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雅正方能行稳致远——中国海洋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实践与启示
http://www.huaue.com  2019年1月14日  来源:华禹教育网

  导读

  “感谢学校给予我的信任和期许,我将尽己所能,为学校的通识教育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2018年11月29日,著名文学翻译家林少华从中国海洋大学校长于志刚手中接过聘书,正式成为该校首位“名师工程”通识教育讲座教授。

  “名师工程”只是中国海洋大学在通识教育改革中打造优质师资的关键一环,回溯该校15年来在通识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创新,有太多故事值得挖掘,有太多精彩值得记录,有太多启示值得思考。


  2015年5月14日,于志刚校长(右)、钱致榕先生共同为中国海洋大学行远书院揭牌

  通识为体、专业为用,携立德树人之梦起航

  进入21世纪,教育部推动实施了“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以推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作为部属高校,中国海洋大学应声而动,自2001年始,酝酿、启动了新一轮本科教学改革,历经两年的调研与实证、思想的启蒙、观念的更新与理念的整合,2003年正式提出了“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并付诸实施。中国海洋大学的通识教育探索之旅开始扬帆起航。

  “我们认为,教育的本体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工具价值在于促进社会发展,‘通识教育为体、专业教育为用’表明大学的教育总体上应当是‘做人的教育’和‘做事的教育’两者之间的相渗透而不是相分离,和谐统一而不是相互对立。”于志刚说。

  改革之路从无坦途,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教学理念的重塑、教学体系的重构可谓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但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作为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见长的理工类高校,中国海洋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相对薄弱,用于支撑优秀通识课程建设的师资严重不足,并且全校上下对于通识教育价值的认识也是参差不齐。

  2003年,被认为是中国海洋大学通识教育改革元年。这一年,为调动广大教师参与通识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学校设立了专项基金给予支持。“自2003年始,规定每名学生都要修满12个学分的通识课,为解决通识课开出‘量’的问题,学校想尽一切办法鼓励老师开课。”中国海洋大学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李巍然表示。2007年,又成立了中国海洋大学文史哲通识教育中心,以此吸引和鼓励文科院系教师参与通识课程建设。在各项政策的激励之下,中国海洋大学初步形成了以认识论与方法论、社会与行为科学、语言与文学、自然科学、历史学与传统文化、美学与艺术等六大模块为核心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平均每学期可开设120余门通识课,但依然满足不了学生的选课需要。“为此,我们每学期都要引进十几门的网络课程以弥补课程建设的不足。”中国海洋大学教务处处长方奇志说。

  为总结经验、启迪未来,2010年12月13日,中国海洋大学召开了第二届本科教育教学研讨会暨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会,对7年来在“通识为体、专业为用”这一教育理念指引下开展的通识教育改革工作进行总结、反思和研讨,并对初具规模的课程体系进行整合优化。最终形成了科学精神与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与公民教育、经典阅读与人文修养、艺术与审美、海洋环境与生态文明五大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以期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知识文化素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源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通识教育改革,对我国高校来说大多是“摸着石头过河”,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中国海洋大学亦不例外。“一些课程‘水分较多’、质量还不尽如人意,一些师生将通识课程看作仅仅是拓宽知识的途径,忽视了其核心价值。”于志刚说。

  通识教育改革不能止步于对问题的揭露,还应有直面问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历经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教育理念已为广大师生所认同,但是和它应该取得的成绩相比,和大家的期望相比,还有很大的提高和发展的空间。”于志刚说。于是,在中国海洋大学通识教育领域开展一场更深层次的变革呼之欲出,提升课程质量、确保教学效果成为大家的共识。


  2017年5月4日,中国海洋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揭牌仪式暨通识教育研讨会在崂山校区举行,图为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一所书院、一个中心,引领通识教育再扬帆

  “行远书院是学校通识教育的实验区和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特区’,旨在帮助学生拓宽人生视野,在人格培养和能力训练上打下基础,使我们的学生既有宏观见解,又有解决微观问题的能力,逐步迈向‘既能登高望远、又能探幽入微’的境界。”2015年5月14日,中国海洋大学发展史上第一所书院——行远书院正式成立,揭牌仪式上,校长于志刚向大家述说着书院的定位与方向。

