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院士科技创新中心西安中心暨中德莱茵工业4.0人才培训与认证西安中心揭牌仪式举行
http://www.huaue.com  2025年10月20日  来源:华禹教育网



  10月19日上午,国际院士科技创新中心西安中心暨中德莱茵工业4.0人才培训与认证西安中心揭牌仪式在西安培华学院举行,标志着两大国际性平台正式落地培华,开启产教融合与科教创新的新篇章。本次会议由国际院士科技创新中心、德国莱茵科斯特集团、西安培华学院主办,汇聚了来自科研、教育、产业与政府部门的众多权威人士。


  中外院士代表,德国企业及高校代表,陕西省工信厅、科协、科技厅及西安市相关政府与机构代表,西安培华学院校领导、校内各部门负责人,校企合作单位代表及博士教师代表等近200人共同见证此次揭牌仪式。仪式由西安培华学院校长李映方主持。


  西安培华学院理事长姜波博士在欢迎辞中回顾了学校近百年的办学传承。他表示,在10月19日校庆日当天举行两大中心揭牌仪式具有特殊意义,这体现了培华自1928年创办女子职业教育以来,始终秉持服务社会、贴近产业的办学基因。他强调,此次合作不仅是简单的挂牌,更是一次育人模式的深刻变革,学校将依托国际院士的顶尖智慧破解产业技术难题,并引入德国工业4.0标准重塑课程与评价体系。姜波理事长进一步指出,两大中心的建设目标将超越校园范畴,最终服务于区域产业的整体发展。


  英国皇家学会工艺院院士、国际院士科技创新中心主任、西安培华学院名誉校长于建华院士在致辞中介绍了国际院士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情况,他指出国际院士科技创新中心作为汇聚国内外顶尖院士的高端平台,目前已有数百位两院及国际院士加盟,致力于打造“人才库、项目库、资本库”,加速超级项目落地。他希望西安培华学院能积极承担科技创新重任,加快成果转化,推动技术“引进来”与“走出去”,打造民营高校科技创新典范。


  德国莱茵科斯特集团中国区总裁唐军介绍了德国莱茵科斯特集团在智能制造、双元制教育领域的经验,他指出中德莱茵工业4.0人才培训与认证西安中心是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重要实践。双方将充分发挥西安培华学院的学科优势与莱茵科斯特的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优势,构建国际化工业4.0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产学研创新平台,完善人才服务生态,为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提供坚实人才支撑,探索“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新路径。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羌薇指出,两个中心精准把握产业“痛点”,以“国际院士科技创新中心西安中心”提供国际智慧破解“卡脖子”难题,“中德莱茵工业4.0人才培训与认证西安中心”输送技术尖兵支撑智能制造,形成“智力+技能”双轮驱动。省工信厅将全力支持中心发展,搭建对接桥梁,提供资源保障,期待其成为全省产教融合的示范标杆和服务阵地。




  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英国皇家学会工艺院院士、国际院士科技创新中心主任、西安培华学院名誉校长于建华院士,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羌薇,国际院士科技创新中心副主任兼西安中心主任赵文杰,西安培华学院理事长姜波,共同为“国际院士科技创新中心西安中心”揭牌;德国莱茵科斯特集团董事长崔智、德国莱茵科斯特集团陕西公司总经理刘明辉,陕西省科协副主席张俊华,西安培华学院理事长姜波,共同为“中德莱茵工业4.0人才培训与认证西安中心”揭牌,标志着三方合作迈入新阶段,也为陕西省产教融合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随后,西安培华学院举行特聘教授聘任仪式,英国皇家医学院院士、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许启太,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徐永龙受聘为学校特聘教授,进一步夯实了学校的高水平师资与科研基础。






  主旨演讲环节,火山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以《玄武岩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发展态势及应用前景》为题,展现新材料科技的广阔前景;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徐永龙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高效发展》报告中,深入剖析AI与教育融合的路径与潜能;德国欧洲应用科技大学校长莫里茨·范·鲁伊恩则分享了可持续城市化与全球知识城市的前沿理念。


  本次揭牌仪式不仅是西安培华学院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更是推动陕西“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生动实践。未来,两大中心将作为“技术创新高地、人才培养基地与产业服务阵地”,为陕西乃至西部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作者:欧阳聪、吕一)
 关于西安培华学院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