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翻译学院推进就业创业工作让毕业生学有所为
http://www.huaue.com  2018年12月11日  来源:陕西省教育厅

  办学31年来,西安翻译学院积极构建外国语言文学类、经济与管理类、人文与新闻传媒类、工程技术类、教育类、艺术类和医学健康类等应用型专业链群,实施“外语+专业+现代技能”和“专业+外语+现代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就业创业工作制度,创新就业创业体制机制,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制度为保障,以特色求发展,以精准为目标”的工作理念,依托校院两级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主动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实际行动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让毕业生学有所为,有尊严、体面地走向社会。

  加强体系制度建设,建立就业创业工作的长效机制

  该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设立创新创业专项基金700万元。该院本着健全制度、搭建平台、对接资源、营造氛围的原则,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努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意识、造就创业本领,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注重探究式、分享式、启发式、模拟式和体验式的教学与研究活动,重在激发学生主动性,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完成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目标计划,助推学生就业。

  ——实施“一把手”工程,建立就业创业工作的长效机制。该院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切实实施“一把手”工程,贯彻落实目标责任制。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招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副校长、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各二级学院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规划、协调和指挥。学校把就业创业工作纳入学校事业发展整体规划,在编制《西安翻译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西安翻译学院年度工作要点》等重要文件中,均对就业创业工作做出明确要求,把就业创业工作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摆在学校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放在学校改革发展的全局来统筹安排。

  ——组织机构健全,运行高效。该院设立就业服务科、创新创业学院。各二级学院还成立了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各学院的就业创业工作。就业服务科、创新创业学院是学校就业创业工作的专门机构,各学院也设置了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办公室。学校形成了“学校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就业服务科、创新创业学院--各学院就业指导与服务办公室--班级(辅导员)”的就业创业工作体系,形成了“领导主抓、部门统筹、全员参与、服务到位”的校院两级就业创业工作格局,各方力量得到充分凝聚和发挥。

  完善就业创业条件,为毕业生良好就业奠定基础

  该院严格按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就业创业工作要求,不断健全就业创业工作组织机构,形成了就业、创业、招生、教学、学生工作等部门联动工作机制,确保就业创业工作“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

  ——就业创业队伍稳定。该院就业创业专职工作人员19人,各二级学院均配备了1-2名专职就业创业工作人员,负责具体工作实施,形成了专任教师负责专业指导,专职人员督促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进展,辅导员组织安排就业创业活动,校友提供就业创业经验的工作氛围,确保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顺利开展。该院配备有一支稳定的校院两级专兼职就业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共63人。

  ——就业创业经费充足。该院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经费纳入学校经费预算,2017年就业创业工作专项经费801.52万元(其中省专项经费560万元),为就业创业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就业创业硬件完善。该院开展就业创业工作的场地4270平方米。拥有现代多媒体设施的大型报告厅1个,200座的中型报告厅2个,面试室8个,远程视频面试室1个,举办大中型招聘会场地2处。就业专用车辆、计算机传真机等,设备齐全,功能完善,较好满足了就业创业工作实际需要。

  开展就业创业指导,确保毕业生就业顺畅

  经过多年的建设,西安翻译学院已具有一支实践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较强且相对稳定的专兼职就业创业指导教师队伍,有较完备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该院出台了《西安翻译学院关于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促进学校转型发展的意见》《西安翻译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分认定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在制度上保障了创新创业工作。

  ——开展形式多样的指导活动,实现精准指导。紧扣学生需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针对大一新生举办大学生生涯设计大赛;针对大三学生举办简历大赛、面试模拟大赛;针对毕业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人物讲座、行业分析讲座。进一步普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该院还邀请企业HR、成功校友、创业导师来校做就业创业系列报告,加深学生对专业和学科特点的了解,提高就业针对性。

  ——积极开展政策宣传解读,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该院扎实推进“西部志愿者服务计划”“三支一扶”“预征入伍”“新疆、西藏招录基层公务员”等国家基层项目,通过各种主题突出的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的就业观和成才观。科学分析就业形势,合理调整就业期望,教育毕业生要把眼光投向基层,鼓励毕业生到二三线城市、城乡基层、艰苦地区就业创业,引导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聚焦民营企业,与企业共成长”。同时,精心组织实施“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入伍”等国家和地方基层就业项目。该院70%左右的毕业生在基层单位、中小微企业就业。