  行远书院院长由博雅教育的倡导者、美籍物理学家、香港科技大学创校学术副校长钱致榕教授担任。“我带着惶恐的心情接受了这个任务,就是想将它变成一个催化平台,推动高水平的通识教育,惠及全校。”当时已年逾古稀的钱致榕被这所大学上下推动通识教育改革的决心和决断所感动,欣然接受了聘请。

  行远书院从人类寿命越来越长和社会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变化着眼,思考当下教育在未来人才培养方面的缺陷。“必须从学生未来的需求开始思考,思考我们开什么课,可以帮助学生未来50年不断地自学新知识、不断地找到新工作、不断地保持自己走在社会发展的前沿。”钱致榕说。思考的结果是推行“博雅教育”,“博”即广博的知识、视野和胸襟;“雅”即认真的态度、高雅的标准。这一理念与中国海洋大学实行的“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人才培养的路径可谓异曲同工。

  “课程要一门一门地建设起来”,秉承这一思想,行远书院成立3年多来,先后开设了“大学之道”“宇宙大历史”“日常物理”“世界文明史”“数学、天文与物理”“全球化与人类社会”“大海洋”“行远专题”等8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这些课程皆是“大口径”给学生打基础的跨领域、跨时空的博雅课,重在奠定学生“厚基础”的自学根基,提升他们“宽口径”的从业能力,以及养成“深识见”的思维自省,以期发掘自我,进而造福国家和社会。“育才是百年大计,需要几代人的努力,长期不懈的积累。”钱致榕说。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行远书院坚持“人才要一个一个地培养出来”的理念,对入院学生按他们好学的决心进行严格选拔,3年来,共有250余名学生进入“行远山门”,截至目前已有66人完成了全部8门核心课的学习,修成正果,顺利结业。

  作为“通识教育再起航”计划的试验田,行远书院只有8门通识课程,每年仅有不到100名幸运儿因为他们决心向学得以进入这一“特区”学习。要满足全校15000余名本科生对高质量通识课的诉求,就必须以这片试验田上发展出来的教学方法及课程内容培养新一代的师资向全校推广。如何借鉴行远书院这一“点”的经验,在高质量通识课程建设和学生健全人格养成方面全“面”铺开,使“通识教育再起航”计划走得更长远,中国海洋大学开始了新的谋划。“我们设计了从‘点’和‘面’两个方面着力,并逐步实现‘点面结合、耦合互动’的方案,即‘通识教育再起航’计划。”于志刚说。行远书院便是先行先试的“点”,所谓“面”,就是成立通识教育中心。

  2017年5月4日,恰逢青年节,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中国海洋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正式成立,标志着该校“通识教育再起航”计划实现了从“点”到“面”的转折,高质量的通识教育开始惠及全校学生。

  课程建设方面,通识教育中心充分借鉴行远书院的经验,重新构建起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于一体的通识核心课程体系,截至目前已立项建设了“中国文化传统”“成长:来自心理文化的解读”“数学——宇宙的语言”“海上丝路与中国传统文学的创新”“神奇的高分子世界”“工程思维与创意行动”等9门核心课程和29门基础课程,两者约占全校每学期通识课程开出数的1/3。

  “每节课都是精心准备、认真去讲的,可学生的学习效果却并不理想,通过教务处的教学质量测量和诊断,发现课前导学和课后反思环节欠缺,并及时弥补了这一不足。”谈起学校开展的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质量“测量-诊断-支持”项目,教师们表示很受益。自2017年起,中国海洋大学联合复旦大学高教研究所对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测量和诊断,形成了“建设-诊断-支持-改进”的有效闭环,助力教师开展通识教育教学学术研究,持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依托通识教育中心这一平台,中国海洋大学还组织开展了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工作坊、通识教育大讲堂、专家观摩听课、通识教育访谈等丰富多彩的研讨活动和交流环节,不断营造适于通识教育开展的浓厚氛围,让“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教育理念浸入每个人的心田,使学校在通识教育改革的征途上风正帆悬航自远。


            马君教授在讲授“日常物理”课程

  中国风+现代化+海味浓,打造特色鲜明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最早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或博雅教育,在西方国家已是十分完善的育人路径,这成为国内高校广泛学习和借鉴的典范。如何在借鉴国外大学通识教育丰富经验的同时,立足中国大地的优秀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进行自主创新,扩展通识教育的外延,丰富其知识内涵?

