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邮电大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信息产业和邮政人才
http://www.huaue.com  2020年5月8日  来源:西安邮电大学

  2020年5月8日,西安邮电大学迎来建校70周年。70年来,一代代西邮人扎根西部,秉承“爱国、求是、奋进”之校训,守立德树人之根本,觅教学育人之新法,自觉承担科教兴国、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学校培养了10万余名高素质信息化人才,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陕西省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高校、陕西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陕西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党的十八大以来,该校坚持特色立校、人才强校、创新兴校和质量荣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成为我国特别是西北地区信息产业和现代邮政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强化特色 构筑高地 学科建设实现新跨越
    
  1950年,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大西北的解放,西北区邮电管理局适应邮电事业需要,开设了陕西、甘肃邮电人员训练班,揭开了西北邮电教育事业和学校建设的序幕。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升格为西安邮电学院,直属邮电部,成为国家在西北地区重点建设的唯一邮电高校。1969年,学校被迫撤销。直到1979年,乘着改革开放和高等教育拨乱反正的东风,在老一辈西邮人的执著努力下,邮电部批复恢复筹建西安邮电学院。西邮人重整旗鼓再次出发,1986年恢复招生,199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00年划归陕西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2003年长安校区正式投入使用,并获批硕士学位授权。200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获批工程硕士学位授权,2012年成功更名为西安邮电大学。经过几代西邮人的不懈努力,现已成为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家邮政局共建高校,陕西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陕西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成为我国特别是西北地区信息产业和现代邮政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恢复办学以来,学校学科建设工作快速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学校按照“统筹规划、提升层次、发展重点、强化特色、突出行业、服务地方”的学科建设思路,深入贯彻“固优强特、育新扶需、分类建设、协调发展”的建设原则,以服务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建设一流学科为引领,以提升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强化学科特色,优化学科布局,构筑学科高地,为建设高水平邮电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学科基础。
  
  ——深化改革,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学校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新常态,以提升办学层次为目标,以学科授权审核申请基本条件为依据,实现以学科建设引领事业发展。通过制定实施“追赶超越”专项任务,从四个主要方面着力提升学科内涵,一是全力建设一流学科队伍,突出高层次人才对学科建设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着力建设具有较高影响力和较强竞争力的高端化、特色化学科梯队;二是努力产出一流学术成果,强调成果的原创性、突破性和前沿性,强调对“推动学科前沿性突破性发展”和“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三是倾力打造一流学科平台,加大学科平台建设投入力度,加快学科平台建设速度,实现国家级、省级学科平台等的新突破;四是积极拓展一流学术交流,大力推进师生境外访学与联合培养,积极承担境外合作科研项目,主办或承担国际或国内高水平学术会议,鼓励师生参加国际性和全国性学术会议。
  
  ——评建结合,持续优化学科布局。学校将现有学科分为四个层次,分层分类建设,实行“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下的学科非均衡化发展;以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合格评估和水平评估为契机,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实现以学位授权点建设促进学科建设水平整体提升;实施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六大工程,严把人才培养质量关;建立学科动态调整机制,依据各类评估结果对现有学位授权点进行优化调整,开展了工程硕士对应类别调整;积极推动支撑学科、新兴学科建设培育,构建一个学院对应一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若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的学科分布新格局。目前,学校有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物理学、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翻译、电子信息、机械、交通运输、工商管理、会计、工程管理等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授权学科类别涵盖工、管、理、经、文、法六大学科门类。其中,“十三五”以来,新增硕士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对应调整3个),基本形成了一个学院对应一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若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的基本格局。
  
  ——强化特色,统筹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学校围绕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通过经费的重点投入、人员结构的优化和条件的改善,在科研立项、实验设备、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加大一流学科建设力度。制定和完善了《西安邮电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确定了一流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规划,提出了六大建设内容和预期成效;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构建学科建设的软、硬环境;建设无线通信研究中心、新型半导体器件与材料重点实验室、工业与医疗大数据实验室三个院士工作室,以信息与通信工程一流学科辐射带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交叉学科,构建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目前,学校跻身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陕西省博士学位授权培育高校行列,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入选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学科。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5个一级学科进入B大类和C大类,其中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40%。上海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网络空间安全、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个学科连续上榜,其中网络空间安全学科排名稳居全国前30%。先后有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通过教育部专项评估,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通过教育部合格评估,通过率均为100%。
  
  ——交叉融合,积极抢占学科新高地。学校主动适应国家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战略,聚焦信息通信产业和现代邮政业发展需求,引导传统优势学科在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邮政物流等新兴学科方向的交叉融合,在宽带通信网、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大数据与高性能计算、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现代邮政物流等领域筑基蓄势。积极推动成立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和现代邮政学院,在方向凝练、队伍建设、招生指标、导师评聘等方面予以规划指导和政策倾斜;完善激励政策和机制,探索建立学术特区和标杆管理,加强学科创新团队建设和标志性成果培育。
  
