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英语听力复习方法和考试技巧
http://www.huaue.com  2021年3月18日  来源:招生考试报

  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英语语言能力是通过“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作为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之一,听力在高考英语中占30分,在卷面总分值中占比五分之一,也是高考所有科目中唯一对答题时间和顺序都有限制的题目。因此,提高学生整体英语成绩的关键之一就是提升听力水平。从近几年高考全国卷英语试题中我们不难发现,听力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难度适中,对于优生来说,听力已成为势在必得的分数;而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也不需要对听力感到惧怕,只要能掌握有效的听力方法与技巧,听力也非常容易提分。

  应该明白高考听力到底考什么、怎么考。从2020年起,高考英语命题的重要依据是《课程标准》。以近两年高考英语全国III卷听力试题为例,2019年和2020年听力考试的话题紧紧围绕《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语境来设置,体现了人文渗透和关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这些话题都具有较强的场景感和画面感,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体现了语言的交际性、实用性和真实性原则。

  例如:2020年全国III卷Text 8的话题是购物,主要讲述了顾客买照相机的经历,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同时,语言具有很强的交际性,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用英语购物的相关表达。2020年全国III卷Text 9主要讲述了一个艺术家在被多次拒绝后并未放弃,仍然努力尝试,最终他的作品被出版并取得了巨大成功的故事,充满正能量,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又如2019年全国III卷Text 7的话题是互帮互助。由于搬家太忙,男士询问女士能否帮忙照看宠物,女士欣然答应,彰显了人文情怀。

  《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对学生语言技能考查的四个目标,包括理解主旨要义;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对所听内容做出推断;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纵观近两年高考英语全国III卷听力试题,我们可以发现考查最多的是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的能力。据笔者统计,在2019年和2020年分别有14个和15个题目都考查了学生获取细节信息的能力。其次是考查学生对所听内容做出推断的能力,即要求学生在听懂细节的同时对所听到的信息进行简单加工,并结合背景知识,做出合理推断,近两年均有4个题目考查了这项能力。而近两年全国III卷对于剩下两个目标的考查相对较少。

  通过统计我们不难发现,高考英语全国III卷听力试题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涉及的话题内容丰富,但是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学生较为熟悉。至于高考英语听力怎么考,通过听取对话或独白获取细节的信息是最主要的考查方式,即首先应该听懂具体的意思是什么。而对于理解、推断和归纳总结能力的考查,也是建立在听懂细节的基础上的。

  因此,提高听力部分分数的关键就是要听懂细节,而要听懂细节信息的关键就是要快速识别听力文本中的单词。至于如何快速识别听力中的单词,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考生应该不断巩固自己的单词库,扩大自己的词汇量。

  研究表明,要想在听力中达到80%以上的理解程度,听者需要识别该听力文本中至少98%的词汇(van Zeeland&Schmitt,2012),这足以证明词汇对于听力水平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英语学习者,对于不同的语言技能我们有着不同大小的词汇量。通常来说,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有大量的词汇属于为接受性词汇(informative/receptive vocabulary),即我们看到这类单词能联想到他们的含义,但是在写作和口语的过程中不能顺利想出并使用这类词。而写作和口语中我们所能自如运用的词汇属于产出性词汇(productive vocabulary),产出性词汇量的大小是远小于接受性词汇的。听力词汇(listening vocabulary)属于接受性词汇,但是由于涉及语言学习者听觉的处理能力,听力词汇量也是小于阅读的。

  因此,记单词不仅仅是看到这个单词能想出它的含义,还应在此基础上以多种方式,如通过对这个单词进行听、说和写的运用和练习,不断巩固强化它,才能最终将一个新的单词内化于心,灵活运用。

  其次,听力和口语是语言输入和输出的两个重要环节,二者相辅相成。

  要想能说好英语,就必须要能听懂别人在说什么;反之,要想听懂,就得说得正确、标准。既然听力词汇涉及听觉处理能力,学生在日常的英语学习中,就应该有意识地关注单词的正确读音,否则就算是已经记得滚瓜烂熟的单词,但是由于自己错误发音和听力中的正确发音有所出入,也会影响听力过程中对单词的识别,最终影响整体意义的理解。同理,考试还应该熟悉口语中的连读、同化、不同口音的语音语调等,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语音训练和老师的正确引导。

  至于应该掌握的词汇量的具体大小,笔者认为《课程标准》规定的3,500个单词是必须熟记并且要尽量达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都能够灵活运用。当然,词汇的记忆多多益善,记单词越多,能听懂的内容自然就越多。

  充足的词汇量是听力中高效获取细节信息的基础,但是我们还需要一些听力技巧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对听力内容的理解。

  第一,听前进行预测,快速审题,捕捉题干和选项中的关键词。

  在每段听力文本开始前,学生应快速浏览题干和选项内容,初步判断听力材料可能涉及的场景,并对与之相关词汇、短语、句子等进行猜测,做到心中有数,有目的地听,以便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要的细节信息。

  例1(2019年全国III卷)

  5.Why would David quit his job?

  A.To go back to school.

  B.To start his own firm.

  C.To work for his friend.

  【听力原文】

  W:David said he would quit his job at our school.

  M:Really?Why would he do that?

  W:His friend started a firm in London.She wanted David to help her.

  在提前审题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此题直接用“Why”进行提问,询问事件的原因。因此,在听对话时,我们的注意力应该放在说话者在用“Why”进行提问后另一个人的回答上,或是在“because”“as”“since”“for”等这类表示原因的连词后面的内容上。因此这道题中“school”,“start his own firm”等都是干扰信息,正确答案应该是C。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提问词对题目考查的内容有着明显的暗示,例如:

  例2(2020年全国III卷)

  3.What does the man do?