  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实行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第一次把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提高到国家意志的层面,也对探索构建新形势下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提出了新要求。在中国海洋大学的管理者看来,不管是从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视角看,还是从传承创新中华文明的视角看,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都大有不断发展创新的空间。“通识教育首先是‘经典的’,但不一定只能是‘经典的’,它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并因不同国家和民族文明的不同而各呈特色。”于志刚说。

  在实行自主选课制的中国海洋大学,学生可以通过教务平台自由地选择搭配课程表,但也有在选课系统里找不到的课,通识教育核心课“中国文化传统”便是例外。它实行的是学生发邮件申请,然后面试确定上课人选的“复杂”方式。这门以“明本清源、继承智慧、分享绝唱、陶铸精神”为教学目标的课程,其教学阵容可谓豪华强大,除了由黄亚平、陈鷟担任责任教授以外,还有马树华等4位骨干教师,以及3名学生助教。作为学校开设的首门通识教育核心课,其“中国化”的印记十分鲜明,龙凤呈祥、发现汉字、道法自然、意境美学、戏曲人生、中医之道……单从其精心构思的13个话题中便可感受到浓浓的“中国风”。在中国海洋大学,通过精选优秀中华文明元素,借助古今融合、中西对比的方式丰富通识教育内涵的课程还有很多,“大学之道”“汉字文化”“中国茶文化”“道家的智慧”……一门门“中国化”的课程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启迪着当代学子的智慧,均衡着他们的知识结构,并开拓他们的视野,助力他们健全人格的养成。

  在行远书院众学子眼中,钱致榕不仅是他们的院长,还是“宇宙大历史”的主讲教师。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课堂上,钱致榕带领学生以自我审视的视角,探讨宇宙及人类138亿年的变化,并把数学、物理等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与人类社会文明的最新成果融合进来,培育学生的大气象、大情怀和大格局。这令于志刚“眼前一亮”,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通识教育课程“现代化”。现代社会,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生态文明等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并不断刷新着人们对宏观和微观世界的看法,教师如果能够掌握这些知识,并进行适当的凝练和人文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形成新的“整合性”课程,纳入到学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这种与时俱进的做法无疑会令学生受益无穷。当下,这种“现代化”的通识课在中国海洋大学日渐增多,并越来越受到学生的青睐。

  作为一所因海而生、凭海而兴的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的通识教育自然要体现海洋特色,做到“海味”十足。

  在中国海洋大学通识教育的课堂上,除了朝气勃勃的优秀中青年学者,还有白发苍苍令人起敬的先生。年逾八旬的物理海洋学家侍茂崇教授在“通识为体、专业为用”教学理念的感召下,毅然开出了“大海洋”课程,通过对海洋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解读,引导学生们关心海洋、认识海洋,为开发利用和科学保护海洋奠定思想和知识基础。在“极地探秘”的课堂上,史久新等多位教授在娓娓道来中引领学生探索极地地理、冰雪、海洋、生物、社会等多个学科的研究进展,了解极地科学发展的基本过程,掌握从“未知”到“已知”再到“探索未知”的科学规律,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此外,为响应海洋强国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拓宽学生国际视野,中国海洋大学还于2017年6月成立了涉海国际事务课程中心,邀请国际海洋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到校开设通识课。近年来,已有“海洋政治学”“海洋经济管理”“全球化博弈与跨文化治理”等十余门优质课程,走进海大校园,在助力学子成长成才的同时,使这所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底色愈加鲜明闪耀。


  同学们在“成长:来自心理文化的解读”课上分组讨论

  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创建“通”向共“识”的校园生活与文化

  通识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它更加注重人的培养,强调能力的训练和人格的养成。因此,“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体验,注重教育的过程而非仅仅是教育结果”成为15年来,中国海洋大学通识教育改革者始终不变的初心。

  行远兴衰,责任在我。作为中国海洋大学通识教育的实验区和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特区”,进入行远书院学习的学生皆有一份“荣誉感”加身。为了维护好这份荣耀,他们不仅课堂上更勤奋、更刻苦,在书院的生活训练中亦要养成严格的自治自律能力。“跨专业、跨年级集中住宿”“荣誉不监考”“行远团膳”“暑期训练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学生锻炼自我,提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舞台。“通过组建自治会及担任小助教,我们秉承荣誉精神,不断挑战自我,在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的前行中,我们学会了选择。”行远书院第零期学生崔晓宇说。

