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西安欧亚学院校长刘瑾教授谈谈女性该如何面对自我、职场、家庭,活得漂亮
http://www.huaue.com  2021年3月9日  来源:华禹教育网

  1999年,上世纪的最后一个年份,《TIME》周刊的“年度人物”名字才正式从“Man of the year”改为“Person of the year”,至此具备全球性指标意义的时代周刊封面上才真正出现了女人的面孔。女人真正像男人一样走向课堂、职场,其实也远不及我们想象中漫长。


      (图一)2020年,《TIME》评出过去100年间百位年度女性

  在中国,事实上中国女人真正走出闺房、走向社会也才不过百年,而中国女性被允许接受教育也是从1907年始,清政府内忧外患下,在教育领域颁布了《学部奏定女子学堂章程》和《学部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首次正式把女子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

  百年过隙,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统计监测报告显示,高等教育女生占比已俨然超过一半。而在欧亚,女性教职工更是接近80%。这也是我们希望在这个重要女性节日里建立起必要对话的契机。


         (图二)韩国设计师Yuni Ooh女性主义议题作品

  女性平权与女性主义,在今天某些时刻更像是一种社会标签甚至政治正确的隐喻,在此我们不愿用更左或更右的立场去试图尖锐批判或审视。而希冀用更温和、放松的姿态,更宽容的解读,去尝试发问、回答。毕竟时代的每一次进步,都需要我们每个人身体力行、躬身入局。

  本期“对话”栏目我们特别邀请到了西安欧亚学院校长刘瑾教授,听她如何用自己的经历和经验,解读女性在教育、职场、家庭中的责任和角色,如何让女性用更智慧的方式去拥有更漂亮更幸福的人生。

  “教育对每一个人都很重要,无论男女”

  Q1. 2020年,“女校长”一词多次因张桂梅被送上热搜。她把“教育改变女孩命运”的信念坚守到底,帮助1600多位大山里的女孩走进了大学,改变了命运。您也是一位女性校长,您觉得教育对于当代女性有多重要?

  刘瑾:首先我想表达的是,在当今这个时代,教育对每一个人都很重要,无论男女,无论城市还是山区,未来公民都要有基本的文化认知和教育素养,不仅仅是对女性。

  而今天“张校长”这个话题之所以备受关注,除了里面的教育故事非常动人外,其实也反映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均衡下教育资源的不均,在某种程度上,一部分的山区,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女孩教育问题,目前确实仍是亟待关注解决的社会问题。

  张校长努力帮助这些女孩子考上大学,这样的行动非常值得尊敬,她更可贵的行动其实是推动山区家庭对教育和学习的认知,通过教育去帮助山区女孩获取未来更好的可能性。但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学习是我们一生都需要持续的行为,大山里的女孩受了教育,命运一定是会改变的,但我认为这里面不一定非要考上大学才是改变。在接受最基本的义务教育基础上,女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高中教育、中专职业技能教育,或者进一步接受大学教育、甚至是研究生、博士。因人教育,因材施教,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改变。

  Q2.在教育行业,女性占了很大比例,特别像欧亚女教师的比例达到70%以上,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女性在人类的未来教育发展与智识进步上承担更多的责任?

  刘瑾:过去,女性会在家庭中承担的职责确实会更多一些,一方面是过去传统的社会分工习惯,另一方面是本能天性使然,孩子在年幼的时候多数比较依赖母亲,女性在孩子幼儿园小学阶段承担的抚养教育任务会更多一些。随着孩子的成长以及教育的社会化,男性和女性都必须要担当均等的教育责任,父亲在孩子成长教育里的角色也尤为重要,关爱孩子教育成长,是每对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从职业上讲,在中国,教育领域中女教师的比例确实比其它领域内女性的比例偏高一些,但这种情况我想不仅是集中在教育领域,或许在艺术领域、表演领域、时尚领域、甚至现在新兴的直播领域,女性的比例是不是也都有着偏高一点的现象,我想这个和行业特质都有关系,女性对这种低体力要求,有关美、艺术、教育、传播与沟通的事情确实会更擅长一些,这个其实从远古时代开始,女性群体就有这样的特质。

  所以总体来说,我认为对于未来教育发展或者家庭教育的责任与义务是男女均等的,都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长作出贡献。

  “男女应该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对话、相处”

  Q3. “女校长、女博士、女司机、女领导…”这种贴标签的行为,您觉得是对女性群体的一种认知偏狭吗?