  德能并重 引培并举 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和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形势,学校始终把人才战略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第一战略,作为引领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以才引才、以才聚才,揽荟名师、培植新秀,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坚持引培并举,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学校坚持不拘一格引人才、用人才,制定出台了了《西安邮电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试行)》《西安邮电大学遴选博士毕业生暂行办法》等一系列人才引进办法,主动出击,延揽人才,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和名校优秀博士生。在不断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力度的同时,学校重视校内高层次人才培育体系的建设,出台了《西安邮电大学“西邮学者”人才计划实施办法(试行)》,通过学校资源的重点投入和集聚,建立优秀人才综合培育和支持体系,激励和培养一批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遴选了两批13名“西邮学者”。学校积极搭建高层次人才平台,发挥院士等高水平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出台了《西安邮电大学院士工作室建设工作方案(试行)》,聘任三位院士为首席科学家,建成了无线通信研究中心、新型半导体器件与材料重点实验室、工业与医疗大数据实验室,积极构筑人才高地。目前,学校已建成了一支包括双聘院士、国家级人才、省级人才的高水平人才队伍,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聚焦师德师风,锻造“四有好老师”队伍。学校始终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管理与建设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师成长的始终。先后出台了《西安邮电学院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西安邮电大学关于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若干意见》《西安邮电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西安邮电大学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西安邮电大学师德师风考核办法(试行)》《西安邮电大学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及一票否决制实施办法(试行)》《西安邮电大学教职工理论学习制度(试行)》,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在制度建设的基础,学校通过创新活动载体,开展丰富的师德教育活动,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弘扬主旋律,彰显正能量,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师德师风教育。开展了“八个一”师德建设品牌活动,举办“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五个一”、“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年”专项教育、师德师风专题报告会、首批“四有好老师”评选、教师宣誓仪式、为从事一线教学工作满30年教师颁发荣誉证书等活动,实现了“活动有主题、学习有典型、实践有效果”,受到了广大教师积极响应和热烈好评。学校教师先后有5人次获国家级师德荣誉称号,20人次获得省级师德荣誉称号,4个学院获得省级师德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深化职称改革,激发人才发展活力。学校不断强化政策导向,引导鼓励广大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不断修订完善《西安邮电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实施分类指导,将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与岗位聘任有机衔接,对于特殊人才、突出贡献人才设置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对教师工作业绩特别突出,在满足相关类别职称评审条件时,经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审定予以直接认定。同时,改革评审方式,取消量化打分制度,实施代表作同行评议制度。不唯论文数量,更注重质量,突出代表性业绩成果在职称评审中的作用,进一步弱化对于低级别成果数量的过度追求,强化质量要求。严格结构控制,下放评审权限,尝试由职数管理向结构比例宏观指导转变。同时,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破除“五唯”倾向,先后出台了《西安邮电大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教学质量考核实施细则》和《西安邮电大学教学业绩突出教师晋升副教授、教授职务特别评审办法》,加大教学业绩和教学质量在职称评审中的权重。
  
  协同创新 推进科研 服务行业和社会发展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科研工作始终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以及行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信息科学技术方面的办学特色优势,依托国家级、省部级高水平科研平台,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模式,不断提升科研创新水平,产出了多项重大科研成果,推动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创新工作理念,构建科研发展新模式。学校依托特色优势学科和科研领军人才,组建了一批具有邮电特色的科研团队,建成了一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同时,依托重点科研平台,在科研团队中培育优秀科研人才,形成了“领军人才—科研团队—重点科研平台”良性互动的科研发展新模式。截至2019年,学校共获批陕西省网络数据分析与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片上系统协同创新中心、陕西省微波光子与下一代宽带通信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无人系统工程校企联合研究中心等省部级以上重点科研平台29个,获批数量名列陕西省属高校前列。其中,2012年,获批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2016年,获批网络事件预警与防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学校积极构筑人才高地,聘请三位院士担任学校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科技创新团队、宽带无线通信及应用科技创新团队、通信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创新团队、无线通信片上系统协同创新团队4个省级科研团队的带头人,培养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名、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10名。
  