  A.He’s a tailor.B.He’s a waiter.C.He’s a shop assistant.

  【听力原文】

  M:Good morning,madam.What can I do for you?

  W:Well,the sleeves of this jacket are too long.Can you make them shorter?

  M:Let me take a look.Okay,I can do it for 20 dollars.

  看到题目我们便能猜测此题在询问男士的职业,即使考生不清楚“What does somebody do?”这个句型是询问职业,在看到三个选项以后也应该能够猜测出题目的用意。根据听力材料中“sleeves of this jacket”“too long”“make them shorter”等表达可知女士夹克袖子太长,希望男士能帮他裁短,男士看了以后表示同意,但是要收取20美元的费用,不难推测出男士的职业是裁缝(tailor)。

  除了询问职业之外,当我们看到题目中出现“where”时,也应该立即联想到此题考查的是地点,所以在听力过程中要格外关注在特定场所才会出现的词汇。如听到“menu”“order”“serve”“waiter”“bill”“book a table”等词汇可以猜测出对话可能发生在餐厅;听到“doctor”“nurse”“cough”“medicine”“fever”“have a cold/headache”“cough”等表达时可以推测对话可能在医院或诊所;听到“library card”“borrow a book”“librarian”“renew”等词可以推断对话可能在图书馆。同理,若题干中出现“when”,我们在听的过程中就应该关注时间的表达,如月份、星期、日期、节假日、具体时刻等。若题干为“How much is…?”,那么在听的过程中我们应重点关注出现的数字、百分比、价格等信息。

  第二,记下关键信息,辨别分析,排除干扰选项。

  大多数考查对所听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的题目都不会直接给出答案信息,需要考生整理、记录相关信息,忽略其他干扰信息,并做出合理推断。这类题目通常会涉及日期、时间以及价格的计算,所以一定要辩证地听,清晰地记。例如:

  例3(2020年全国III卷)

  4.When will the flight arrive?

  A.At 18:20.B.At 18:35.C.At 18:50.

  【听力原文】

  W:Excuse me,could you tell me what time Flight AF35 gets in?

  M:Well,it’s due in at 6:20 p.m.But the announcement said just now that it has a 30-minute delay because of the bad weather.

  首先还是应该在听前根据题目和选项进行预测,做到心中有数。本题题干为“When”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再看选项均为具体时间点,毋庸置疑,本题需要听取的信息是飞机到达的具体时间。考生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这类题目(有关时间、日期、价格等数字的题目)通常不会直接告知正确的信息,需要听完整段文本再进行推断。因为,在听的过程中,考生首先应该记下说话者明确提供的数字信息“6:20 p.m.”(飞机正点到达时间),然后耐心听取并记下下文的信息“a 30-munite delay”,最后进行推算得知飞机实际到达时间应该为18:50,所以答案选C。2019年也考查了类似的题目:

  例4(2019年全国III卷)

  3.How much will the man pay?

  A.$20.B.$80.C.$100

  【听力原文】

  M:How much is that in total?

  W:$100.But if you have a membership card,I can give you a 20%discount.

  M:Great.This is my membership card.

  从听前审题中考生不难推测出本题询问的是价格。在听力过程中,首先记下明确的数字“$100”,再耐心听取并记下后文的有效信息“a 20%discount”(打八折),根据以上信息也不难得出此题的正确答案为B。

  第三,结合对话情景、上写文、语气、语音语调、关键词等,合理推测说话人的观点、态度以及意图等。

  通常涉及说话者情感、态度、意图等的题目需要在听完全文后进行整体理解,这类题目通常也会出现很多干扰信息。

  例5(2019年全国III卷)

  2.How does the woman feel now?

  A.Relaxed.B.Excited.C.Tired.

  【听力原文】

  M:How did you your dancing lesson go today?

  W:Exciting!But it was hard work.I really need a rest now.

  M:Yeah,I can see that.Go and get relaxed.

  通过审题我们能够推测此题考查的是说话者的此刻的感受,因此在听前就要做好听完全文再进行理解、推测的准备。听力材料中出现了三处有关“感受”的形容词或描述,分别是“exciting”“I really need a rest now.”和“Go and get relaxed.”但是在听的过程中,考生应结合上下文和关键词来确定正确答案。“Exciting”描述的是今天已经结束的舞蹈课(从“did”过去时可以看出),“I really need a rest now.”中的“now”明确表示了这是女士此刻的感受,而“Go and get relaxed.”并不是在描述女士现在的状态是relaxed,作为一个祈使句,这句话是男士在建议女士要好好休息放松一下。因此,此题的答案为C。考生还应注意听力文本中的转折连词,如“but”“however”“while”“although”等,通常重要的信息都会出现在转折连词的后面。

  以上三点听力技巧基本上涵盖了高考英语听力的四个考查目标,听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对所听内容做出合理推断;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理解主旨要义。在听力过程中,考生应将这些技巧结合起来,做到心中有数,有备而来。

  有关高考英语听力的复习方法和解题技巧还有很多,上文所提到的一些方法也仅供各位参考。我们需谨记的是,充足的词汇量是决定听力水平高低的基础,其他的听力技巧只是作为辅助,帮助提升听力的效率和准确性。换言之,如果词汇量不够,即使熟练掌握了各种听力技巧,都可能达不到理想的听力水平。

  因此,如前文所言,在备考听力时,考生首先应该扩大自己的听力词汇量,保证能听懂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适量听力训练,找到适合自己的听力技巧,并将其内化于心,才能在考试时灵活运用。

  总而言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高考听力并不可怕,充足的自信和正确的方法技巧助你攻克英语听力。(成都七中(林荫校区)邵宇杰)
 关于名师指点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