  ——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基础,促进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该院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就业发展中心”“社团发展中心”和“创新创业与就业教研室”,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学生的兴趣与能力,通过开展创新创业培训、举办创新创业论坛、发展创新创业社团,着力开展拔尖式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开展各类创业教育活动,普及创业知识,激发创业热情。一是举办各种创业活动,如创业沙龙、走访创业明星、邀请创业明星作报告、参观创业孵化基地等;二是举办SYB大学生创业培训,先后有1985人取得了SYB创业培训证书;三是以赛代练,以创业竞赛为契机提高创业能力和职业素养。2016年3月-10月,陕西省“互联网+”大赛,获得省级银奖1项,铜奖2项(获奖层次名列陕西民办高校第一)。2016年4月-11月,该院学生薛国庆“每天美车”项目获全国“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1项,省级金奖1项(陕西民办高校历史最好成绩)。2016年6月,阿里巴巴“Find校园合伙人”创新创业大赛,亚军1个,奖金5万,优秀奖1个。2017年6月,该院学生杨伟平团队的作品《在校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调查分析——以陕西省主要本科院校为例》获得2017年第11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万余华团队的作品《四轴飞行器的设计与实验》获得三等奖,由工程技术学院尤国强指导。2017年7月该院学生项目——光先生“租”灯营销策划——获陕西省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成果显著。2012-2017年,该院成功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1项、省级项目111项、院级项目250项。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吸纳了雄狮影业、爱语网在线教育、异森手绘工作室、浅滩传媒工作室、律元文化、陕西广贤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十六人营销策划咨询有限公司等53个创业团队入驻,约300名学生长期参与创业实践活动。学校建立了“(电子设计)创新实训团队”“数学建模创新团队”“红杉软件社”“模拟联合国实践中心”“创业协会”等创新团队,启动了“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基地”“陕西斯坦福电子商务创业实践基地”“深圳思迪软件科技翻译实践基地”“西安洪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陕西枫格空间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等实践项目,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强化就业创业服务,推进就业创业精细化建设

  多年来,该院不断强化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多举措推进就业创业工作精细化建设,效果显著。

  ——对接社会需求,构建多位一体的就业市场体系。该院始终将就业市场建设作为服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支撑点,一直致力于就业市场长效机制的建立,不断探索多形式、重实效、不同模式的就业推荐工作,重点开发西安地区、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就业市场,为毕业生尽可能多的提供质量高、对口率高的就业岗位信息,通过举办大型校园综合类招聘会、分类别中小型招聘会、企业专场宣讲招聘会、网络视频招聘会、校友企业专场招聘会等招聘形式,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广阔的交流平台。2015-2018年,举办大中型招聘会37场,网络视频招聘会1场,企业专场招聘会671场,共接待用人单位5729家,提供有效需求岗位逾115379个,人均就业岗位数6.75个。该院所有招聘会均向兄弟院校毕业生免费开放。

  ——以校企合作为抓手,对接产业促就业。围绕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本着“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该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路子,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该院先后与156家企事业单位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根据企业个性化需求,联合开办企业班,服务人才培养,形成了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成为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训就业平台。紧紧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该院与阿里巴巴西北区官方认证第三方合作企业--西安盛园电子商务公司共同建设“西安翻译学院电子商务创新产业园”。这是该院与西安盛园电子商务公司的第二次合作,也是自成为阿里巴巴西北区首家“百城千校、百万英才”计划合作院校以来,再一次成为基于阿里巴巴跨境电商真实项目的西北地区首家校企共建“电子商务创新产业园”的高等院校;与河南万正远洋船舶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开办“陕西省首个海乘实训基地”,首批51人已通过意大利歌诗达邮轮面试。与义乌阿曼达贸易有限公司合办“阿曼达跨境电子商务班”,学生在校即可参与实际业务,并将利润的15%返给学生,实现了学生在校成功创业的案例。与奥凯航空联合开办”奥凯班“,给毕业生插上翱翔蓝天的双翼;与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全国服务外包岗位专业培训考试中心签订协议成为“全国服务外包岗位专业考培点”,联合培养服务外包岗位专业人才;与陕西省供销合作总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专业基地建设、技术服务、教师培训、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深化合作,为社会、行业、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共同为社会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与中译语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在课程共建、学生实习实践、教学科研、学生就业等方面实现全面合作;与上海美豪酒店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实现“招生与就业、课程内容与培养方向、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个对接,全方位开展合作。

  ——精准帮扶困难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2009年以来,该院从帮扶制度、经济支援、自信心重塑、职业能力提升、就业创业服务等出发,重点为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和心理素质较差等困难群体毕业生开辟了一条就业绿色通道。2010年,学校专门制定了《西安翻译学院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实施办法》,开展就业困难学生摸底调查活动,通过建立帮扶制度、设置校内外见习岗、加强就业指导、做好跟踪服务,帮助这部分学生提振就业信心,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其就业能力,力促就业困难毕业生充分就业。学校设立专项就业创业基金700万元,为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实行“一对一”帮扶,对5月份前未就业的建档立卡家庭毕业生发放800元/人的求职补贴。仅2017年,为569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申请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56.9万元,申领人数较2016年增长了2.3倍。该院还出台《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登记制度》,要求招生就业中心、各二级学院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定期回访,进行求职指导和重点推荐,不间断发送就业信息,努力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真正做到了“离校不离心,服务不断线”。