  ——优化顶层设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激发科技创新内在动力,学校狠抓机制改革、管理效能和创新服务,相继出台了《西安邮电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西安邮电大学科研配套经费管理办法(试行)》《西安邮电大学重大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试行)》《西安邮电大学科研货物及服务类采购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落实科研管理工作“放管服”,极大地激发了师生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动力和活力,促进了纵横向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的大幅度提升。该校韩俊岗教授与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和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联合承担的“40Gb/sSDH(STM-256)光纤通信设备与系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谢永斌教授主持的“TD-SCDMA基站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设备研制及产业化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范九伦教授主持的“密码算法与安全协议的设计与分析”获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张鸿教授主持的“电子商务促进陕西农村精准扶贫理论与实践研究”获陕西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张应辉教授的“Security and Privacy in Smart Health: Efficient Policy-Hiding Attribute-Based Access Control”(智慧医疗中的安全与隐私:高效且策略隐藏的属性基访问控制)获陕西省第十四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该校韩俊刚教授主持的“新一代图形处理系统芯片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研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是陕西省最早获得重点项目的省属高校之一。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该校成立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资产管理公司,坚持以国家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制定了《西安邮电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改革试点试行方案》,成立该校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并出台了《西安邮电大学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实施办法》,鼓励以技术服务和重大技术转移为导向的科研工作,重点对教师科研成果的处置权、收益分配进行规定,进一步简化成果转化审批流程。学校参加了陕西省军民融合联盟,通过了军工二级保密资格认证。2015年,学校GPU技术产生的专利,其无形资产评估为4300万元并作为注册资本入股;2017年,学校获批为西安市全面创新改革试点单位,是最早获批的陕西省属高校之一。2018年,学校信息技术领域28项专利以无形资产作价512万元入股组建陕西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学校研制的北斗天线和抗干扰北斗天线系统列装多型号国防设备,电子信息现场勘验“智慧刑侦模式”得到国际刑警组织的肯定和公安部的推广,“两网四库三平台”县级电子政务技术规范“陕西模式”被工信部在全国推广,“买西北、卖全国”的县域电子商务“武功模式”入选国务院扶贫办经典案例,为推动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搭建平台 打造品牌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抢抓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机遇,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创新工作思路、构建协同互动体系、整合校内外资源等多项举措,形成了创新创业全过程的教育引导机制,实现了个人兴趣导向、学校积极扶持、师生共同参与的创新创业模式,打造了创新创业教育西邮品牌。
  
  ——搭建平台,打造“筑巢引凤”工程。学校在长安校区东、西区建成了近30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西区基地聚焦“硬生态”,实现动手、实践、孵化的硬功能;东区基地聚焦“软生态”功能,实现培训、指导、创意的软功能。此外,还依托各学院的实验平台建立了2000余平方米“学院大学创新创业平台”。高水平创新创业平台的建成,形成了整合优质资源、发挥集聚效应、推进深度融合的基本功能,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衔接,构建了“基础训练—创新提升—创业孵化”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生态体系,吸引了大量优质的创新创业学生和项目的汇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以赛促创,打造“能力提升”工程。学校依托“互联网+”“挑战杯”等竞赛活动,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建立激励机制,抓好学生科技骨干队伍、竞赛指导教师队伍、组织运营管理队伍的“三支队伍”建设。学校坚持开展大学生科技立项工作,逐年提升立项数量和金额,大力支持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不断扩大学生参与覆盖面。
  
  ——营造氛围,打造“文化引领”工程。学校围绕双创主题开展众多校园文化活动,如基地开放日、西邮双创汇、创业英雄进校园、创新创业论坛、科技文化节活动等。在校团委的管理下,成立了“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等创新创业类学生社团,打造“西邮科创平台”等新媒体平台,出品“西邮科协微访谈”等栏目。2018年,学校修订了《西安邮电大学本科生素质拓展8学分实施办法》,将课外的创新创业活动作为2个必修学分环节,从2018级新生开始执行。让双创实践活动切实有效的体现在课余课后,促进创新创业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有机融合。
  
  ——拓展资源,打造“服务关爱”工程。学校积极拓展资源,向地方政府、企业、风投基金、创业导师、社会孵化器等争取更多支持,与各类社会孵化器建立了绿色通道,为学生提供双创咨询、资金、辅导、培训、运营等保障,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服务保障。
  
  近3年,学校近70%的学生参与各类竞赛活动,学生承担国家级别、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50余项,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00余项,获得省级以上科技竞赛奖励近1000项,全国性竞赛省级以上获奖数量每年增幅20%以上。该校“挑战杯”“创青春”等竞赛成绩连续多年在名列全省高校前茅,连年捧得省赛“优胜杯”,曾获“全国优秀组织奖”。其中,2019年该校在“挑战杯”省赛中总成绩蝉联省属高校第一名,位列全省高校第五名。
  
  截至目前,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入驻的孵化项目共计90个。共吸引风投、意向风投、其他形式投资2000余万元,正在申请和已获专利32项,成立实体公司18家,共盈利近300余万元,带动就业300余人。基地成功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科技部“众创空间”、省委高教工委首批“陕西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省科技厅首批“陕西众创空间孵化基地”、团省委“全省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省中小企业局“首批陕西省中小企业高校创业孵化基地(信息产业方向)”。学校入选中国高校众创空间联盟第一批会员单位,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中国创业创新典型示范高校”、全国首批“百城千校”试点院校等荣誉称号,打造了创新创业教育学校品牌。陕西高校实践育人暨创新创业推进会在该校召开,学校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示范引领效应进一步彰显。
  
