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举办日新讲坛汉字文化主题讲座
http://www.huaue.com  2017年9月19日  来源:华禹教育网

  汉字蕴含了怎样的中华传统文化?如何通过解锁汉字奥秘阅读中华经典文献?9月13日下午15:10,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图书馆的A5—602学术报告厅门口排起了长长的签到队伍。同学们的到来,就是为了在日新讲坛一探究竟。


  15:30,伴随着一阵热烈的掌声,一位两鬓微白、面带微笑的老人缓缓地走进了报告厅,他就是大连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带头人、原文学院院长、国家精品课主讲人、辽宁高校教学名师李索教授。“汉字文化与中华经典文献阅读”主题讲座正式开始。

  “同学们,你们觉得是先有的字还是先有的词呢?”李索教授的问题抛出来,同学们各抒己见。讲座中,李教授由现代人对汉字形、义的错误分析案例引入,通过“攵”、“武”、“刃”、“水”、“休”等汉字的甲骨文形态分析了汉字的特点和汉字的形义关系。李教授通过“弃”“婚”等字背后的字形,分析了当时的社会文明、文化背景和民俗习惯。形象的比喻和幽默的语言引得在场听众笑声连连。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你们觉得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李教授通过“时”“朋”等字的文化分析,逐步引导大家对这几句古汉语作出准确阐释,告诉大家如何正确地解读经典文献。这样的观点和方法让大家受益匪浅。

  “我们要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源’,才可以更好的把握这股‘流’,汉字,功莫大焉”。李教授总结了分析汉字形体、解释意义、探讨文化信息要坚守的三个原则:分析汉字要根据古文字的形体,即甲骨文、金文、篆书的形体,小篆之后的字体已经看不出当初的“造意”;形声字的声符只是表示读音,不能当作表意构建来分析;阅读经典文献要用历史的眼光,切不可望文生训,尤其不能用今天的意思、今人的理念硬套古人。

  李教授的讲座唤起了大家对汉字文化的极大兴趣。现场师生踊跃提问:汉字文化与字母文化有何冲突?汉字文化与书法艺术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有效地为外国留学生教授汉语?李索教授耐心回答了提问,还现场赠送了由他亲笔签名的、自己编著的书——《汉字与中华传统文化》。扉页上漂亮的小楷寄予着他对东软学子的期待。


       学生代表向李教授赠送日新讲坛特约主讲嘉宾纪念牌 李超摄

  近两小时的传统文化盛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结束了。李教授风趣、深刻的讲解让大家意犹未尽。这场讲座为东软师生更好地了解、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打开了一扇窗口。为了表达对李索教授的感谢,讲座结束后,我校商务管理系学生王子玉代表东软师生向李索教授赠送了“日新讲坛特约主讲嘉宾”纪念牌。

  “之前在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中有非常多的难点,这次听了李教授的演讲,启发很大,受益匪浅。”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的汉语老师张博说道,“教授所说的系统、成体系的教学方法非常值得我在日常的教学中去实践”。
 关于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