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西安培华学院深化产教融合 构建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新生态 |
| http://www.huaue.com 2025年11月25日 来源:华禹教育网 |
|
作为陕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十四五”期间,西安培华学院秉承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紧紧围绕“职业导向、能力牵引、项目驱动”育人路径,持续推进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着力构建具有培华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机制先行,系统构建产教融合育人新格局
学校高度重视产教融合的顶层设计与制度保障,坚持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教育教学核心理念,系统推进育人机制改革。五年来,先后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指导意见》等11项制度文件,覆盖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等关键环节,形成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通过明确“职业导向”办学定位,学校推动六大专业群与地方产业链精准对接,持续推进产业学院建设,为人才培养全过程注入产业基因。这一系列制度设计与机制创新,为学校构建“全过程、多层次、立体化”产教融合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平台共建,拓展校企协同育人新路径
学校不断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与200余家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建成校外实习基地232家,评选优秀产教融合基地100家,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校企合作典型案例。通过实施“六个一”工程,推动37个专业与77家深度合作企业、27个行业协会、22个学会以及15个研究机构、33个专业社团实现资源对接,构建起多元协同的育人网络。
产业学院建设成效尤为显著。学校按照“一院一策”思路,建成华为ICT现代产业学院、生态商科产业学院、未来产业学院等6个特色产业学院。其中,华为ICT现代产业学院获评西北地区“领先级华为ICT学院”,生态商科产业学院学生参与上市公司评估项目20余项,未来产业学院联合中国银行远程银行中心开设创新实验班,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衔接。
学校累计立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13项、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6项。通过建设“行业企业课程资源库”“真实项目案例库”,完成近200门行业课程和4000余个项目案例的更新,为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过程重塑,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新提升
在专业与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学校基于行业特征整合形成六大专业群,紧密对接地方产业链需求。创新推出27个微专业,覆盖数字经济、信息技术等前沿领域,实施“主修专业+主修微专业+辅修微专业”的“1+1+1”培养模式,打破传统专业壁垒。
课程体系全面重构,基于OBE理念构建“三级矩阵”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1300余门以“课点”为单元的课程大纲。实施“金课工程”,建成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9门、校级应用型示范课程100门、院级课程218门,形成金字塔式课程结构。校企合作课程达100门,实现“课堂即职场”的教学转型。
实践教学体系持续优化,各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平均占比达33.5%,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占比超过70%。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291个,其中校企共建16个,每年组织4000余人次参与专业实习实训。大力推进项目式教学,将企业真实项目、横向课题融入课堂,邀请企业专家开展讲座212场,覆盖师生2.7万余人次。
学生竞赛与创新创业成果丰硕。每年组织学生参与行业企业类竞赛60余项,年均获批国家级大创项目10项以上,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显著增强。
师资赋能,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与新教材体系
学校高度重视“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累计认定“双师双能型”教师331名,组织587人次教师赴159家企业挂职锻炼,聘请458名企业教师参与教学。评选优秀校内外实习指导教师109名,组建校企合作教材编写专家库,入库企业专家66人,合作编写教材18部。
教师教研与实践能力同步提升,立项产教融合研究课题15项,2024-2025年完成相关研究项目1093项,结项785项,有效促进教学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
学校构建“校企协同、多元参与”的评价机制,企业专家深度参与学生实践成绩评定、毕业论文审题与答辩等环节,80%以上毕业设计源于企业真实课题。根据第三方麦可思报告,毕业生通用能力达成度达98%,工程与商科类专业能力达成度在93%-99%之间,人才培养质量获得社会高度认可。
|
关于西安培华学院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
|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