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西安欧亚学院首届儿童大地艺术节开幕!邀你体验多元艺术实践 |
| http://www.huaue.com 2025年11月10日 来源:华禹教育网 |
|

熟悉西安欧亚学院校园的人都知道,北E教学楼附近经常会冒出一些新鲜好玩的艺术装置,这里是人文教育学院师生们创作的“天堂”。在欧亚30周年校庆之际,一粒名为“自然·童趣·共生”的灵感种子,又在这片花园沃土中落地生根,灿然绽放。
这一次,教学楼周围的草坪、树林、围墙,都成为师生和孩子们创作的画布,大家或手绘涂鸦墙,或用棉绳、轮胎、木条编织有趣的装置,或利用青石板、苔藓、陶泥将作品融入自然之中……10月18日,西安欧亚学院儿童大地艺术节在北E教学楼北侧正式启幕,筹备许久的艾多思儿童美术馆也面向公众正式开放。
01 17组多元艺术作品 展现美育创新成果 打造美育共同体
本届大地艺术节上,人文教育学院与艾多思儿童美术馆、不知艺术学院、大象米罗少儿美术体验中心、寓言儿童美术馆、LE8 ART、蓝色星空少儿美术馆、星星岛儿童美术馆、西安思麦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向阳花美术馆、绘出心灵艺术工作室、斑斓绘本美术、彩色树儿童美育工作室、唐门艺术、大风驿吉老师美育、寓见儿童美术馆(排名不分先后)等15家西安地区极具代表性的美育单位合作,通过10余天“大地艺术研学营”的策划设计与现场创作,打造了17组充满童趣又兼具教育意义与艺术价值的公共艺术作品。
这一系列作品通过对综合性材料的创新运用与观念表达,呈现了106名教育学专业学生、230名儿童与自然的深度对话,展示了专业教育对于激发学生创造力、深化艺术语言探索及推动美育实践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显著成效,以及艺术作为连接儿童、自然与教育纽带的核心力量,也是对未来儿童艺术教育新形态的重新定义。

作品《呼吸 水源 循环》

作品《破茧之屋》

作品《甜蜜的草坪》

作品《光之穹顶》
其中,校外参展单位的作品呈现了对儿童艺术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多元探索。大家集体共创的涂鸦长廊,以自由挥洒的集体创作,开启了一场关于色彩与想象的狂欢。不知艺术学院带来的“光之穹顶”“Hi”“穿林之所”3件作品,分别以轻盈材质构筑冥想空间,以生动手势连接人与自然,以廊道引导沉浸体验,启发观者多维度探索艺术与场域的关系。唐门艺术12名孩子创作的“破茧之屋”作品,在草坪上搭建起一座60多平米的兼具美感与温度的“破茧蜕变之所”,让孩童对自然的奇思妙想有了具象载体。LE8 ART和斑斓绘本美术共同呈现的“甜蜜的草坪”作品充分激发味蕾,孩子们亲手绘制的“金黄面包”错落点缀于草坪,创造出独特的通感体验。彩色树儿童美育工作室创作的“呼吸 水源 循环”作品,让孩子们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生态循环的奥秘。

作品《石语》

作品《是与时:致每一种生长》

作品《童趣生态的想象构筑》
同时,人文教育学院师生极具分量的专业创作,也吸引了观众们的驻足和交流互动。儿童视觉艺术实验班的同学们以300组石膏雕塑,展开关于“成长”的哲学凝视。教育学专业(儿童视觉艺术教育方向)的学生则分别运用3吨青石板构筑起螺旋石阵,在厚重与流动间诠释人与自然的关系;用3000支光感花束演绎时光色彩,隐喻生命的个性绽放;用30000根工业扎带编织“爬树巨人”与“飞翔小狗”,将标准化工业材料转化为有机生命形态,探讨工业文明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儿童视觉艺术实验班、LE8 ART联合共创的“童趣生态的想象构筑”,直面树林与工地交界的特殊场域,探索人造基础设施向自然生命的温柔回归。

西安欧亚学院人文教育学院执行院长陈阳表示,大地艺术节希望构建一个多方共赢的美育共同体,让参与儿童在自然场景的艺术实践中,学会观察和探索、与人协作;邀请社会美育机构深度参与高校儿童视觉艺术课程,探讨更多业务合作可能。人文教育学院也将通过艺术展览的实践反馈,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动美育资源社会共享,惠及更广泛的公众。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冯晓伟对大地艺术节给予高度评价。他说:“此次活动通过高校平台有效整合社会美育资源,建立了专业对话与经验共享的良性机制,为区域美育生态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西安欧亚学院展现出的资源整合能力与专业引领作用,为美育领域的协同创新树立了典范。"
02 艾多思儿童美术馆开放 构建无边界课堂 探索美育实践新路径
借由此次大地艺术节契机,人文教育学院系统整合了校园内的草坪、树林、设计博物馆与学院实验实训室、北D负一层展厅等空间,正式成立了艾多思儿童美术馆。


艾多思儿童美术馆北D负一层展厅部分
“教育应配得上孩子们的未来世界——那个世界需要创新的思维、感受美的能力,以及面对复杂环境的从容与坚韧。”陈阳在活动开幕式上的这番话,道出了学院以“五育融合”育人理念为核心,在构建多元开放的无边界课堂、创新美育实践范式上的思考与行动。艾多思儿童美术馆正是为了构建一个连接高校学术研究与一线教育实践的互动基地,通过户外艺术创作与自然教育的深度融合,探索高校引领、社会协同的美育实践新路径。


