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华人故事】4年,43960字,特别表现奖……她值得!
http://www.huaue.com  2025年11月13日  来源:华禹教育网

  11月5日至7日,2025年陕西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训练营在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举行,西安培华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辅导员郝甜甜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出色的现场表现,在学情分析、谈心谈话、案例研讨三大环节中脱颖而出,斩获“特别表现”奖,总成绩位列全省同类院校第一。这份荣誉的背后是她四年如一日对辅导员工作的深耕细作,更是对“立德树人”初心的执着坚守。


     西安培华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辅导员郝甜甜(左6)上台领奖

  亦师亦友 · 双向奔赴守情谊

  “辅导员的工作没有惊天动地,却藏在每一次倾听、每一次陪伴里。”作为传媒与设计学院的辅导员,郝甜甜始终围绕九大职责,将思想引领、学业指导、就业帮扶、日常管理等工作落到实处。四年来,她摸索出以“非暴力沟通”为核心的工作方法,通过倾听、了解、关照学生,结合利弊分析、情绪关注和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发掘自身潜力。


  在她看来,辅导员并非完美的“教育者”,而是需要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同行者”。深夜发现学生在楼道流泪,她坐下陪伴两小时,倾听学生的困扰与过往心结,用自身经历分享经验,引导学生将消极情绪转化为自我包容的力量;为每一位学生手写新年贺卡,字里行间满是真诚祝福;带领学生开展团日活动、社区读书会,在集体活动中提升凝聚力;走访宿舍、召开诚信考试班会,将日常管理化作育人契机。


  从大一的宿舍走访初识,到大二大三的班会座谈深谈,再到大四的线上实时指导,郝甜甜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调整沟通方式,让关怀如春雨般,无声浸润学生的大学时光。正是这些藏在细微处的坚守,让她成为学生口中亲切又可靠的 “甜甜老师”“甜甜姐”。

  学生们亲切的称呼背后,是跨越师生的信任与依赖。在学生李嘉琪眼中,她是“温暖靠谱的邻家大姐姐”,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耐心疏导烦恼;学生綦昕怡评价她“认真负责、耐心细心”,既关心学业事务,也关照内心成长;学生陈佩含则骄傲地将她视为“值得炫耀的导员”,直言“她让我慢慢接受自己,变得更自信坚定”。


  于郝甜甜而言,育人的价值从不在于轰轰烈烈的成就,而藏在那些温暖的瞬间里——当看到学生在朋友圈分享班会感悟时,当收到毕业生珍藏多年的手写贺卡时,当得知学生在岗位上稳步前行时,欣慰自己的陪伴为他们的人生添了一份力量。这些瞬间,如同点点星光,照亮了她的育人之路,也让她愈发坚信,这份平凡的工作里,藏着最动人的温暖与意义。

  硕果盈枝 · 搭台赋能助成长

  四年辅导员生涯里,郝甜甜的育人成果不仅藏在学生的口碑里,更写在一张张荣誉证书、一项项亮眼成绩中。


  在思想引领与班级建设上,她所带的2021级环境设计02团支部,凭借扎实的主题活动与凝聚力,在校团委“十佳团日活动”评选中斩获三等奖;多个班级多次获评“先进班集体”“五四红旗团支部”,班级学风浓厚、集体氛围温暖,成为学生成长的“温馨港湾”。


  学业与竞赛指导中,她始终做学生追梦路上的“助推者”。所带学生中,3人凭借优异表现荣获“国家奖学金”,成为年级学风建设的榜样;她指导学生撰写的《基于BIM技术在陕西不同地势的农村区域排水以及污水处理的调研报告》,在2023年陕西省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获评“省级优秀调研报告”,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她与学生并肩作战三个月,从院赛到省赛,逐字打磨稿件、反复优化PPT,更新版本超10次,最终助力学生拿下陕西省铜奖,为职业发展筑牢根基。




  截至目前,她已累计指导9支暑期“三下乡”实践队伍,带领学生走进基层、服务社会,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坚定理想;同时,她个人也在专业领域不断精进,主持或参与校级课题4项、校级辅导员工作室1项,发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论文3篇,先后斩获西安培华学院第四届主题班会讲课大赛优秀奖、第七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优秀奖、第八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等荣誉,以自身成长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榜样。

  厚积薄发 · 团队同心铸佳绩

  郝甜甜用实践证明:辅导员的成长,在于把每一件日常小事做细、做深、做透;育人的价值,在于把功夫下在平时,让每一份付出都成为学生成长的养分,此次训练营荣获奖项正是四年厚积薄发的必然结果。

  陕西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训练营的考核极具挑战性,分为案例征集和现场演练两大环节。案例征集要求提交20篇真实工作案例,现场演练的三大环节既考验理论功底,更注重实践能力。


  为此,郝甜甜在暑假期间便开始着手备赛,不断深化理论学习,研读相关核心文件和专业书籍,筑牢理论根基。比赛通知发布后,她制定计划表分解任务,翻阅了四年工作积累的谈心谈话记录本,字字斟酌完成了43960字的案例汇编。

  10月起,她加入备赛团队集中训练,每日反复练习案例分析和谈心谈话,在实战中梳理思路、弥补不足。赛前两周,每天预留一小时回顾知识库,带着实际案例思考“如何用理论解难题”,让知识真正转化为“能落地的育人能力”。


  郝甜甜回忆,备赛过程中,“本领恐慌”曾让她倍感压力,但团队老师的肯定与鼓励给了她坚持的勇气。案例分析环节抽签遇到强劲对手时,团队的一句“跟厉害的人较量才能看出水平”让她重拾信心。候考时的自我鼓劲、凌晨四点的辗转反侧,最终都化作赛场之上的从容不迫。正如史铁生所说:“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唯有乞灵于自己的精神”,这份赛场感悟也将成为她日后引导学生的精神养分。


  长期以来,学校针对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出一系列举措:通过“辅导员沙龙”搭建经验交流平台,让优秀做法快速推广;依托“在职提高班”邀请专家学者授课,助力辅导员提升专业能力;设立“辅导员工作室”支持科研创新,为青年教师提供成长舞台;开展“新入职辅导员培训”帮助新人快速适应,形成“传帮带”的良好氛围。正是这些完善的培养体系与广阔的成长平台,让像郝甜甜这样的青年辅导员能够快速成长,在专业领域不断突破。


  郝甜甜的育人故事,是西安培华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生动缩影。学校始终致力于打造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水平辅导员队伍。在“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办学理念指引下,一批批像郝甜甜一样的辅导员,以爱心浇灌成长,以专业护航未来,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知心朋友与人生导师”的责任与担当。

  育人之路漫漫,育人之心灼灼。西安培华学院将持续培育更多优秀育人工作者,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添砖加瓦。(作者:梁佳鸥)
 关于西安培华学院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