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薪火,点燃创新引擎——晋中信息学院举办第三届乌马河·非遗创新创业大赛
http://www.huaue.com  2025年11月24日  来源:华禹教育网

  为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实践,激发青年学子文化传承活力,晋中信息学院近期举办第三届乌马河·非遗创新创业大赛。本届大赛以“非遗正青春,智创新赋能”为主题,吸引了419支团队、2240名学生踊跃参与,经过初赛、复赛的激烈角逐,23支团队脱颖而出晋级决赛。11月21日,大赛决赛正式举办,12支团队凭借精彩表现斩获殊荣。




  本届大赛自启动以来,得到全校师生的广泛关注。报名团队涵盖所有二级学院,参赛项目聚焦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涵盖传统手工艺、表演艺术、数字技术应用等多个方向。参赛人数与项目质量均创历届新高,彰显了非遗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强大吸引力。

  决赛现场邀请了阵容强大的评委团队,他们分别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边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负责人、太原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兼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李卫国,晋中市太谷区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赵红艳,晋中市太谷区文化馆馆长田爱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谷饼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俊伟,国家级创业培训师周辉,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张杰明。


  23支团队通过路演答辩、实物展示及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了项目的可行性,并将自身专业知识与非遗领域深度融合,充分彰显了项目的创新性。“皮影戏传承与创新”团队以皮影戏为核心,结合AR技术开发了互动式皮影戏体验平台,用户可通过手机扫描皮影角色,观看动态剧目并参与剧情创作;“3D非遗拓印工坊”团队专注于非遗拓印技艺的现代化应用,通过3D扫描技术,团队将传统碑刻、器物纹样转化为数字模型,并开发了可定制拓印的文创产品;“平遥推光漆器髹饰”团队聚焦平遥推光漆器的传承与创新,针对传统漆器制作周期长、成本高的痛点,团队研发了环保型速干漆料,并设计了可拆卸的模块化漆器结构。决赛项目精彩纷呈,赢得现场评委称赞认可。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兼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李卫国在总结点评中表示:“本届大赛项目整体水平较高,既有对传统技艺的深度挖掘,也有对现代科技的大胆应用。但创新需以尊重非遗本真为前提,避免过度商业化导致文化失真。”他同时建议,未来项目可进一步探索非遗与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的结合点,让非遗真正“活起来”。


  经过激烈角逐,大赛评审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以上12个获奖团队的指导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项,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艺术传媒学院、书院部荣获优秀组织奖。




          第三届乌马河·非遗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名单




  非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创新是传承的动力。晋中信息学院第三届非遗创新创业大赛以青年之力激活非遗基因,以科技之翼赋能文化传承,为非遗保护与创新发展提供了“高校样本”。在这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中,我们看到了非遗的未来,也看到了文化自信的根基。
 关于晋中信息学院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