  ——推进校友工作,充分发挥校友在就业创业工作中的纽带作用。近三年来,该院协助各地校友先后成立广东校友会、浙江校友会、上海校友会、北京校友会、苏州校友会、河南校友会、西安校友会等7个校友分会组织,进一步完善校友会组织。2015--2017年,校友企业271家招聘毕业生305名,成功校友回校做就业创业报告29次。2017年11月,该院还组织召开校友企业专场招聘会,参会单位近百家,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

  ——以“互联网+”为服务手段,信息服务精细化。该院加大投入,开设就业网络平台(投资10万元建设网络视频实验室)、微信平台、就业工作QQ群等信息化平台,积极占领毕业生就业信息阵地,向各二级学院行政副院长、学工主任和辅导员、就业联络员、招生就业中心就业干事、毕业生发送就业信息,变被动发布就业信息为主动推送就业信息,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线上+线下”精准化服务。

  注重就业反馈机制,反哺人才培养评价与定位

  该院十分注重开展就业调查研究,建立了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定期对毕业生情况进行调研,形成分析报告,及时向学校有关部门作出反馈。

  ——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加大调研力度。该院2006年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每年11月由招生就业中心牵头,教务处、学生处、各二级学院参与,分西安地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等毕业生集中的地区,开展毕业生调研和就业创业市场开拓,通过问卷调查、上门调研、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征求各用人单位、校友、相关机构等,对毕业生培养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报告,及时反馈到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作为社会对西安翻译学院人才培养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为客观公正评价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学校还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麦可思公司”连续三年做毕业生调研,更加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该院办学情况。通过多举措跟踪调研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广泛收集信息反馈到教学部门,不断修订完善该院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信息,实现就业信息精准投放。该院每个新学年开学伊始,均会在毕业班展开生源信息、就业信息调查,根据毕业生需求,就业信息向毕业生精准投放。

  ——构建招生、培养和就业的联动机制。该院坚持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建立并实施招生与就业联动机制,将招生计划与就业挂钩。学校在每年招生计划制定过程中,将招生计划与专业就业率和就业结构挂钩,实施专业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对社会需求下降,连续三年平均初次就业率低于70%的专业暂停招生,形成了招生与就业的联动格局,使专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度更高。学科专业建设与毕业生就业率挂钩,优化专业结构,调整专业设置,促使各院(系)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特色更加鲜明,从源头上解决就业的结构性困难。

  切实提高就业质量,让毕业生学有所为

  在高校毕业生人数居高不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社会对大学毕业生有效需求减少,该院毕业生人数增加等严峻形势下,学校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毕业生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据2017年毕业生调研显示,86.31%的毕业生对目前就业单位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用人单位主要分布在制造业、教育、国际贸易、传媒/文化/广告、商业服务/连锁等领域,岗位主要是教师类、销售类、行政/文员、外贸业务、客服/售后服务,691人“专升本”,创历年新高,体现了毕业生较高的就业质量。

  2018年,该院获批陕西省第三批陕西省示范性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名单;先后获“2015年度社会影响力就业典型高校”、全国主流媒体教育联盟2015总评榜陕西榜“年度创新创业教育典范院校榜首”、荣列全国主流媒体教育联盟2015总评榜陕西榜“年度学生最满意院校”榜首、“2016年度中国就业竞争力民办大学”等殊荣。

  ——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评价高。近年来,上级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对该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给予较高评价,毕业生在用人单位也树立了良好口碑。调查显示,2016届毕业生中93.68%的学生对就业工作评价较高,尤其对就业办老师的服务态度、专业水平和及时、有效的发布招聘信息评分较高。87.87%的用人单位对该院毕业生质量给予了满意评价,对毕业生综合能力、外语水平、适应能力评价较高,普遍认为我院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懂外语、善合作、守规矩”,具有一定的岗位适应力和职业发展潜质。

  ——创新创业荣誉奖励多。该院涌现了一大批大学生自主创业典型,千余名毕业生成功创业。魏书茵、温蓉和她们的“瑞友优品”网站团队获首届陕西省大学生“创业新星”实践大赛三等奖;2016年三秦都市报报道了该院最牛创业班的故事,一个班级38名同学,全部参与,实现了团队自主创业,而且干出了成绩:有的将产品销售到美国、巴西、俄罗斯,有的已经开起两家实体店铺和三家网店等。该院培训中心把有创业实训项目和创业意愿的学生与已成功创业的校友联系起来,通过他们进行一对一创业帮扶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创新创业工作得到充分肯定。2013年5月“陕西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西安翻译学院大学生创业服务站”揭牌。2014年5月被共青团西安市委授予了“西安青年创业培训基地”。2016年5月,被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授予“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培训示范基地”。2016年8月,被共青团陕西省委认定为“陕西青年创业孵化基地”。2016年11月,被西安市科技局认定为“西安市高校众创空间”。2016年12月,被陕西省科技厅认定为“陕西省众创空间孵化基地”。2017年1月该院“高校创业实训基地项目”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7年6月,被陕西省教育厅认定为“2017年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2017年6月,被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西安市创业孵化基地”。2017年7月该院被陕西省教育厅授予陕西省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奖。
 关于西安翻译学院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