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立校 科学发展 树人立新 谋海济国——中国海洋大学改革发展之路与辉煌成就
http://www.huaue.com  2019年10月24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

  在新中国教育、科技和海洋事业的浩浩大军中,有一所始终与国家海洋科教事业命运与共,发挥着战略支柱性作用的高校——中国海洋大学。学校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秉持“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之创校宗旨,走出了一条特色立校、科学发展、树人立新、谋海济国的独特发展道路,为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和海洋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历史性贡献。

  特色立校,终成国家重点建设仅有的一所综合性海洋大学

  学校的前身是于1924年创办的私立青岛大学,这是国人在齐鲁大地上创办的首所以本科为起点的现代意义的大学。20世纪30年代,校长杨振声就清醒地认识到青岛地域优势,提出在学科设置上应充分发挥地理比较优势,创设海洋学、海边生物学、气象学等其他大学所未设之学系。这是中国海洋大学特色学科的首个源头,为后来学校海洋、水产等特色学科享誉国内外,青岛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海洋科技与教育城市奠定了基础。

  20世纪40年代,学校增设水产系,这是国内首个本科水产学系。随后又成立了海洋研究所、水产研究所。1948年9月,水产研究所开始招收研究生,学科有渔捞学、鱼类学、水产生物、养殖学、水产化学、水产生态学、水产水理学。此为中国海洋大学特色学科的第二个源头,开启了中国培养高等水产人才之先河。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具有战略眼光的华岗校长,不失时机地建设重点学科,明确办学方向,确定“文史见长、发展生物和开拓海洋”的发展战略。同年,学校倚重几位归国专家,设立专门的海洋系,开创了我国海洋教育的先河。1960年10月,学校被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上世纪60年代初,在国民经济遇到极大困难的情况下,国家仍十分重视海洋科教事业,斥巨资为学校建造了我国首艘2500吨级的海洋实习调查船——“东方红”号。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发展步入快车道,1994年实现了国家教育部门与山东省政府部门共建体制,获得重点支持,学校首批进入“211工程”序列。进入21世纪,学校全力促成国家教育部门、山东省政府部门、国家海洋部门和青岛市政府部门共同重点建设,并由此跻身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行列。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围绕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学校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写好一流大学建设“奋进之笔”。海洋科学与水产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海洋科学学科位居全球高校第6位、发表论文数位居全球高校之首(软科排名),水产学科近5年发表论文数位居全球高校之首(Scopus数据库);船舶与海洋工程、大气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全球高校100强(软科排名)。地球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等9个学科(领域)名列美国ESI全球科研机构排名前1%,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一流研究型大学学科体系基本形成。

  2009年以来,先后有麦康森、吴立新、宋微波、李华军、包振民等5位教授当选两院院士,成为我国海洋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科技部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新获批建设国家—地方海洋大数据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5个国家、省部级研究中心,海洋生物基因组学与分子遗传育种创新引智基地获准立项建设,世界较大静音科考船“东方红3”深海大洋综合考察实习船(5600吨)启航,海洋高等研究院超算平台、碳—14加速器质谱中心试运行。学校还积极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合作伙伴涵盖沿线16个国家的38个科教机构。


             管华诗院士团队在开展科学研究

  科学发展,确立科学的学科发展思路和总体发展策略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海洋大学在全国率先举起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的旗帜,确立了“强化发展特色、协调发展综合,以特色带动综合、以综合强化特色”的学科发展思路和“重特色、求质量,先做强、再做大”的总体发展策略,与时俱进地处理好“特色”与“综合”、“做强”与“做大”的辩证关系。围绕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重点建设海洋科学、水产科学与技术、海洋药物与食品、海洋开发工程与环境保护技术、海洋发展5个学科群。

  学校以海洋科学为牵引,与地质学、大气科学耦合互动发展,辐射带动物理学、大数据等基础学科和新兴学科,新增地质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成“东方红3”船、海洋高等研究院等重大平台,拓展带动地球科学整体发展,以海洋科学学科为鲜明特色的地球科学进入ESI前0.36%,大气科学进入全球高校100强(软科排名)。

  以水产科学与技术、海洋药物与食品学科群为牵引,带动生物学、生态学等学科水平的提升,辐射带动化学等基础学科发展,强化建设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加快推进生命科技中心大楼建设,拓展带动生命科学与技术学科整体发展,以水产学科为重要依托的植物学与动物学进入ESI前0.25%,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全球高校100强(软科排名)。

  以海洋开发工程与环境保护技术学科群为突破点,以西海岸校区、深圳研究院等的建设为机遇,高起点有重点地建设海洋工程技术学科,推动工程技术若干学科水平不断提升,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位居全球高校第16位,环境科学与工程进入全球高校200强(软科排名),新增水利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以海洋发展学科群为突破点,加快推进海洋发展研究院综合改革,推进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与海洋学科交叉融合,突出海洋经济、海洋法学、海洋管理、海洋文化等特色,带动应用经济学、法学等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海洋发展研究院入选山东省重点建设智库。

  此外,学校还以与重点建设学科的交叉融合为主要路径,推动数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与特色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与渗透,带动基础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若干方向进入世界一流,新增数学、中国语言文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良好的学科生态促进相关学科呈现出稳健的发展势头。学校已系统建立起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到人文社会科学,从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发、工程化开发到高端智库的完整海洋学科链条,形成了以海洋和水产为显著优势特色、与国家海洋事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学科体系。