艾多思儿童美术馆(Eidos Children's Art Museum)由西安欧亚学院人文教育学院创立,是一座基于艺术教育与认知发展理论构建的研究型实践机构。其名“艾多思”源自古希腊哲学核心概念“ειδος”,最初的含义为“观看”与“视觉”,是智慧与理性的起源,象征着美术馆以视觉教育为起点,链接完整的艺术教育,引导儿童将鲜活的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考融为一体,实现个体全面发展的根本使命。美术馆以此为立馆之基,旨在超越传统艺术教育的技艺传授模式,转而致力于儿童“感知-思维-创造”一体化认知结构的系统性塑造。
作为高校背景下的专业美术馆,艾多思构建了一个融合室内展陈、自然场域与社会空间的复合型美育实验场。它不仅是作品的展示场所,更是一个驱动教育范式创新的策源地。其核心职能围绕三个维度展开:
① 理论建构与学术生产:作为跨学科研究平台,美术馆致力于融合教育学、艺术学与认知科学的前沿理论,通过持续的学术研究、策展实践与出版物,构建系统性的儿童美育理论框架与方法论体系。
② 课程研发与实践转化:依托高校学术资源,美术馆将理论研究转化为可操作、可评估的课程系统与公共项目,通过工作坊、研学营与专题展览等形式,实现美育理念从理论探索到一线实践的有效落地。
③ 生态链接与行业赋能:作为区域美育生态的关键节点,美术馆积极构建“高校-机构-公众”三位一体的协同网络,通过资源整合、成果孵化与专业输出,推动社会美育实践的系统化升级与专业化发展。

欧亚儿童大地艺术节开幕现场
据了解,本届大地艺术节将面向公众免费开放至11月30日,让更多儿童受益于这场艺术盛宴。团队预约请联系周老师,电话:18700593973(微信同号)欢迎感兴趣的朋友们前来观展。
更多作品欣赏 *排名不分先后
01/ 涂鸦长廊(集体共创)
孩子们自由挥洒想象力的彩色天地。

02/ 呼吸 水源 循环(彩色树儿童美育工作室)
作品引导孩子们利用自然素材,构建了一个关于水、空气与生命关系的微观世界,通过材料的组合与空间的营造,让孩子们直观理解生态循环的奥秘。

03/ 甜蜜的草坪(LE8 ART & 斑斓绘本美术)
作品以面包为创作主题,通过木条构架与宣纸肌理,建构出质朴的载体,孩子们亲手绘制的金黄面包错落点缀于草坪,创造出独特的通感体验。

04/ 破茧之屋(唐门艺术)
作品打造了一个60平方米的沉浸式空间,运用彩色珍珠棉棒、金属线等多元材料,构建出一座充满童真想象的蜕变之所,通过多感官设计,让观众体验生命蜕变的完整历程。

05/ 物演·观我(西安思麦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欧亚儿童视觉艺术实验班)
以石膏绷带与镜片为媒介,通过绷带的缠绕与凝固,具象化地呈现了外界规范对生命形态的塑造过程,引导观众思考成长的真谛。

06/ 30个孩子×30把椅子(星星岛儿童美术馆)
通过综合材料创作,完整呈现了从创意手绘到立体实物的创作过程,每一把椅子都是孩子内心世界的真实映照,展现了教育的多元包容。

07/ 童话之秋(西安向阳花美术馆)
将校园的秋日景致化作一本天然的童话书,引导孩子们不做故事的读者,而是用自然万物为笔墨,共同书写关于成长与丰收的全新篇章。

08/ 林镜(大风驿吉老师美育)
作品巧妙运用二次回收材料,以轮胎为取景框,镜面为媒介,在林间构建了一个虚实交织的观景系统,创造出独特的互动体验。

09/ 自然美术馆——一场生长于大地上的艺术启蒙(寓言儿童美术馆&寓见儿童美术馆)
以极简的东方美学手法,利用林木为天然架构,红色棉绳的线性编织既界定空间又不隔绝自然,孩子们通过拓印技艺,将自然肌理转化为独幅版画。

10/ 彩色树(绘出心灵艺术工作室)
以校园原生树木为载体,通过彩色胶带与自然材料的创意结合,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完成从材料感知到艺术创造的完整过程。

11/ 光之穹顶(不知艺术学院)
以白布与尼龙绳在林木间构筑出一座漂浮的半透明穹顶,通过材质的轻盈特性与自然元素形成深度对话,创造出可供冥想、舞动的开放场域。

12/ Hi(不知艺术学院)
用石膏绷带在树干间塑造出生动的手势形态,以极具亲和力的方式打破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让艺术成为连接彼此的温暖媒介。

13/ 穿林之所(不知艺术学院)
以木龙骨为材料,在林间构筑出一条长约50米的轻盈廊道,通过路径引导,创造出身临其境的转换体验,让参与者重拾人与自然的本真连接。

14/ 石语(人文教育学院)
3吨青石板,构建起直径9米的螺旋石阵,以地质材料呼应宇宙运行轨迹,在厚重与流动间诠释人与自然的关系。

15/ 是与时:致每一种生长(人文教育学院)
3000支感光热缩片花朵随紫外线照射变色,从透明至炫彩,隐喻生命在时光中的个性绽放,体现“因材施教”的理念实践。

16/ 共生·无银之我(人文教育学院)
用30000根工业扎带编织“爬树巨人”与“飞翔小狗”,将标准化工业材料转化为有机生命形态,探讨工业文明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17/ 童趣生态的想象构筑(人文教育学院&欧亚儿童视觉艺术实验班&LE8 ART)
直面树林与工地交界的特殊场域,通过艺术介入实现工业与自然的诗意对话,展现了不同教育阶段美育衔接的创新模式。

(周俊、李晓飞/供稿)
|
关于西安欧亚学院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
|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