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四川省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相关问题解读20问 |
http://www.huaue.com 2025年9月30日 来源: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
|
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工作即将开始,川小招汇编了一些考生近期关心的问题,并作解读。
1.我省研招考试报名时间是如何安排的?
答:预报名时间是2025年10月10日至13日每天9:00—22:00,其中10月10日至11日,面向省内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10月12日至13日,面向全省符合报名条件的所有考生。正式报名时间是2025年10月16日至27日每天9:00—22:00,面向全省符合报名条件的所有考生。
预报名、正式报名时间合计16天。
2.如何报名参加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答: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参加报名,按要求如实填写相关信息并支付报名考试费。所有考生均须参加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积极配合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认真核对并确认本人报名信息,根据核验工作要求提交补充材料,逾期不得补办。
3.考生如何查询招生单位及招生专业信息?
答:报名时,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硕士专业目录”入口查询招生单位及招生专业信息;此外,考生也可通过招生单位官方网站发布的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了解相关信息。
4.报名成功后考生如何支付报名考试费?
答:为方便广大考生,我省统一采用网上支付的方式收取考生报名考试费。报名期间,研招网将同步开通网上支付功能,考生报名成功后,应及时支付报名考试费180元/人。详见我院届时发布的《四川省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网上支付说明》。
5.报名成功后是否可以修改报名信息?
答: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应真实、完整、准确填写报名信息,按要求完成报名后,考生如发现报名信息填写有误,可在国家规定的网上报名时间内,凭研招网账号、密码登录并直接在网上进行相关信息的修改,但提交信息生成报名号后,不论是否已支付报名考试费,“招生单位”“报考点”“考试方式”三项关键报考信息都不允许修改。考生若发现以上关键信息错选,应在网上报名截止时间前,先取消错误的报名信息后,再重新进行网上报名、缴费。正式报名结束后任何信息均不能修改。请考生仔细阅读页面文字,认真填写信息并反复核对。
6.预报名阶段成功后是否需要在正式报名阶段再次报名?
答:预报名的目的一方面是帮助考生了解报名流程,另一方面则是缓解集中报名造成的网络访问高峰。两个阶段填写的信息均有效。已在预报名阶段填写报名信息,生成报名号并成功交费的考生,无需在正式报名阶段重复报名,但必须按要求参加网上确认。
7.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可以在全省范围内报名参加考试吗?
答:符合我省报名条件的考生,均可在全省范围内选择满足报名条件的考点,不受地域限制(部分报考点设置有限制条件,具体以报名系统中能选择的报考点为准)。
8.我省研招考试报考点考位容量是否充足?
答:我省已设置近70个报考点,全省21个市(州)均设有报考点,整体考位充足,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就地或就近选择符合报名要求的报考点报名参加考试,不用担心考位问题。建议考生错峰报考,避免拥堵。
9.非应届毕业的其他考生可以在预报名阶段报名吗?
答:根据报名时间安排,非应届毕业的其他考生只要符合我省报名条件的,可在2025年10月12日至13日每天9:00—22:00,登录研招网系统参加预报名。
10.在我省报名参加考试的应届生网上确认时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答:应届生不需要提供户口证明,一般也不需要提供学生证,系统会自动校验学生学籍信息。如果学籍校验未通过,则需要在网上确认阶段提供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等相关证明材料供报考点核验。
11.非应届毕业的其他考生在我省报名参加考试网上确认时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答:户口在我省的应提供本人有效居民户口簿(包括盖有省级公安机关户口专用章、户口登记机关户口专用章的户口簿首页和登载本人户籍信息的“常住人口登记卡”页);集体户口仅提供首页及个人单页;在我省工作但户口未随迁者须提供就业单位出具的在职工作证明及近三个月社保缴费清单(7月—9月或8月—10月)。
12.哪些应届生可以在四川省报名参加考试?
答:在川高校应届毕业生(指预计2026年毕业、目前仍在校的学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在我省报名参加考试,外省高校应届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参加考试。
13.在四川省内参加自学考试届时可毕业的考生能否选择我省的报考点?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答:在四川省内参加自学考试届时可毕业的考生属于非应届毕业的其他考生,满足我省报名要求的,可选择四川省内相关报考点报名参加考试;在网上确认阶段,考生除须提供非应届毕业的其他考生所需材料外,还须上传注册地自考办打印并加盖公章的考生考籍表和专科学历的证明材料(专科文凭或学信网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14.目前在校攻读第二学位的本科生报考时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答:考生若以第一学历、学位报考,则参照非应届毕业的其他考生准备相应材料;若以正在攻读的第二学位报考,则应满足应届生报考条件。网上确认阶段,考生须提供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考并加盖公章的书面证明材料。
15.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资格审核如何提交材料?
答:按照教育部相关工作安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资格审核将采用网上提交材料的方式,由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具体办法由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另行公布。审核通过后无需提交备案材料,符合教育部规定的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且满足我省报名要求的考生,可选择四川省内相关报考点报名参加考试。
16.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资格在目前未审核的情况下,暂不能参加预报名,后续是否会存在考位不足的情况?
答:我省已根据往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报名情况,为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预留充足考位,考生无需担心考位问题。
17.因身体原因,需要报考点提供合理便利,应该怎么申请?
答:考生可在报名成功后主动与所选报考点联系,按照报考点要求提交合理便利申请表和相关证明材料。审核通过后,将向考生发放合理便利告知书(预计12月上旬),报考点将根据合理便利告知书为考生提供相应的合理便利。
18.考研加分照顾政策如何申请?
答:符合享受初试加分、少数民族照顾政策、免初试或报考专项计划有关条件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申请信息。其中,申请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除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外,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及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未按规定申报的,不享受相应照顾或加分政策。
19.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条件是什么?可以和加分政策同时享受吗?
答: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教育部规定的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含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网上确认阶段,考生须上传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限士兵);士兵专项计划和加分照顾政策不可同时享受,但在调剂阶段二者可以相互转换(即士兵专项计划可以转为享受加分照顾政策,享受加分照顾政策可以转为士兵专项计划)。
20.报名期间,考生遇到相关问题如何咨询?
答:报名期间,各报考点和招生单位均设有咨询电话。若涉及报名相关问题,考生可向有关报考点咨询(省内报考点咨询电话将在预报名前另行公布);若涉及招生政策问题,考生可向有关招生单位咨询(可通过招生单位官方网站查询)。
|
关于四川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
|
|