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当好跨文化交流的排头兵
http://www.huaue.com  2017年8月17日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暑期,在中国人民大学一间教室里,美国威廉姆斯学院GeorgeT.(Sam)Crane教授正在引导着来自中国的学生们阅读英文译本的《论语》和《孟子》,让他们理解英文语境下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这是他第四次在国际小学期面向人大学子和来自全球的学生讲授“儒学在美国”这门课程。
  
  自2009年人民大学创办国际小学期以来,每年7月,都会有一群不同肤色、不同国家与地区的青年学生如期而至,给这座校园带来“国际范儿”十足的活力。
  
  “随着全球化向着更加纵深的方向发展,各个国家都在更加深入地参与全球治理,我们的生存与发展已经被纳入‘地球村’之中。”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表示:“高等教育应当培养出一批具有世界格局和国际视野,能够承担起全球责任、具备国际交往能力的新一代青年。”
  
  “探索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走出去的新路径”
  
  目前,国际小学期已累计开设1048门次课程,接待外校学生3202人次,本校学生25748人次,聘请736名海外一流大学师资。“国际小学期也让所有人大学生实现了一个梦想:不出国就能拥有在国际化环境中学习的机会。”财政金融学院学生张雨萌感慨道。
  
  据介绍,中国人民大学始终以“在地国际化、双向国际化”为理念,邀请国际一流大学和本校优秀师资授课。小学期在满足校内本科生学习需求的同时,面向全球招收国际学生,让本校学生不用走出校门就能享受送到“家”的“名师+名课”,每年让数百位国际学生接触中国、了解中国、研究中国。正是在国际小学期的课堂上,许多中国学生与国际名师建立起了深入的联系。
  
  《教育体制改革简报》曾对人民大学国际小学期进行专题介绍,指出国际小学期不仅让广大学生普遍受益,推动了教学方式的变革和高质量课程的建设,还“探索了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走出去的新路径”。
  
  9年来,人大国际能源研究中心许勤华教授几乎每年都会邀请包括牛津能源研究所赵任峰教授、香港城市大学WilliamCHUNG教授和新加坡国立大学PhilipAndrew-Speed教授在内的一批国际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的著名学者合作开设“中国能源问题研究”课程。
  
  “将中国视角与外国视角结合,建立起一种能够透过现象把握发展规律,多维度分析中国能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是我在小学期开设课程的初衷和最大特点。”在许勤华和赵任峰看来,更值得欣慰的是,小学期结束后,不仅有中国学生表示将出国继续在这个领域深造,也有来自法国和荷兰的学生因为小学期的学习获得了法国能源部和荷兰能源部的工作和实习机会。
  
  “东方有必要与西方相会,西方也有必要与东方相会”
  
  据2016年国际小学期外籍学生反馈情况调查显示,近半数外籍学生参加国际小学期的主要因素是“对中国及中国文化感兴趣”,像“儒学在美国”一样从中外多角度解读中国文化和中国问题的课程越来越多,大规模的中西对话也在课堂外上演。
  
  “东方有必要与西方相会,西方也有必要与东方相会。”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阿冯斯·腊碧士教授曾在世界汉学大会上表示,汉学的使命就是促进各国文明能够更好地相互理解,最终能够更好地理解自身。
  
  作为一个植根于中国、发展在海外,以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汉学在世界范围内营构着中国图像,并以此影响到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观念的认识乃至国家政策的制定。对于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今世界”和快速发展中的“当代中国”,汉学无疑是提升中西对话能力、从他者反思自我的重要平台。
  
  自2007年,国家汉办与人民大学合作发起举办的世界汉学大会至今已经举办了五届。不同于以往四届的较大规模,第五届大会以“比较视野下的汉学:传统与革新”为主题,根据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的建议,精简人数、凝练议题,在两天的时间内,与会学者围绕“汉学与中国”、“汉学与西学”、“汉学刊物的百年回顾”、“汉学范式的古今之争”等议题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在与会学者看来,世界汉学大会的意义在于跨越历史传统与文化身份的隔阂,倡导当今世界由对话而增进理解,因理解而尊重差异,从差异而达致和谐,不仅为推动汉学研究形成新范式、更为中西文化自由交流做出了极大贡献。
  
  对于以“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一面旗帜”著称的人民大学来说,与世界的对话从未停止。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学校已与世界上58个国家和地区的255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并积极探索高校国际合作的新模式,深化与重点合作伙伴的交流关系,成为“世界大学联盟”等一系列高校联盟成员;仅在2016年,学校就举办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2016:中俄新闻教育与传媒发展”暨“中俄新闻教育高校联盟”成立大会、“2016国际儒学论坛”等校级交流和研讨会一系列学术活动30余场。
  
  “中国最好最妙的出口产品”
  
  “孔子,全世界都认,但如何用外语讲清楚孔子?”在很多国际传播机构负责人看来,能用外国人听得懂的方法讲授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生活的专家学者太少了。“孔子新汉学计划”承担起了解决这一难题的重任。
  
  对于世界汉学大会,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国家汉办主任许琳称之为“孔子学院皇冠上的明珠”,是“皇冠上的亮色”。由孔子学院总部设立的这项计划包含中外合作培养博士、来华攻读博士学位、访问学者、青年领袖、国际会议、出版资助6个项目,旨在帮助各国青年深入了解中国和中华文化,繁荣汉学研究,增进中国与各国民众之间的友好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是“孔子新汉学计划”首批15所国内试点院校之一。以显著的人文社会学科优势特色,学校把共建孔子学院从语言教学延伸到学术合作等多个领域。
  
  从2006年参与承建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孔子学院至今,人大已与四大洲10个国家海外高校先后合作共建了13所海外孔子学院,其中,有意大利对外汉语教学与中意文化交流最具典范性的博洛尼亚大学孔子学院,有南非首家将汉语纳入大学教育体制的津巴布韦大学孔子学院,有在特拉维夫大学建立的以色利第一所孔子学院……13所孔子学院共9次获得“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的称号,中国人民大学也被评为“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院校”。
  
  以海外孔子学院为平台,人民大学与外方伙伴院校各领域学者创造了诸多交流机会和学术合作契机。今年4月18日,刘延东副总理为我校与加齐大学合办的“中国馆”揭牌,这是在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支持下、世界上首个中外大学合作共建的首个“中国馆”项目。
  
  馆内展出了由人民大学程天权教授执笔撰写的《中国之路》和金灿荣教授的大部头著作《大国的责任》《中国的抉择》三本书(均由人大出版社出版),还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等英文版图书。刘延东副总理指出,以人民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在中外人文交流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馆”是一个延续性的中土学术和文化交流的平台,双方要“有来有往”“来来往往”,把“中国馆”工作做好。
  
  在人大校园,从被刘延东副总理评价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重要成果”的《中国京剧百部经典英译系列》一书付梓出版到承办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分论坛、发起举办20国集团智库论坛、参与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师生们的视野和足迹不断延伸。
  
  通过不断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和不断确立全球范围内的学术话语权,中国人民大学已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走向世界的排头兵,成为跨文化交流的桥头堡,成为中国高校传递中国声音的一张亮丽名片。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所说,“我们应从中国国情出发、从中国需要出发,把解决中国问题与运用世界科学和文明进展优秀成果统一起来,把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统一起来,使我们的大学建设真正有效支撑起中国发展,使中国发展真正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令世人尊重的贡献,进而向世界展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风采。”
  
  
 关于中国人民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