  树人立新,造就大批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

  中国海洋大学坚持育人为本,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合作与竞争意识、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把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作为学校的特殊使命。遵循“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实行有限条件的自主选课制度和学业识别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度,形成了个性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以新时代本科知识重构计划为统领,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实施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成立崇本学院,推进海洋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实施专业水平提升计划,推进13个卓越计划专业建设,组织轮机工程等7个专业通过国家(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实施创新创业提质升级计划,建立创新教育实践中心和i+Ocean创客空间,提升本科生研究发展计划(SRDP)项目建设质量,组建创新实践班,实现创意、创新、创业教育提质升级;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扩大境内外合作培养项目,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途径。

  实施课程质量提升计划,打造金课、淘汰水课,构建精品课程体系。强化核心课程建设,全面开展学生学习体验调查,形成了公共基础核心课程及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打造全新智慧教室和学习交流空间,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建设有机结合,建成高水平慕课50门,11门获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Bb在线课程中心,在线课程达2415门,全面推动混合式教学改革;通过Bb评估模块推动“专业+课程”建设与评估一体化方案,将成果导向(OBE)理念落到实处。实施通识教育再起航计划,保证通识教育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

  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探索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本硕博贯通模式,打造全球海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地。畅通专业和导师调整,打造基础课扎实、专业课前沿的课程体系,构建融合贯通、有序分流的培养流程,试点学术学位研究生按照一级学科进行招生、培养和授位。构建企业行业等社会力量参与、互利共赢的产学合作培养新机制,与华为等17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师资共享、技术共有、人才联培、设施联建”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开展协同育人。

  迄今为止,学校的毕业生中已有14人当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在“1977年恢复高考后本科毕业校友当选两院院士数据统计”中,学校排第13位,另有3人先后担任国家海洋部门领导。神舟飞天、嫦娥奔月、蛟龙探海、极地科考、亚丁湾护航、辽宁舰入列、蓝色经济蓬勃发展……这其中无不有中国海大人的身影,他们遍布神州,远及寰宇,在各个领域辛勤耕耘、励精图治,为国家富强、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型深远海综合科学考察实习船“东方红3”

  谋海济国,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建设海洋强国的历史使命

  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空间,“海洋强国”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而“谋海济国”,则是中国海大人的天然使命。一代又一代的海大人为此焚膏继晷、兀兀穷年。譬如文圣常院士开创性地提出了“文氏普遍风浪谱”理论,结束了我国建港规范中长期依赖国外海浪谱的历史;冯士筰院士构建的近海环流及物质输运理论,被国际学术界誉为物质输运理论的重要进展;张正斌教授开拓了海洋物理化学和海洋界面化学学科,被誉为我国海洋物理化学的奠基人。

  近年来,学校坚持“面向国家急需、围绕关键领域、立足学校优势、强化系统集成、实现一流贡献”的总体思路,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占据前沿技术制高点为目标,加强从基础研究、关键技术、装备研制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实现了“多学科交叉、大项目汇聚、大平台支撑、大成果集成”的高质量提升。

  学校开展“两洋一海”透明海洋计划。实现了主要调查海区全覆盖,成功构建全球区域布放密度较大的固定平台观测网;完成多类深海观测、探测装备定型,使我国成为全球第4个掌握深海Argo装备技术的国家;对“两洋一海”区域的预报时效大幅提升,海洋和大气耦合预报的时空分辨率居全球之首。

  实施“21世纪海洋蛋白质”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重点专项实施首年即获批中央财政经费逾亿元,突破种质创制、健康养殖、绿色加工等重大技术瓶颈,有力支撑健康中国战略。

  全力推进“蓝色药库”开发计划。海洋药物筛选准确率由20%以下跃升到70%以上;管华诗院士带领团队成功研制中国首个海洋药物藻酸双脂钠(PSS),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海洋新药“甘露寡糖二酸”(GV-971)正在推进上市,这对提升我国创新药物研究领域的国际地位具有深远意义。

  全速推进“蓝色智库”建设。瞄准国家对全球海洋治理、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生态文明等重大现实需求,重点建设涉海研究团队,深化与自然资源部门、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等合作,承担30余个省份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持续发布《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北极地区发展报告》,有效发挥智库作用。

  其中尤值一提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海水养殖产业基本是零。正是经过以校友方宗熙、王克行、王如才、赵法箴、张福绥、雷霁霖等人为代表的海洋科技人员攻坚克难,才引发了以海带、对虾、扇贝、海水鱼、海参、鲍鱼等海珍品为代表的“五次海水养殖浪潮”和海水增殖大发展,使我国实现海水养殖产量超过海洋捕捞产量的历史性突破,一跃成为世界水产品产量之冠的国家。时至今日,学校又突破了多项分子育种核心技术,使水产生物的全基因组分子育种成为可行,已应用于扇贝、珠母贝、河蟹、对虾等水产生物及十多种农作物和模式生物,推动我国水产分子育种技术跃居国际前沿。育成5个贝类新品种,“蓬莱红2号”为国际上首个全基因组选择技术育成的水产品种,引领了水产分子育种技术的发展趋势。“扇贝分子育种技术创建与新品种培育”获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树人立新,谋海济国,建设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海洋大学由来已久、矢志不移的发展目标和战略选择。今天,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都亟待一所更加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中国海洋大学。因此,学校将坚持长期以来探索形成的特色发展之路不动摇,通过实施一系列重点建设计划和工程,培育一批世界一流学科方向,创造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造就一批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取得更大建设成效。

  文:梁纯生 陈鷟 黄鲁粤 图:刘邦华 吴涛
 关于中国海洋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