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学子在全国海洋知识竞赛中再次夺冠
http://www.huaue.com  2020年11月26日  来源:厦门大学

  11月23日,由国家海洋局、共青团中央、海军政治工作部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海洋知识竞赛大学生组总决赛落下帷幕,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2017级本科生姚程成获得全国冠军、南极奖、一等奖,2018级本科生翟瑞翔、李少坤、张铭雨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团委书记陈启妍获评“优秀指导老师”,厦门大学获得“优秀组织奖”。至此,厦门大学在过去的三届大赛中勇夺两届冠军,充分展现了厦门大学选手深厚的海洋知识底蕴与自信担当的青春风采。

  本次大赛自2020年6月份启动。近半年来,通过个人网络答题、学校推荐、海军院校、地方选拔等四种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层层选拔,共有超过120万人次参与,最终来自20个省区市的60名大学生入围总决赛。厦门大学张铭雨、翟瑞翔、姚程成同学包揽了初赛个人网络答题的全国前三名,成功晋级总决赛,李少坤同学则是凭借在厦门大学第十届海洋知识竞赛中的优异表现,获得学校推荐进入全国总决赛的机会。

  22日晚的“60进10”晋级赛中,翟瑞翔、姚程成、李少坤同学凭借“一锤定音——单选答题”“不可多得——多选答题”环节的出色表现直接晋级全国30强,张铭雨同学则获得本次大赛的三等奖。“30进10”的晋级方式是“一站到底”,该环节只要选手答错一题即终止比赛,成为二等奖获得者,比赛持续至十强选手产生,赛制十分残酷。姚程成同学稳定发挥,率先进入全国十强。翟瑞翔同学和另一位选手为最后一个全国十强名额展开了激烈角逐。双方你来我往,难分伯仲,僵持近十回合,比赛一度十分胶着。最终,翟瑞翔同学沉着应对,冷静思考,成功晋级全国十强。李少坤同学则获得本次大赛全国二等奖。

  23日下午,翔安校区管委会副主任黄宇霞、翔安校区办公室赖珊珊、海洋与地球学院党委副书记邱荣锋、团委书记陈启妍等人来到总决赛彩排现场,为进入全国十强的姚程成、翟瑞翔同学进行勉励鼓劲,并对他们的演讲稿、比赛心理调适做出指导,两位同学备受鼓舞,深受启发,信心陡增。

  全国十强总决赛于23日晚8点在海南广播电视总台进行,比赛采取电视节目录制、现场答题的形式,进一步考验选手的知识储备、临场应变能力。经过前两轮的比拼,姚程成同学以370分的高分遥遥领先,稳居第一名,获得下一环节“一站到底——PK赛”优先选择对手的权利。该环节为选手一对一PK答题,双方只要有一人答错就会被淘汰,失去争夺“南极奖”“北极奖”和“大洋奖”的机会,同时答对或同时答错则继续下一题PK。姚程成同学信心满满,只用一题就分出了胜负,成功晋级全国五强,继续朝着南极奖前进。翟瑞翔同学则获得本次大赛的一等奖。之后的风险题环节,姚程成同学选择了比较保守的策略,成功答对并加上20分,进一步巩固了第一的位置,离南极奖更近了一步。

  最后的演讲环节,姚程成同学以“守护蔚蓝海,扬帆新时代”为题,围绕“保护海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旨,进行了精彩的主题演讲。他首先回顾了百年厦大、海洋科学的发展历程,向大家展示了这所南方之强的光辉历史。随后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切入点,讲述了自己看到的海洋污染现象,并向大家科普了微塑料、赤潮等海洋环境问题,引发大家的思考。接下来他以厦门大学组织开展福建近海海域有害赤潮观测研究和厦门大学“山海之约”隆德社会实践队为例,向大家展示了厦门大学在保护海洋方面采取的行动和成果,充分展现了厦门大学保护海洋的责任与担当。最后他结合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我国的海洋保护提出自己的思考,并表达了自己为建设海洋强国,保护海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添砖加瓦的意愿。台上,姚程成同学沉着冷静,自信坚定,精彩的演讲赢得台下阵阵掌声,专业评委为他打出了96分(满分100分)的最高分。最终,凭借深厚的知识储备和精彩的临场发挥,姚程成同学一路领先,斩获本次大赛的全国总冠军——南极奖。

  本次大赛,厦门大学选手再次获得南极奖,近三届比赛两次夺魁,不仅展示了厦大学子的青春风采,也展现了厦大海洋强校的实力。本次大赛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选手们的辛勤付出,也离不开学校的悉心指导。厦门大学一直重视对学生海洋素养的培养,大力宣传国家海洋政策和海洋成就,科普海洋知识,传播海洋文化,积极引导学生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力量。校团委、教务处、学院精心组织了厦门大学海洋知识竞赛暨国赛选拔赛、厦门大学“走进海洋”实验技能大赛暨全国涉海高校邀请赛、厦门大学海洋文化创意大赛、贝壳设计大赛、海洋文化月等品牌活动,切实增强了学生的海洋意识,提升了同学们关心海洋、保护海洋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值此百年校庆之际,厦门大学将继续发挥海洋“A+”学科的优势,向海图强,乘风破浪,再创辉煌。
 关于厦门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