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泰山科技学院在全国通识教育年会作报告 |
http://www.huaue.com 2025年4月23日 来源:华禹教育网 |
|
日前,第八届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年会暨第六届中国艺术教育论坛在中国美术学院隆重召开。泰山科技学院常务副校长谢承红、通识教学部主任刘会、电影评论中心主任刘晨及有关通识教学单位教师代表参会。谢承红受邀在分论坛作专题报告。

适逢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实践20周年,大学通识教育联盟成立10周年之际,来自全国各大高校450余名代表齐聚杭州西子湖畔,以“艺术、人文与科学:通识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议题,通过“主论坛演讲”“分论坛报告”“圆桌讨论”“中国艺术院校校长论坛”等版块,聚焦人的全面发展,直面当代教育与社会的整体变革,思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知识教育与实践应用、人工智能与艺术人文之间的内部张力与互动关系。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主持,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余旭红致辞。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常务理事会执行主席李猛做大学通识教育联盟2024年度工作报告。清华大学新雅书院讲席教授、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常务理事会秘书长甘阳主持大会教育家论坛,北京大学原校长林建华、中山大学原党委书记陈春声、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童世骏围绕“通识教育如何回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这一话题进行了对谈。在专题研讨环节,学界大咖呈现多元探索:浙江大学孙凌云教授剖析大模型时代亟须培养的“元能力”;香港中文大学李行德教授以ChatGPT为例,提出“生成式AI伦理教育”新命题;中国美术学院牟森教授则通过《家庭编年史》课程,演绎艺术教育对社会关系的重构价值。
中国文联副主席许江、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杨燕迪、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孙向晨等还围绕艺术教育唤醒“感性智慧”、AI时代通识教育与艺术创作、全链条美育课程体系等做了专题分享。
在分论坛,谢承红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全员书院制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为题,阐述了书院制教育有效赋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育人机理和内在逻辑。主要通过通识教育体系及非形式课程教育的形式弥补了纯专业教育的局限性,支持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综合素质能力和人文通识能力的发展。他以泰山科技学院为例,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视角,从书院育人内容、文化及空间精神、阵地场域、管理体制机制、导师团队、学生成长评价等维度表达了书院制教育的路径建构过程。并从完全学生观、师生教育生活质量、通识体系、创新教育拓展、生涯发展等角度进行了效果评价。
报告受到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湖南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与会高校代表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肯定。
会议期间,泰山科技学院教师团队深度参与陶艺彩绘、书法等12个实践工坊,并参观了“《黑神话·悟空》艺术展”“中国动画的学脉与精神研究展”“中国美术学院艺术教育案例展”等7个展览,同时与多所高校就“传统文化课程开发”“虚拟现实教学场景搭建”展开交流讨论。刘会表示:“这些前沿探索为学校在人工智能时代通识课程的深化提供了重要参照系,泰科的通识教育工作也将充分结合校情、学情、社情做出更加有力的实践和探索,持续为学生交付独特的通识教育价值。”针对中国美术学院前瞻而又有深度的课程探索,刘晨表示:“我们泰科的学生难道不会有这样的故事吗?答案肯定有的,值得反思的是得付出什么样的努力?才能造就这样的课程?这将是教育理想主义者一生的荣耀”。

此次参会,泰山科技学院充分展示了通识教育及书院制育人模式的探索成果,同时也汲取了丰富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深化育人模式改革,加强艺术、人文与科学在通识教育中的融合,搭建融合AI导师、虚拟实训等技术创新场景。
|
关于泰山科技学院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