  依托优势 拓宽领域 开展多元化国际合作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拓展新格局。学校坚持把国际化作为学校的发展战略之一,以“一带一路”建设、国家“双一流”建设和陕西“四个一流”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邮电大学的目标,依托行业特色和办学优势,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空间,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通过涉外培训、合作办学、搭建平台、拓展项目等形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新格局,助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依托优势学科,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开展涉外培训。涉外培训是学校国际化工作的特色和亮点,学校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我国西部地区设立的唯一一家涉外培训中心,从2002年开始为亚太电信组织(APT)培训ICT领域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多年来,学校APT培训依托通信、管理等优势学科,精准聚焦信息通信技术前沿,结合电信领域发展趋势,培训主题新颖,内容丰富,涉及VoIP 技术及应用、网络与电信安全、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与网络、移动通信平台及其增值业务、大数据技术在信息通信产业中的应用、5G移动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网络安全、电子商务等。到目前为止,共举办了18期APT培训班,为来自亚太地区的27个不同国家培训了电信管理和技术人员180人,为亚太地区信息产业共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学校还依托学科优势,先后成功承办了以“发展农村通信,缩小数字鸿沟”为主题的“首届东盟ASEAN+中日韩(10+3)面向农村通信的人力资源开发研讨班”、非洲国家“发展中国家信息化与城市发展研修班”“中国-东盟ASEAN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研讨会”、国际电信联盟ITU-T“区域标准化论坛”等会议,扩大了学校在亚太地区国家中的影响力。
  
  ——建立国际交流网络,搭建国际化发展平台,推动多元化国际合作。在全球化背景下,学校积极开展广泛的对外交流,不断加强与国外高校、教育机构之间的友好往来,为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搭建交流平台。学校先后与德国、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十多个国家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的40余所大学、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美、英、德、法等国多所大学签署了“1+2+1”“2+2”“3+2”等合作培养协议,建立了良好的合作磋商机制,形成了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网络。2011年至2019年,学校接待了来自全球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访问团组369批次,共计1000余人。学校大力支持教学科研人员围绕学校特色优势学科,紧跟学术前沿,以访学研修等方式积极参与国际学术活动,2000年至2019年,该校共计243人次出国境执行各类长短期交流访问任务。学校鼓励各学科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及企业开展合作,加强国际科研合作基地建设。2015年至2020年,联合申报省级国际合作项目30余项,目前已申报建设省部级国际合作平台微波光子与下一代宽带通信技术、无线通信与信息处理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两项。
  
  ——推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学校积极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2015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始招生。该项目是该校与英国斯泰福厦大学合作举办的本科教育项目,项目充分发挥两校人才培养优势,双方共同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引进英方斯泰福厦大学优质的教育资源,三分之一以上的课程为全英文教材、全英文授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与国际接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中英双方教师共同合作,在该校本科教学中率先使用研讨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创新性和实践性,为推动该校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2019年该项目第一届毕业生的反馈显示,项目培养出了一批掌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知识与技能、适应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需求的优秀人才,项目办学模式和教学质量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2019年经陕西省教育厅批准,该校会计专业“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双学位项目实验班开始招生。该项目与美国卡罗莱纳海岸大学合作,为该校在经济管理学科引入了高质量的国际教育资源,项目的实施进一步优化了学校学科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布局。
  
  ——开展多种国际交流,拓展学生教育背景和成才路径。学校积极与国外高校合作,开展中外联合培养双学位项目、校际访学项目、海外校企合作项目、假期访学项目等,其中包括该校与德国达姆斯达特应用技术大学开展的由德意志联合学术中心DAAD资助的学生暑期夏令营项目、与德国电信莱比锡应用技术大学开展的由欧盟资助的“伊拉斯谟+/Erasmus+”师生交流项目、与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AASCU-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CCIEE合作的“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等,高质量的学生国际交流项目促进了该校与国际高校合作的纵深发展,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了良好平台。
  
  该校有关负责人表示,建校70年来,学校坚持“强化内涵、优化结构、彰显特色、打造品牌”发展思路,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科研与服务社会、创新创业教育和国际交流合作取得跨越式发展,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办学影响日益增加。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校。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之中,以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全新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拉开序幕。这一切都为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的西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围绕“建一流学科、办一流专业、创一流大学”,以党的建设统领全面发展,以初心使命引领内涵建设,以深化改革凝聚内生动力,团结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全力构筑学科专业新高地、激发人才队伍新活力、提高育人质量新水平、提升服务社会新能力、构建开放办学新格局、提供管理服务新保障、共建美好新家园,奋力开创学校新时代“追赶超越”新局面,为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邮电大学接续奋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于西安邮电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