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喜迎2018级新同学
http://www.huaue.com  2018年9月3日  来源:华禹教育网

  9月2日,滨城大连小雨阵阵,层云笼罩,让古堡般的东软校园更显典雅庄重。初秋的凉意一扫旅途疲惫,2018级的新同学们从五湖四海汇聚而来,即将在大东软开启梦想新旅程。

 
  清晨5点,发往接站点的大巴车满载着大东软师生的期待与热情,从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依次出发。2018级新同学们陆续来到期盼已久的大学校园,映入眼帘的是点缀在古堡校园建筑中间的红色的欢迎拱门、飘飞的彩旗和热烈的欢迎横幅。顺路前行,亮黄色的“2018新生:无限美好值得期待”主题背板矗立在图书馆台阶下,欢迎着远道而来的新生及家长。




  各学院报到处各具特色,用最走心的方式欢迎新同学的到来。计算机与软件学院为新生每人发放一张卡片,写下自己的大学梦想,记录大学“梦想时光”,学院还为新生准备了专属徽章和照片拍摄服务;同时,学院发挥专业优势,开发小程序,新生和家长线上即可录入相关信息,便于后期沟通联系。


  信息与商务管理学院设置了2018新生签名墙,新生还可以在中国地图喷绘上“点亮家乡”;学院还为家长准备了一张明信片,可以写上对孩子的寄语,在接下来的入学教育阶段会将卡片送到新生手中。

  智能与电子工程学院结合当下火爆荧屏的《延禧攻略》,设置了“电子攻略”合影板,寄予着对新生的祝福。

  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悬挂了七彩条幅,设置了新生签名板,还准备了致家长的一封信,上面留有老师的联系方式,方便新生及家长进行咨询。

  外国语学院充分结合英语、日语、俄语文化,营造了具有异国风情的迎新氛围,让新生及家长耳目一新;两名俄罗斯留学生也参与到了迎新志愿工作中,他们说,在帮助新同学的过程中,我们相互学习,得到了锻炼,很喜欢参加类似的活动。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每位新生写下了温暖的祝福语,并贴在宿舍门上及床位上,看到祝福语的新生们十分感动;学院还将为9月过生日的新生赠送生日礼物。

  特别的“见面礼”,送给特别的你


  “上车饺子下车面”是北方的传统习俗,为了欢迎远道而来的学子,大东软为每一位新生准备了一份独特的“见面礼”:一碗满怀心意的面。每位新生报到时在学院报到处即可领取一张“这是你和大东软的‘第一面’”票,凭此票就可以到指定食堂、餐馆免费领取一份“下车面”。后勤管理部杨冬梅老师说,为了满足新生的不同口味,“第一面”有芸豆肉丁、茄子肉丁、西红柿鸡蛋、老汤面等7中口味,其中还有最具大连特色的海鲜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的新生王宇衡说:“初来乍到有点不适应,但是学校为我们准备的面条,给了我们一种家的感觉,像妈妈做的手擀面。这让异乡求学的我们感到非常温暖,也非常感谢学校这份用心的礼物。”

  今年是大东软建校十八周年,而2018级新生中大多数也是2000年出生。学校寻找到了在2000年6月16日与大东软同一天“出生”的7名新生,并为他们送上了具有学校文化特色的文创纪念品。

  “不让家长等待超过十分钟”

  上午8:30,大东软2018级新生入学报到已超50%。短时间内集中报到,东软校园依然井然有序。“报到流程很顺畅”“很快就办理完了手续”家长和新生们普遍反映。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任昊来到迎新现场视察工作。一路上,任昊副书记从各学院报到进度、学生志愿者服务等多个角度全方位了解了迎新工作进展情况,并与各系工作人员、学生志愿者进行了现场交流。

  据悉,为了做好迎新服务工作,今年,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增加了报到区到宿舍区的摆渡车频次。“不让家长等待超过十分钟”,负责统筹迎新工作的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发展与服务部部长张晋说,这是对今年迎新服务的总体要求。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还提前做好了防雨预案,设置了室内外家长休息区。


  此外,为做好今年的迎新工作,学校学生会、东软之声广播台、青年志愿者协会、国旗护卫队、大学生自立管理委员会、心理协会、东软新闻社等多个学生组织、共近千名学生志愿者参与到迎新接站、导引解惑、新闻报道等服务中。

  今天,对于2018级新同学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天。正如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任昊所说,今年是大东软建校十八周年,2018级新生大都是十八岁,希望2018级新生在东软校园这片沃土上梦想成真。
 关于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