  “助教制度”“小组讨论”“课前预习”“课后作业”“读书报告”“实践体验”,以及行远书院的“3+1+2+3”课程模式,关于通识课程建设,中国海洋大学历经15年的探索,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

  又至学期末,中国海洋大学新一轮选课活动正在进行,同学们认真研读下学期将要开设的通识课的学习要求,选择自己心仪的课程。历经两个学期的摸索,王萍教授决定把她担任责任教授的通识教育核心课“成长:来自心理文化的解读”在2019年春季学期增设为2个班,每班控制在60人以内。扩容的动力源自“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育人理念使她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教与学的崭新滋味。“我见过不少的课堂讨论经常呈现‘形式大于内容’的尴尬,不少学生打‘酱油’混时光。不料在这个课堂上,我完全改变了对于‘讨论’价值的怀疑。”王萍说,讨论要求学生每星期至少要有20000字左右的阅读量;在问题设置上,不仅要有学术意义,同时还要是引起学生兴趣的成长中的突出问题。发言既有观念的认同,也有质疑甚至反对。“我看到了有些上课时习惯于垂着头的学生,讨论的时候眼睛里闪烁着灼热的光;我见证着有些羞涩的学生,在小组里有理有据地从容地表达内心的思想。这种成长不是老师灌输产生的,而是在提问、倾听、支持、反驳中冲破阻碍其自我完善的屏障后获得的成长。”这令她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有了更深刻、更真切的理解。“课程结束了,成长还要继续。”“为老师和课程打call!在这里感受到了同学小组之间的温暖,体验到了由陌生到熟悉彼此的奇妙过程!而且,好多心理知识是真的对生活有很大帮助!”课程结束时,学生写下的一段段学习感悟成为王萍努力把课程建好的不竭动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这一“通”向共“识”的教改活动中,受益的不仅有学生,教师对“教学相长”有了更深的体会。“同学们对这门课的认同,让我作为人文学者,感受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当然,承担‘大学之道’这门课也有很多心不能及,力所难逮的困难。第一轮课程结束,如释重负之后的成就感至今还记忆犹新。”在行远书院第零期和第一期学生结业典礼上,朱自强教授如是说。同样的感受,赵栋梁教授也在行远书院第二届结业典礼上与大家分享:“通过‘大海洋’的教学,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教学相长。教学中不要面面俱到地灌输知识,而是将问题的来龙去脉讲清楚,深入认识和理解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和对问题的思考,掌握学习方法,让知识真正为我所用。”

  在这一过程中,王萍教授则对培养一个优秀的课程研发团队产生了更多期待。相对于之前的“个人劳动形态”,在通识教育核心课的构建中她借助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专业力量,与其他6名青年教师一起分工协作,进行课程模块设计和教学实践。既使青年教师的教育能力得到了提升,也加深了他们对通识教育的理解与认识。“我还期待以后能够跨越学科界限,加强同其他教师的联系与合作,比如聘请在人文艺术领域里具有深入研究和独特见解的教授走进心理课堂,让学生感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促进健康人格养成。”王萍说。

  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实施,一点一滴抓出成果。15年来,中国海洋大学围绕着通识教育的宗旨和理念,始终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不断完善通识教育的校园生活和文化建设,已切实将通识教育贯穿于学生大学生活的全过程。

  “我们现在建设实验区和‘特区’,更期望将来能够把行远书院打造成一个特色鲜明的通识教育的示范区。在教育的理念、内容、方式等方面为我们学校乃至为我们国家的其他兄弟高校提供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能否成为示范区要看我们的努力,要看书院的成效。”在行远书院揭牌仪式上于志刚如是说。如今,3年过去了,中国海洋大学通识教育的师资、课程、教材和制度逐渐固化下来,行远书院这一“点”的经验已经在全校推广,并朝着影响和带动国内通识教育的改革与实践迈进。

  大道之行,一以贯之。15年,只是中国海洋大学悠久办学历程中的一小段,面向未来,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征途中,中国海大人将继续秉承“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育人理念,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关于中国海洋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