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邓菡)对于高考生而言,文化课的备考几乎占据了课余自主期的大部分时间。随着考期日益临近,不少考生产生了时间紧迫感,进入了周一至周五跟随老师的进度学习、应考,休息日闭门自主复习的全心研学模式,对昔日喜爱的体育运动则全部采取了暂时放弃态度。殊不知,这样对体育运动的“断舍离”做法,非但不会为备考征途蓄力,反而会影响身心状态,影响正常备考节奏。
“高三学生由于学习压力的增加,对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不得不放弃,这种做法其实是一个认知上的误区。”在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体艺发展中心主任沈凯征看来,盲目采取体育锻炼和活动让位于学习,会让学生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而适度的体育锻炼不但能增强体质,还可以有效缓解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体育锻炼需要时间,缺乏锻炼学生要认识到体育的益处,要明白体育锻炼对学习压力的缓解有帮助,只有具备健康的身体,学习效果才会得到最好的保障。”沈凯征建议,身处备考状态下的考生不要带着学习压力做运动,要学会合理利用文化课学习的间歇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使自己心理和生理都得到放松。
上学期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居家学习状态下的大部分同学都难免出现缺乏体育锻炼的“窘态”。对于这部分学生而言,沈凯征建议,不妨尝试在学校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运动过程中加大运动量的练习,通过身体的超量恢复,使体力和大脑都得到放松。为后续较长时间的备考学习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对于那些一直没有间断体育锻炼的学生,要积极、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尽量做到运动时间、运动负荷、运动项目这三方面的“稳定”,通过主动积极有计划的锻炼增强体质,以好状态助力好学业。
眼下北京正处于秋冬交替期,考生如何在由凉转冷的气温状态下更好体育锻炼,沈凯征老师也给出了提示,考生首先要遵循结合实际、循序渐进、强度适中的锻炼原则。最好能制订个性化的计划,将5天学校生活和周末休息日做好规划和区分,之后力争按计划坚持下去。
在准备运动前,他提示考生要选择舒适运动着装。不选择会对运动造成不便的太过厚重的服装,但也不宜穿得太薄,否则容易受风感冒。在运动时间的选择上,考虑秋冬季早起气温较低,身体筋骨经过一夜的睡眠还没有完全舒展开,因此建议早起不选择剧烈运动。另外,要重视运动前的热身活动,尤其是在冬季,身体筋骨相对僵硬,如果热身工作不到位,不但运动效果大打折扣,还容易造成意外受伤。再有就是运动过后,需要补充水分,但一定切忌喝凉水,因为凉水容易导致胃肠道痉挛现象的发生。
温馨小贴士
热身运动
活动正式练习之前,先进行3—5分钟准备活动,如原地慢跑、热身操、活动关节等低强度热身运动及肌肉拉伸练习,提升身体状态,避免运动损伤。
练习内容及动作方法
1.自重俯卧撑
开始时,双手扶在地面上,与肩同宽,手臂伸直,双脚脚趾支撑立在地面上。准备好之后,弯曲双肘,降低身体水平高度,直臂恢复至起始位置
2.爆发力俯卧撑
弯曲肘部,下降身体,爆发性伸展双臂,将身体用力推离地面,在身体离开地面的时候保持双臂伸展,轻柔缓冲返回俯卧撑位置,然后再爆发式悬空。
3.自重双腿下蹲
下蹲时双脚分开比肩略宽。双手放在头后,也可放在髋部,或前伸以保持平衡。背部挺直,开始下蹲时使用髋部为铰链,从脚踝、膝盖到髋部均等弯曲发力。
4.交替分腿跳
爆发式纵跳,同时转换双腿位置:左脚向前,右脚向后。按需要摆动双手,以产生力量,并保持平衡。双脚轻柔着地,可以有一个向下的动势,然后立即分腿下蹲。当分腿蹲至最低点时,再次起跳。重复此动作,交替进行分腿跳运动。
5.蹲跳
弯曲膝盖和髋部,下蹲,向上进行爆发式纵跳,身体完全伸展,并且悬空,下落时双脚缓冲轻着地。
6.平板支撑
身体成直线,脚尖和两手前臂着地,核心收紧。
7.侧支撑
右臂前臂和右脚外侧着地,身体成直线,左手叉腰,核心收紧。
放松活动
(1)双手十指交叉上举、脚跟起踵拉伸(4x8拍)
(2)左、右体侧屈拉伸(4x8拍,左右手交换)
考生可根据运动时所处地点周边的场地条件和各自的身体情况,在指南中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建议高三生坚持每天锻炼不少于一小时,每次锻炼时间不少于4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