  刘瑾:作为女性来讲,我倒觉得对于“女校长、女博士”之类的称呼,不用太在意,不用特别激烈地去碰撞这个话题。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身份前面加个“女”字,说明我们原来可能不够重视,但现在正在积极地认知这件事。以前女司机、女博士、女老师都比较少,现在是不是逐渐很平常?我相信通过时代的再进步,这个“女”前缀会越来越少,不再会成为某种标签。另外我不建议去以加标签的方式,刻意矮化这样的群体,就像并不是女司机就技术不行,这是认知的某种偏见。

  Q4. 刚刚说到“女博士”,有玩笑说这社会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女博士,在婚恋市场上女博士也常常成为话题。而高校恰是女博士比较集中的地方,您怎么看待女博士的婚恋问题?

  刘瑾:我也不建议很尖锐很批判的去看这个问题,社会这么关注女博士,其实恰恰说明了她们是凤毛麟角的一群人,少数中的少数。女博士其实代表了她的学术水准、研究能力,甚至智识水平,是非常优秀的一批人。只是从传统观念上讲,社会或者中国男性对女性的认知上,还有一部分思想停留在“温良恭俭让”甚至“女子无才便是德”上,我相信随着两性关系的认知进步,越来越多的男性会更愿意欣赏优秀的女性,或者比自己优秀很多的女性。

  国外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女博士找蓝领作为伴侣的,不太会有这种严格意义上的学历配对,目前这在中国还不太能被广泛接受,觉得是下嫁,但我相信随着社会婚恋观的转变,慢慢这些都不是问题。

  其实女性学历高一些,意味着某种程度上她更有鉴赏力、更有学识、更有眼光、更有境界一些,这样的女性对整个社会、家庭,下一代的教育上都是非常好的,所以常说女博士“婚恋难”,我想也只是暂时的阶段性认知。

  Q5. 波伏娃说:“我们的性别是被教出来的”,您怎么看当下女性主义或者女权主义这样充满对抗的社会话题?

  刘瑾:我倒觉得男女在权利的争取中,不一定非要是尖锐的对抗姿态,中国的政策法律还是很支持男女平等的,在整个亚洲地区,中国女性的地位也是比较高的。

  我的观点是不要男权,但也不要过度女权,男女更应该是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对话、相处,女性确实在体能、婚育等方面有更多的特殊性,我们这个时候就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但不一定要上升到女权。

  比如在欧亚女教师比较多,学校给她们搭建了更多学术、工作平台,创造各种学习培训机会,另外也比较关注女老师生活方面的成长,关注她们的婚恋,对于生育女性,我们在每栋楼都设有母婴室,女老师可以给宝宝喂奶,有专门的冰箱储存奶品。这些我更多的理解为关爱,而不想上升为女权。对教师的关爱,对社会特殊群体的关爱,人与人的关爱,都很重要。


       (图三)2019年3.8妇女节,通识教育学院教师的航拍合影

  “女性的平衡是兼顾家庭责任与工作需求”

  Q6. 传统社会要求女性在家庭中扮演完美角色,当代社会又要求女性在职业领域有所成就,您觉得这是社会对女性的过分苛刻吗?您是怎么平衡这种多元身份的?

