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成都理工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成立大会暨地理学科发展研讨会举行 |
http://www.huaue.com 2023年11月26日 来源:成都理工大学 |
|
地理学在服务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区域,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川藏铁路等重大工程实施的主战场。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构建支撑“优势特色更加显著的高水平大学”目标定位的学科专业体系,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2023年11月25日,成都理工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成立大会暨地理学科发展研讨会在九教国际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陈发虎,国务院地理学学科评议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史培军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贺灿飞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张国友研究员,四川省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文安邦,成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刘清友,校长许强,党委常委、副校长侯明才出席会议。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单位专家学者,学校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地球科学学院领导班子、地理与规划学院领导班子及师生等3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许强主持。
刘清友表示,成立地理与规划学院是学校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主动担当服务资源能源、灾害防治、生态环境、国土空间与城乡规划等战略任务,紧密对接国家,特别是我们西部对高层次地理及规划人才的科学需求,强化拓展地球特色优势的战略布局,在推进优势特色更加显著的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中意义重大。他代表学校对地理与规划学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位院士,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他希望学院抓好内涵建设,充分发挥大交叉大综合的学科优势,以博士点申报为契机,全力以赴争取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不断加强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在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大形式中培养优秀的时代新人,不断激发发展的新优势和新动力。希望学院师生充分理解支持团结一心,做好资源整合、人员融合等工作,聚心聚力创造融合发展跨越了良好局面。学校将在创新学科发展机制,优化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高标准谋划谋划高起点建设,高水平推进,全力支持学院的内涵式、高质量特色创新发展。
许强对各位院士专家莅临指导表示衷心感谢,恳请与会专家为学院建设发展建言献策。他提到,作为国家最早的地质类院校之一,成都理工大学在地理与规划学科专业方面办学底蕴深厚、学科实力突出、科学研究特色优势显著。近年来,地理和规划学科紧密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青藏高原及周缘复杂地质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四川盆地复杂地表过程和人地系统关系、国家公园建设等国家战略和科学问题,在一流学科建设基础上,积极拓展交叉研究,进一步彰显地学背景下的学科特色,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表示,学校将在创新学科发展机制,优化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高标准谋划谋划高起点建设,高水平推进,全力支持学院的内涵式、高质量特色创新发展。
张国友、史培军、贺灿飞等嘉宾先后致辞。三位专家分别代表中国地理学会、国务院地理学学科评议组、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成都理工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成立表示祝贺,希望成都理工大学实现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在四川省的突破,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努力在数字化时代打造地球科学的新营地,为创新驱动质量发展贡献成理力量。
成都理工大学党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宣读了学校关于成立成都理工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的决定。根据文件精神,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原有机构及人员整体划归至地理与规划学院,地球科学学院空间信息技术系及其下设的地理信息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两个本科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硕士点,资源与环境遥感博士点,空间信息技术及实验室一并调整至地理与规划学院,空间信息技术系调整为地理信息与遥感系。
成都理工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院长陈友良介绍学院地理学科发展情况。他提到,地理学与众多学科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加强地理科学的建设,将有利于学科之间的大交叉与大融合,构建起学校“大地学”的学科生态。与会领导、嘉宾为成都理工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揭牌与合影。
会上,还举行了成都理工大学珠峰大讲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陈发虎作了题为“地理科学发展及服务国家需求”的报告,欧亚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教学名师、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李满春作了题为“地理学与国土空间治理”的报告,国务院地理学科评议组成员、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杜清运教授作了题为“综合性大学地理信息一流专业建设思考”的报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黄河清作了题为“河流地貌系统演变的能量作用原理研究进展”的报告,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杜世宏作了题为“时间序列影像分析的时空对象方法”的报告,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王小丹作了题为“青藏高原重大生态工程成效与优化”的报告。
|
关于成都理工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