务治理工作坊”,与法国格勒诺布尔政治学院联合举办“中欧视角下的‘一带一路’学术工作坊”。邀请美国雪城大学副校长刘占江教授主讲海外名师讲堂。接待来自昆山杜克大学、法国ILERI国际关系学院、荷兰莱顿大学国际亚洲研究所等师生来访和交流。组织师生赴香港教育大学参加公共政策夏令营活动。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连续合作举办11届中俄北极论坛、两批次共14名同学赴俄罗斯参加国际北极夏令营。学院教授受邀担任俄罗斯萨哈共和国民众福祉与可持续发展首脑委员会委员。


      王琪院长(右二)一行赴雪城大学开展学术交流和项目合作

  初心如磐行不怠,奋楫扬帆再出发。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向着“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一流学院”的发展目标昂首迈进,继续谱写“新时代海大工程”的国管新篇章!
 关于中国海洋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