  刘瑾:时代发展到今天,其实我认为是给女性提供了更多选择人生的机会,更多展示自我的舞台。过去的女性为什么必须在家?因为在以前多子化的传统家庭结构中,社会对女性的支持与帮助也不够,那她只能把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花在照顾整个家庭上。但现在有幼儿园、早教、托管机构、保姆、清洁阿姨,甚至还有各种做家务的电器设备,这些无形中都大大减轻了女性的家庭负担,将整个负担社会化了,从各个方面都帮助女性解放了出来。

  这些都让女性有机会走出家庭的小天地,去领略更大的天空,去实现真正的自我成就。女性有家庭的责任,但她也有工作的本能需求,只有兼顾了,对女性来讲,她才是平衡的。

  当然,社会身份越来越多元化,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奶爸、全职爸爸的出现,甚至很多男性在做菜、做家务上更擅长,也愿意花更多时间照顾家庭。其实也说明了女性不用遵循传统,能者多劳,互相尊重,都去发挥自己的价值和特长,做擅长和喜欢做的事情,才会是家庭和社会和谐的基础。

  Q7. 您觉得女性在职场上,特别是女领导需要刻意淡化自我的女性特质吗?人们常常说女性要漂亮,更要活得漂亮,您怎么看待漂亮对于女性的定义?

  刘瑾:我们可能之前经常在电视上看到“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或者现在的一些职场剧里都把女领导、女上司塑造得很雷厉风行,很厉害。其实这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刻板印象。

  在我看来,女性特质不管是不是到了职场,都不必刻意去弱化。尤其是教师这个行业,学生喜欢的女老师形象,就是有知识、有文化、表达好,是既优雅又漂亮的。


           (图四)人文教育学院2020草坪音乐节

  学校是育人的地方,这里面也包含美育,从某种程度上讲,校长和教师都是公众人物,每天她们都要面对那么多的学生。除了知识的传递,教师的一言一行,从内在在外在,都会影响学生。所以我希望我们欧亚的女老师都是美的,热爱美的。

  “在欧亚,希望‘她’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Q8. 最后,对于欧亚女教师以及未来要进入社会的欧亚女生们,您有什么样的人生经验想和她们分享?

  刘瑾:在欧亚,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希望她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作为教师来讲,要成为“幸福的人”,我理解一是要热爱自己的工作。欧亚是一个创新型的国际化大学,希望我们的老师在这儿能够不断学习、成长和进步,成就出最美的自己;

  二来教师是一个成就他人的职业,欧亚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就是爱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成才和他们未来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做好影响她的学生。多年以后,学生真正成为社会的有用资产,成为社会精英栋梁,成为社会合格的人。相信老师也会很幸福,很有成就感;

  三是要找到自己对于社会的价值贡献,欧亚的核心价值观“责任、创新、伙伴、有用”,我们要有教师的责任和担当,与利益相关者成为伙伴,包括和学生、家长、我们的同事都要成为伙伴,最后要做有用的事,要让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个有用的人可以是高层次的,也可以普世的、成为有价值的普通人。

  我想,只有做到热爱、富有激情、具有使命感,我们教师才能成为成就社会、成就学生、成就自我的幸福的人。

  对于欧亚的女同学来讲,欧亚是一所国际范的学校,环境好,学校的各项改革创新工作也真正关注到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品位、幸福生活的能力。同时欧亚所开设的专业,也是非常适合女生在职场上寻找到工作机会的。


         (图五)西安欧亚学院学生赴美实习期间剪影

  欧亚在推荐学生实习或就业时,会特别关注女生的就业去向与就业层次,为她们做好了一系列的职场准备。我希望受过欧亚教育的女生毕业之后,也是很优雅、从容的,有积极的心态、有生活的激情,能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能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就像胡建波董事长说的:“按你本来的样子成长”,追寻属于自己的快乐,幸福、有尊严的生活。

  最后也希望在欧亚的每一个人,无论男生女生,无论男老师女老师,都能在欧亚这个平台上找到自己、做好自己,也特别希望我们所做的这些能够成就我们的利益相关者:成就企业,成就老师,成就我们的学生。
 关于西安欧亚学院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