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利物浦大学老龄化社会研究院举办研讨会
http://www.huaue.com  2017年7月21日  来源:华禹教育网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时,这个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中国自1999年已步入老龄化国家,人口老龄化以及它所带来的对文化、经济、社会和技术影响,已成为全球最具挑战的发展趋势之一。

  7月15至16日,西交利物浦大学(简称“西浦”)老龄化社会研究院研讨会召开,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同济大学等众多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汇聚西浦,围绕老龄化与技术革新、社区营造以及商业模式这三个主题全面深入探讨基于“积极养老”理念的未来老龄友好社会的发展趋势。

  西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系副教授、老龄化社会研究院院长梁海宁博士致开幕辞并对参与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老龄化社会研究院的成立和发展离不开业界专家的支持,研究院的主要任务是促进有关人口老龄化影响的跨学科、跨区域和跨国界的研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Florian Kohlbacher博士是西浦老龄化社会研究院的创始人,同时也是经济学杂志企业协会的北亚区负责人,曾在西浦担任市场营销与创新专业副教授。Kohlbacher博士通过对日本银发产业市场的研究,联合编撰了《银发市场现象:老龄化发展下的市场营销与创新》一书。他在演讲中通过对日本银发市场老年人购买力的分析引出针对老年人的产业结构。他说:“市场上有许多产品有着华丽的外表,让人印象深刻的介绍,却不能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人口结构的变动带来了适应老年消费群体的产品和服务的新需求,商业机构首当其冲的需要清楚地了解和定位他们的市场开发空间,并使其创新型战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他补充道:“不仅需要市场调研,还需要全球化的社会参与度,针对老龄化市场的积极帮助。”


  同时,Kohlbacher博士还强调了产品的设计要跨年龄段,“设计的产品不仅要照顾老年人,还要兼顾年轻人,使产品能广泛利用。”例如日本的“关照机器人”、“老年手机”以及适合多年龄段的游戏等。

  Nazlena Mohamad Aliboshi是马来西亚Kebangsaan大学视觉信息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和副教授,她介绍了技术干预对马来西亚健康养老的影响,阐释了通过辅助科技和信息交流系统可以更好地从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理解老龄化问题。在NAzlena看来,目前大量的工作应该着重在提高老年人群体对相应技术操作的技能上的支持。


  冯凭心目前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互动科学与机械学员攻读博士学位,她的研究方向包括说服、健康、人机互动和看护。她的研究针对那些非亲属非专业的长期看护义工,主要分析看护义工在相互不认识的情况下能否分享护理方式。她认为:“护理方式通过语言交流和提高解决问题质量对于促进看护义工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理解上有很大帮助。”然而,该项研究也有存有一定挑战性,为了更好地支持在一个信息搜集系统中信息的输入和输出,互动功能需要被维护,同时数据的真实性和时效性也需要用另一种机制去管理和完善。


  此外,来自同济大学的李斌教授、姚栋副教授,河南大学的王哲教授,以及西浦公共卫生系的Robert Lynch副教授等专家学者也围绕老龄化与社会构造的具体举措、老龄化与公共健康等方面分享了真知灼见。

  研讨会第二天,西浦跨学科学生团队汇报了前期对于苏州浒墅关镇设计咨询项目的研究成果,并接受专家团队的点评,他们计划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继续开展深入研究。

  (记者:李淑琪)
 关于西交利物浦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